渤海或将变成死海

渤海或将变成死海,第1张

中国海洋国土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被人为分为渤海、黄河、东海、南海四部分。其中渤海是中国海洋中最小的,是内海,面积77000多平方公里。南海最大,面积210多万平方公里,自然资源丰富;黄海面积40多万平方公里;东海面积超过70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内海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为:山东蓬莱点至辽宁大连老铁山点,直线距离不到110公里,通过渤海海峡与黄海相连。渤海地形复杂,由北部的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中部浅海盆地和渤海海峡五部分组成。它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由于海底平坦,饵料丰富,是中国大型海水养殖基地,盛产对虾、黄鱼、寄居蟹、海参等海产品。

渤海,古称渤海、北海,一面临海,三面陆地,被山东、天津、河北、辽宁所包围。平均水深只有18米,最深处只有85米,20米以上的海域占了一半以上。虽然渤海面积77000多平方公里,但有人一直担心黄河、辽河、滦河、海河等。将大量泥沙带到渤海海底,那么渤海会在不久的将来从地球上消失吗?还是成为中国的内陆湖?

其实这些担心有些多余。虽然渤海近年来一直面临着大量泥沙入海的威胁,其面积也在逐渐缩小,但我们很难注意到,因为渤海每年缩小的面积只有不到20平方公里,这对浩瀚的大海来说微不足道。渤海总库容1730亿立方米,流入该海域的河流主要有:黄河年径流量580亿立方米,海河264亿立方米,辽河126亿立方米,滦河46.1亿立方米。四条河流共携带泥沙约17亿吨,其中黄河携带16亿吨,海河携带428万吨,辽河携带1920万吨,滦河携带2270万吨。黄河是世界上输沙量最大的河流,也是渤海湾输沙量最大的河流。但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黄河上游黄土高原退耕还林,植树种草,黄河主要泥沙来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植被大面积增加,水土流失减少。黄河年输沙量从16亿吨变成现在只有3.35亿吨,比长江4.86亿吨的年输沙量少了近一倍。原来黄河每年造陆12.4平方公里,每年向渤海推进0.5-2.2公里。现在造陆速度已经慢了好几倍,到渤海的推荐速度可以忽略。

其实,渤海“填海造地”运动趋缓的原因,除了注入渤海的河流上游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输沙量减少之外,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地形因素。渤海的地形是一个斜坡,三面高,中间低,大陆架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缓慢下降过程,沉积物难以沉降,便于大量沉积物进入深海。第二,渤海与黄海的互联互通因素。渤海自然是中国的内海,但渤海和黄海通过渤海海峡相连,海水循环,把泥沙带得更远。第三,洋流因素。风平浪静时,海面异常平静,但在大海深处,洋流循环,将渤海湾的大量泥沙带到黄海和东海深处。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就不一一介绍了。所以渤海不会消失,将来也不会消失。

感谢您的阅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5239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9
下一篇 2022-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