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生平赏析1902年冬,沈从文出生在湖南凤凰的一个普通家庭。他在童年时就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凤凰城外有一条清澈的小溪,他经常和儿时的伙伴在河里游泳玩耍。因为家境贫寒,十五岁那年,他不得不去家乡的一个村子里当兵谋生。五年后,他过着悲惨而恐惧的生活。五年的军旅生活,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沅水游荡。水滋养了他的气质,对他后来的写作和生活影响很大。沈从文虽然参了军,但并没有停止读书,因此得到了湘西王陈渠珍的赏识,留下来当了秘书。
1922年,沈从文二十岁,这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曾写道:二十岁之前,人生就是沉睡,在人生的波涛中沉浮,从未想过独立,也没有办法独立。二十岁以前,沈从文为生存而生存,被动地接受环境支配的生存状态。然而,二十岁之后,他开始寻找自己的人生和理想。1922年夏,沈从文怀着“读好书救国”的信念,只身来到北京。他一心要在大学里学习,“学习我不了解的生活”。但他只有高中学历,高考失利,不得不开始自学。当时,他住在会馆里,会馆是由侨居国外的同乡自愿捐款修建的。沈从文的一个亲戚管着,他能白住在那里。即便如此,生活还是特别辛苦。他把自己的住所称为“狭窄而发霉的书斋”,“乡下人”坐在北京大学的课堂上,没日没夜地在这间小公寓里伏案写作。看过沈从文的照片,给人一种温婉飘逸的感觉。他外表平淡,内心却倔强而炽热。刚到北京的时候,姐夫曾经跟沈从文说过,“你既然从信仰中来,就不要让信仰失去,因为你除了信仰,什么都没有。”
1924年,在郁达夫的关心和推荐下,沈从文以秀的笔名在《晨报副刊》上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作品《一封没有报酬的信》。此后,他创作并出版了大量作品,并与一些作家和学者交了朋友。1928年从北京来到上海,与作家胡也频、丁玲一起组织《红与黑》杂志和出版社。1929年,在徐志摩的推荐下,他来到吴淞中华公学任教,认识了女学生张兆和,后来成为他的妻子。1930年赴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任教至1933年。1933年秋,沈从文和张兆和在北平结婚,沈从文的浮萍终于有了安息之地。他迎来了人生的又一个重要转折点。
1934年,沈从文母亲病危,他匆匆赶回湘西。出发前,他和妻子张兆和约定,每天给她写一封信,汇报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沈从文已经十几年没回过老家了。然而,当他真的到了之后,他还没静下心来,就突然发现,自己的家乡已经不是以前的家乡了。他把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融入到对人和事的叙述中,即《游湘随笔》一书。而同一时期写的小说《边城》则不同。它想展示“一种生命形式,一种与人性不矛盾的美丽、健康、自然的生命形式”。所以,沈从文笔下的湘西风景虽美,但就像《湘行记》的散文一样,《边城》加入了更多的理想色彩,寄托了他对“美”和“爱”的追求。这两部作品奠定了沈从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他文学创作的巅峰。
从1939年到解放前,沈从文先后在西南联大和北京大学任教。1948年底,解放军包围北平城,沈从文再次受到时代的影响,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次重大转折。北大有学生在教学楼里贴标语,打“新月派、现代批评家派、第三条道路”的沈从文;校园里贴着郭沫若写的“拒绝反动文艺”的大字报,批判沈从文是“粉红”作家。沈从文的作品被判了死刑,他开始把重心转移到文物研究上。但他的内心是孤独和悲伤的。“生命很脆弱,美好的生活真的很脆弱。都是空”。沈从文从来不明白自己会成为一个反动分子。在无法忍受的政治压力下,他用剃刀割破血管,被家人送往医院。昏迷中,他念叨着:我是湖南人,我是凤凰人。获救后,他常常望着清冷的月光,听着收音机里的古典音乐,流泪。贝多芬的《悲怆》是他最喜欢的歌曲,刚好接近他的心情。
沈从文放弃了写作和教学,开始转向与政治无关的文物研究。1950年至1978年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学习中国古代服饰;1978年后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沈从文在文物研究方面的成就也可圈可点。1981年,沈从文的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出版,这本书他准备了15年。1988年5月10日,沈从文病逝。同年,诺贝尔评委会决定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沈从文,因为他已经去世,但这并不影响沈从文在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的地位。
沈从文去世后,凤凰县政府与沈从文家属协商,将他的骨灰安葬在离县城不远的听涛山脚下。墓碑上有这样一句话:王先生一生淡泊如水,勤俭节约,谦虚宽厚,自强不息。王先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时刻关心着国家的安危,家乡的繁荣,人民的痛苦,人民的温暖。他堪称后辈学习的楷模,献给这座墓以示永远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