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河北怎么样

你觉得河北怎么样,第1张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悲哀。作为一个河北人,叶静历史深刻地感受到,不仅本省人对河北没有认同感,外省人也无所适从。我的一个海南同学很认真的问我:“你们河北省的省会是保定吗?”

河北省作为古冀州所在地,是中国最古老的省份之一。然而,如今的河北省却渐渐无人知晓,甚至本省人也缺乏河北省的认同感。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史静认为有以下原因:

1.历史渊源:河北省的划分一直在变。

自元朝建立省制以来,为了加强统治而改变省界无可厚非,但河北省从元朝到建国后都有所改变,实在少见。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河北省从元朝开始就是北京的首都,因为北京是元朝以后中原王朝的首都。为了加强北京的安全,防范来自四面八方的潜在威胁,河北省的边界一直在不断变化。

元朝时,河北省属于中枢省。此时的中书省包括今天河北省的大部分地区、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北部、内蒙古中部和蒙古的一部分。它的面积是空前的,它的目的是保护大都。

明朝以后,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以后,河北的地位也得到提升,从北平祝星省到北直隶省,河北省初具规模。

明朝时期,都城管辖范围为:顺天府、延庆府、万全杜诗、宝安府、永平府、保定府、镇定府、河间府、顺德府、广平府、大明府;河北北部属大宁府,张家口蔚县、涞源属山西大同府,石家庄元氏县西部属太原府,邯郸涉县北部属辽州,邯郸邱县、馆陶属山东东昌州,沧州吴桥属济南府,邯郸涉县、武安、磁县、临漳大部属河南张德府。

清朝入关后,沿袭明朝旧制设置直隶,先在大明府,后在保定,设巡抚。此时直隶州有顺天、保定、正定、大名、顺德、广平、天津、河间、承德、宣化、永平11个,直隶州有遵化、义、冀、赵、沈、丁6个。雍正、乾隆以后,内蒙古承德、张家口、科尔沁设州县,隶属直隶,直隶省空管辖前扩大。此外,邯郸的歙县、武安县、临漳县仍属河南张德地区;阳原以西的张家口属于山西大同地区;石家庄属于元氏县以西的平定府;沧州吴桥隶属山东济南;邯郸邱县和邢台临西同属临清地区。

民国成立后,省界又有变动,主要是热河、察哈尔两省的设立,北平以北地区全部划定。1928年2月28日,直隶改为河北省,废道和京兆区,北平成为河北的一部分。

建国后,河北省的区划又发生了变化。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政府成立,定都保定。

1952年11月,撤销平原省,武安、歙县、临漳划归河北;

1952年撤销察哈尔省,赤城、怀来、宣化、涿鹿、万全、淮安、阳原、崇礼、张北、固原、康保、尚义、蔚县、张家口划归河北省。

1956年1月,撤销热河省,承德、隆化、围场、丰宁、滦平、平泉、青龙、兴隆、承德划归河北省,昌平县划归北京。

1958年2月,天津划归河北省管辖,顺义、延庆、平谷、通县、房山、密云、怀柔、大兴县划归北京市管辖。

1967年1月,天津再次成为直辖市。

1973年7月,蓟县、宝坻县、武清县、静海县、宁河县划归天津市管辖。

1996年撤销衡水,设立地级市。

可以说,正是因为河北省特别是北方不断的区划变动,河北省更像是一个被强行合并在一起的省份,所以河北省在当地的认可度很低。

2.地缘碰撞:河北省一直是民族融合的前沿。

河北省属于古冀州地区,是九州最北部,也是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碰撞最激烈的地区。

历史上,河北省一直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冲突的主要地区,也是民族融合最激烈的地区。

河北省是中国唯一拥有几乎所有地貌的省份。在这个面积18.8万平方公里的省份,河北省几乎拥有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海洋等所有地貌。出现这样奇观的主要原因是河北省的地理位置太特殊了。

在河北省的北部,有一片看不到牛羊的蒙古高原。蒙古高原的地形向南延伸到张家口和承德。

河北省西部隔着太行山与山西、陕西相望,使得河北省特别靠近黄土高原和西北地区;

河北省中南部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通往南方的中原,与中国中东部有关系。

河北省东南部是山东丘陵区和渤海区;

河北省东北部通过辽西走廊与东北直接相连,距离东北只有山海关的距离。

所以河北省虽小,却巧妙地位于各地理单元的交汇处。

所以虽然大家都是河北人,但是唐朝和秦皇岛的人比较豪放,有东北人的特点;张家口、承德离内蒙古较近;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西部,山西口音;邯郸有河南的影子,邯郸、邢台、衡水、沧州东部大胆来自山东。

这些多元的特点共同构成了河北人的特点。由于河北省特殊的地理位置,除汉族外,河北省还有满族、回族、蒙古族、壮族、朝鲜族、苗族、土家族等55个少数民族,河北省已经成为一个民族大家庭。

因为差异巨大,河北省很难形成自己的省域文化,自然也很难形成对河北省的认同感!

3.人文因素:河北省会消费认同度的变化。

河北人对河北省没有认同感,首先是对省会没有认同感。

河北省省会石家庄是中国最年轻的省会之一。在1968年石家庄成为河北省省会之前的55年间,河北省的省会换了11次,还不算抗战时期河北省成立的流亡政府。

清代直隶首府经历了从大明府到保定府再到天津的变迁。

1913年,民国初年创建,直隶省会天津;

1928年10月,直隶省改为河北省,省会迁至北平;

1930年10月,应张学良要求,河北省首府迁至天津;

1935年6月,日军侵略加速,省会迁回保定;

抗战时期,河北省会居无定所;

1945年11月,省会迁至北平;

1946年7月,从北平迁回保定;

1947年11月,从保定迁回北平;

1949年7月,河北省将保定;

1958年2月,天津成为河北省辖市,省会迁至天津;

1966年5月,天津再次成为直辖市,省会迁回保定;

1968年2月,省会迁至石家庄,延续至今。

人们都说“搬三年穷”,河北省省会频繁变动,不仅严重浪费资源,也严重消耗河北省的身份。

再加上政治上的需要,北京、天津相继成为直辖市,河北省就像被掏了心脏一样,变得支离破碎。

京津的设置让河北不在乎首尾,尤其是北京北部的承德和天津东部的唐山、秦皇岛。因为京津的阻隔,这些地区对省会的认同感很小。包括它的经济发展,更多的是作为两个直辖市的经济腹地,而不是省会石家庄的经济腹地。所以经济联系这么弱,认同别人就更尴尬了。

而且因为石家庄是河北省最后的选择,包含了太多河北省的无奈。石家庄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地理位置偏南。北部和东部几乎没有联系,这让石家庄的地位非常尴尬。

由于历史原因,唐山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省会石家庄,这让石家庄的地位更加尴尬。

因为省会的身份几乎不存在,整个河北地区的身份更像是一个碎片化的身份。

所以,尴尬的河北还会继续尴尬下去!

多有疏漏,请指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5203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8
下一篇 2022-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