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买基金

喜欢买基金,第1张

这确实是一个现象。我身边很多“90后”都在买基金。问一圈人,一般有几个原因:

1.不允许父母碰股票,很容易亏损。其实老一辈买股票亏的更多。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所以基金不再介入。现在很多“90后”,其实在家里没有太多话语权,父母听的更多。此外,它们确实有道理。他们对股票一窍不通,有的可能操作过,但大部分都是韭菜,不会碰。

那么问题来了。基金呢?你说一个几千块钱的基金,一个月可能不会有几百块钱的波动。而这笔钱,对于很多“90后”来说,可能只是一顿饭,或者是王者补皮。所以这个风险能力是可以接受的。所以你试了也没关系。

此外,“90后”的社会交往更多,这一代人享受到了经济高速发展的红利。随着工作的开始,从前的偶像化,打篮球,看戏逐渐变成了理财,变成了社交工具。即使自己做不到,也要少量尝试。饭后,大家都有话要说。某坤的基金又跌了。新能源怎么样?神酒的幻灭...

2.工作压力大,在银行也没什么兴趣。我希望我的钱很快会到。我是1990年出生的,现在30多岁了。这个年龄正好是我有足够消费能力的时候,但实际消费恐怕未必。我们也能看到各种网贷风暴,主播疯狂打赏,但大部分“90后”还是住在家里。

近年来,一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而新一线城市正迎来盛世。人口净流入量大的省市比比皆是。房子就在那里,“90后”工作没多久。除了少数阿里计划和华为天才少年,大部分都是劳动人民。2020年,各类论坛,包括知乎、百科、豆瓣等。,充斥着大量关于理财和基金的话题,甚至哔哩哔哩up的所有者也越来越多地涉足基金和股票。不得不说,年轻人的理财意识越来越强了。虽然“90后”赚钱少,但他们当然有很多为资本市场做贡献的热情。

3.跟风,大家都在买。总是对的。我觉得跟风是存在的。去年7月份a股行情比较好的时候,有个朋友来找我,问我能不能进。这哥们2015-2016年股灾退了。这时候看着大家都赚钱,也是眼红,跃跃欲试。更不用说基金了。基金风险比较小,很多人都是在银行理财买的。看到周围的人都在买基金赚钱,走一波问题不大。事实上,它已经越走越远。最近居然看到一个大学生昨天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张图。文案是:“我要抄底资金,资金要抄我家。”更夸张的是微博上的这些:“为了感受父爱,买了基金,现在终于看到跌了。”

4.某宝贡献大,入口太方便。国内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都装有某宝。这个入口使得投资基金成为一个关键的东西,很多人在那里操作。成百上千美元。反正基金的起步门槛比较低。作为90后中玩得最开心的一群人,当然少不了基金。网上看到的大部分基金截图,我看了一下,都是某宝的。

这种打开就能看到的,看的次数多了,难免会去尝试。看不见,广告天天做,比某某公司挂在地铁站的利润强多了。

5.现在“90后”的学习能力和自信心都相当高。即使你不是经济金融专业的大学生,稍加学习,基金进门可能会更快。这造成了一种过度自信,或者说是一种对市场的偏见。感觉自己挺厉害的,第一次接触就赚钱。相比父母那一代,“90后”可能还在钻研。比如他是搞IT的,他可能会写一个程序代码,然后他就可以运行策略了。这在过去是不存在的。

所以,90后成为当前基金市场的新生力量也就不足为奇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4335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8
下一篇 2022-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