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没有教师节

古代有没有教师节,第1张

今天的【教师节】是每年的9月10日。这个节日来源于现代,在中国不同时期都有规定。直到1985年,9月10日才被国家正式定为教师节,但9月28日是台湾省省定的。

此前,香港的教师节也定在9月28日(现为9月10日),也就是孔子诞辰的阳历日。古代虽然没有专门的教师节,但是有一个特定的时间“升师”,现在很多学者称之为“中国古代教师节”。

那么,古代的哪一天?在“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古人在那一天“升老师”。所谓“师升”,就是尊师重教的活动,包括“冬至祭孔”和“会师”两个主题。感觉比现在的教师节还要教师节。

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历来有尊师重道的传统。古人会在冬至集中大规模表现。“冬至孔崇拜”形式多样。有的人会跪拜孔子的画像,有的人会跪拜被控制的木质牌位。

他们还要做一个【拜字烧纸】的活动,就是把写有字迹的废纸收集起来,在祭孔的时候烧掉,跪拜在火上。因为读书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有字的纸是不允许擦脏东西的。提倡惜字如金,是对自己学习的自律,也是对圣人的尊重。

“访师”就是拜访老师。有条件的话,带点礼物。如果没有条件,害羞也无妨。毕竟拜师之谊更重要。可惜我们现在冬至没有这个习俗。

俗话说“冬至大如年。”光顾美食真的很低端,这一天的文化意义真的很大。从冬至开始,白昼(古人认为是“阳”)逐渐变长,黑夜(古人认为是“阴”)逐渐变短。古人崇拜太阳,由于冬至是太阳变长的时候,这一天就成了皇帝祭日的好日子。

普通人也很重视冬至。他们不仅要为节日准备各种食物,还要拜访长辈,尤其是儿媳妇要给公公婆婆赠送鞋袜。总之,冬至会忙乱,甚至财政支出会超过过年,所以有“肥冬瘦年”的说法。

总而言之,古代的冬至节非常热闹,不仅满足了吃货们的需求,而且社交活动也很丰富。其中“升师”的盛行也为后世留下了“中国古代教师节”的好名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4302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8
下一篇 2022-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