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为什么不当首相了

安倍为什么不当首相了,第1张

上一次平成时代的自民党总裁选举没有太大悬念的结束了。

9月20日,安倍晋三击败竞争对手、自民党前干事长石破茂,再次当选自民党总裁。这个新的3年党首任期与本届众议院剩余任期重合,也就是说如果不提前举行大选或者中途让位,安倍再担任3年首相应该没有问题。加上这三年,安倍将超过前首相京太郎(在位2886天),成为日本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首相。

自2012年底第二届安倍政权成立以来,安倍已担任首相近6年。

为什么安倍尽管饱受非议,却长期执政,反而成为近年来日本政坛罕见的不倒翁,着实让无数人不解。

一方面,安倍政权强行通过《特定秘密保护法》和安保相关法案,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解禁集体自卫权,干涉媒体报道自由,甚至出现了森友和胜选丑闻,直接牵扯到安倍首相本人,极大地损害了日本战后的民主体制,导致民众抗议不断,安倍内阁的支持率一度跌至30%以下的“危险水位”。

另一方面,安倍首相在过去6年中连续5次带领执政党赢得全国大型选举(即众议院和参议院选举),使得“一强安倍”现象成为日本国内外研究的焦点。

在笔者看来,安倍的长期执政符合日本政治的内在逻辑。

首先,日本经济复苏有助于安倍政权稳定运行。通过分析战后日本首相任期与日本经济的关系,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即如果经济保持向好的趋势,首相的任期就会相应变长,两者是正相关的。例如,在佐藤荣作政权时期(第二长的首相任期,2798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约为10%;小泉纯一郎政权时期(首相任期第六长,1979年),日本经济处于冷战后整体低迷的“小阳春”阶段,年均增长约1.4%;在中曾根康弘执政期间(1806年第七位任期最长的首相),年均增长率约为4.9%。相反,在1991年到2001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的10年间,日本政坛出现了“十年九相”,政权更迭频繁。

诚然,日本各界对安倍政权2013年推出的安倍经济学仍持有很大争议,但日本经济环境的不断改善是不争的事实。比如2012年12月26日,安倍晋三再次出任首相时,日经指数为10230点,与今年9月21日的23869点相比,增长了2.3倍;日本企业的招聘需求在不断扩大。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7年,日本的有效招聘比(如果大于1.0,说明需要大于需求)一直保持在1.5以上,与民主党政权时期的数值均低于1.0形成鲜明对比;日元的长期贬值不仅促进了日本企业的出口,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到日本各地旅游和消费,从而使日本当地经济受益。

据IMF统计,2013年至2017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约为1.5%。因此,安倍能够长期稳定执政,主要得益于“安倍经济学”成功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复苏,帮助日本摆脱了上届民主党政权时期经济负增长的困境。

其次,安倍在自民党内有主要派系的长期支持。1955年成立的自民党内部派系众多。石破茂在7月出版的《政策至上》一书中,曾将党内各派系描述为一个“政策集团”。在自民党的发展史上,各派之间发生过多次对抗,最著名的是1979年的“40天抗议”。当时,虽然大平郑方最终组阁,但这一事件也为大平迅速下台埋下了伏笔。

安倍来自一个兼具反战(祖父安倍昭惠)和右翼(祖父岸信介)传统的政治家庭。他擅长党内平衡,因此赢得了党内主要派系的坚定支持,如细田博之、二阶俊博、麻生太郎和岸田文雄。

笔者注意到,从2012年底到现在,安倍内阁的支持率大部分时间都高于不支持率。只是在2015年强力通过安保相关法案,2017年强力通过阴谋法案,以及森友和加计学园丑闻曝光的时候,支持率一度低于不支持率。然而,即使内阁因森友和加计学园丑闻支持率暴跌至30%以下,自民党内主要派系仍选择支持安倍,并未出现倒戈。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广泛的支持,自民党内的“反安倍”势力在过去的6年里并没有形成太大的气候。

第三,强化日美同盟,巩固执政基础。日美同盟是战后日本外交的基本轴心,首相任期的长短也与之有关。例如,中曾根康弘在任期间七次访美,里根总统两次访日。双方举行了12次首脑会谈,提升了日美同盟,建立了中国与里根之间的特殊信任关系。小泉纯一郎在任内也积极加强日美同盟。2001年“9·11事件”后,小泉明确表示支持布什总统的战争,并推动国会通过了从后方支援美军的特别法案,全面深化了日美关系。相反,鸠山由纪夫政权之所以匆匆走到尽头,是因为他与美国政府在驻日美军基地搬迁问题上存在不和。因此,日美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日本首相的执政基础。

安倍执政的6年间,先后经历了奥巴马政权和特朗普政权。奥巴马执政时期,安倍通过积极配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和TPP协议,积极参与遏制中国,搅局南海事务,修复了民主党执政时期受损的日美同盟。安倍还利用与美国的外交成果(如与奥巴马一起访问广岛和珍珠港)掩盖其内政。

特朗普政权时期,安倍通过第一家庭间的个人接触维持日美同盟,防止日美同盟因经贸逆差再次飘忽不定。虽然安倍的私人外交不能称之为成功,但与特朗普建立良好关系至少可以营造出“对美外交只有安倍”的信号,有助于巩固安倍在自民党内外的权威。比如9月21日,特朗普特意发了一条“祝贺我的好朋友安倍晋三首相赢得大选中”的消息。

当然,除了以上三个因素,日本民众在混乱的民主党政权之后求稳,主要在野党不断分裂,缺乏凝聚核心,也是“安倍长期政权”的重要原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4468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8
下一篇 2022-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