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怎么灭亡的地理因素

书海沧生2022-07-08  9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在紫禁城北面的景山公园上吊自杀,明朝灭亡。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一个普遍的观点是,明朝后期刚好遇到气候上的“小冰期”,导致粮食大幅减产。农民填不饱肚子,只好揭竿而起,最终推翻了明朝。那么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会那么简单。事实上,小冰期对明朝的影响要小得多。一个王朝的最终灭亡,往往是多种因素叠加造成的。下面详细说说明朝为什么灭亡。

首先,导致明朝灭亡的第一个重要原因是土地兼并和官员腐败。明末,土地兼并现象十分严重。权贵阶层凭借自己的力量,从底层农民手中夺取土地。这有一个可怕的后果。首先,特权阶层可以通过各种特权免除向国家纳税,农民失去土地后无税可缴,国家财政收入因此大幅减少。为了弥补财政上的漏洞,朝廷不得不通过强硬手段派下了额外的收税任务,但权势阶层还是有办法通过各种手段逃税。这样一来,朝廷的收税任务就全部分摊给了无权无势的普通农民,他们本来就不堪重负,生活更加艰难。这激化了社会矛盾,并最终演变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农民起义军。

导致明朝灭亡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是旷日持久的战争。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贵的项目就是战争,没有之一。历史上很多兴盛的朝代最终都被战争拖垮了。仅仅是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就足以支付空一个国家的财力,但倒霉的明朝却不得不应对两线作战,即北方的满清和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军。

要打就得花钱,没钱就得多交税。税收的增加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起义。要镇压越来越多的叛乱分子,就得花更多的钱。就这样,明朝无可奈何地进入了死循环。

这种无止境的循环并非完全无法解决。我们的老祖宗早就留下了一句名言:“外面忙,里面要静。”对于明朝来说,当时最好的选择其实应该是与满清和解。割地还是赔款,才是解决东北战争的关键。只要东北战争结束,明朝就可以自由的彻底歼灭叛军,从而结束战争。然后让国家休养生息。以明朝的规模,只要不发生战争,就会恢复的很快。等兵有了足够的粮食和补给,收复东北就指日可待了。然而,林东党,明朝著名的键盘手,绝不会同意这种有损中国威严的事情。在林东党的一再阻挠下,明清和解的最后希望破灭了。那么,林东党员有什么治国安邦的良策呢?回答:没有!

明朝灭亡的第三个重要原因是明末的奇葩皇帝,其中第一责任人是万历皇帝。这位爷爷在位48年,却有30年不打官司的记录。在万历皇帝的长期破坏影响下,原本财大气粗的明朝终于被彻底消灭空。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万历皇帝终于结束了他荒唐的一生,他留给后人的是一座千疮百孔的大明江山。

万历的儿子明光宗朱常洛,即位仅一个月就去世了。下一个皇帝,奚梦瑶的朱由校,比他的祖父万历皇帝还要伟大。他对国家大事视而不见,却热衷于木工,自认为是“近似鲁班的转世”。明熙宗死于他在位的七年,而在这七年里,明朝从灭亡走向更加灭亡。皇位的继承人是他的弟弟朱由检,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在位十七年,几乎没有过好日子。“公鸡打鸣,他夜不能寐,时常劳累过度,宫中无筵。”这是对崇祯皇帝在位期间生活最贴切的评价。然而,虽然崇祯皇帝尽了最大的努力,但明朝最终还是毁在了他的手里。后世很多人认为崇祯皇帝能力有限,但客观来说,当时崇祯皇帝手里的“牌”实在太差了,连朱元璋皇帝毛泽东都无法在那种情况下力挽狂澜。

所以明朝之所以会灭亡,主要是以上三个重要原因造成的。至于小冰期导致的粮食减产,这只能算是很次要的原因。其实小冰期影响最大的是明朝灭亡后的1650年(清顺治七年)到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但这也是清朝国力强盛、统治基础不断稳固的阶段。所以明朝灭亡的锅真的不适合“小冰河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414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