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秦始皇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第1张

正如明代李治在《世纪列传》中评论“始皇帝是千古一帝”,中国历史上400多个皇帝中,如果要选出一个“千古一帝”,那一定是秦始皇。那么,秦始皇的影响力到底如何呢?

我个人认为,秦始皇真正的伟大,不在于征服六国,统一天下,而在于他统一天下之后的所作所为。如果说秦始皇统一天下结束了一个旧时代,那么他统一后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无疑开创了一个新时代,并深刻影响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影响:打破思想文化壁垒,为统一思想奠定基础。虽然周朝的统治持续了800年,但是由于分封制,国家实际上是长期分裂的,特别是春秋战国以来连绵不断的战争,导致国家之间的裂痕越来越严重。同时,由于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I的巨大差异,脱胎于西周文化的各国文化早已走上不同的道路,文化壁垒极为沉重。

当秦始皇完成了全世界的统一后,才发现不仅各国的文化差异很大,而且各种文化都极其排外,根本很难融合。比如秦国“以法为教,以官为师”的法家文化,以儒家礼为核心的齐鲁文化,豪迈的燕赵文化,浪漫奔放的楚文化。除了文化差异,连文字、度量衡、货币、车轨都不一样,不利于国家的团结稳定。

为了维护国家的统治,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开始以政令的方式全面推行法、字、车、币、度量衡的统一。同时,他试图吸收和整合法家之外的诸子思想,意图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思想文化的大融合。然而,当这种努力失败后,它又毫不犹豫地通过“焚书坑儒”的激烈方式摧毁其他思想文化。

秦始皇的所作所为虽然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恐慌,但正是由于他的努力,才成功地击碎了文化壁垒,为西汉思想文化的大融合和新儒学的诞生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进而促进了同民族观念和统一思想的形成。这种影响无疑是极其巨大的。

第二个影响:彻底废除分封制,全面实行集权统治。在先秦时期,无论是夏商还是周朝,其统治方式更像是部落联盟,其所谓的国王或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它的直接统治区域不仅很小,而且它的统治权力只能延伸到各个国家和诸侯国的统治阶级,而根本达不到人民的层面,这就导致了它对整个国家的控制力相对较弱。

相比夏商,周朝的贵族分封制统治提高了很多,原本松散的国家变成了靠血缘维系的诸侯国。但是,作为天下共主的周,仍然只直接管辖周,各诸侯国都有相当的自主权。在诸侯国统治者的统治下,各国大臣在土地、军队、财政、人民等方面也有实际权力。

正是因为这种统治模式过于松散,统治力量不够强大,夏商周王朝才无一例外地被方或诸侯国推翻。事实上,随着维持统治的礼乐制度的崩溃,分封制也走到了尽头。因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最终拒绝了宰相王万等人在决定治国方式的会议上提出的分封制,并根据廷尉李斯的建议,决定全面实行郡县制。天下分为三十六郡,郡下各郡,各郡郡官由中央朝廷直接任免。

分封制开始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是在秦以后,中央集权制开始成为历代王朝的主要统治方式。期间虽有反复,但中央集权取代分封制的大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延续了两千多年。秦朝的“县”两级行政区划也是历代延续,直到明清才真正被多级制所取代。

第三个影响:石清石鲁制度的废除,精英统治的时代开始到来。夏商周是典型的奴隶社会,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贵族手中。因此,石清仕禄制成为朝鲜做官的主要方式,即贵族始终处于统治地位,非常注重自己的血统。至于奴隶,他们连当兵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处于统治地位。

春秋以来,随着奴隶制的逐步废除,各诸侯国出于实力考虑,都开始招募有识之士为官。在奴隶制下,“石清史路”制度被摧毁了。但是除了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之外,其他国家虽然也进行了官僚改革,但是卿大夫等贵族仍然保留了相当的特权,仍然具有一定的天下盟主、天下盟主的制度特征。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彻底废除奴隶制,建立了“三公九吏制”,明确了中央朝廷和地方官吏的设置,官吏由中央朝廷统一选拔任用,彻底摧毁了“天下领袖、天下领袖”制度存在的基础。但由于当时没有新的选官制度,而且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春秋战国时期的“游说”方式不适用于秦朝,所以秦始皇虽然建立了“博士”制度,但无异于切断了士子的升迁之路。

自秦朝以来,“石清实录”制度已被彻底废除。虽然不同朝代的选官方式不同,但毫无疑问,精英统治的时代已经到来。秦始皇制定的“三公九吏”制度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隋唐以后的三省六部制,还是明清以后的内阁制,其实都是从“三公九吏”制度发展而来的。

贡献四:土地私有制改革,夏商周建立农民经济。由于生产能力相对落后,当时的农业生产主要采用“井田制”,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他拥有处置天下所有土地的权力,而诸侯王、卿大夫实际管理土地,并负责向周王缴纳一定的赋税。

进入春秋战国以后,随着铁器的应用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原有的“景甜制”已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然而,虽然“景甜制度”已经被破坏,但除了秦国以外,由于其他诸侯国的改革不彻底,虽然土地所有制消失了,但贵族所有制仍然普遍保留。普通人只有耕种土地的权利,根本不能拥有,也没有处置的权利。

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才下令全面实行“先斩后奏”。这才从法律层面废除了旧的贵族土地所有制,标志着土地私有制的全面确立,自耕农经济也随之确立。从此,普通人不仅拥有土地的所有权,还可以随意买卖土地。他们只需要按比例向朝廷缴纳一定的赋税,剩下的产出完全归自己所有,这就让他们可以买卖自己的土地,同时也促进了地主阶级的出现。

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人民真正脱离了贵族的控制。即使是社会底层的佃农,除了被地主阶级剥削外,人身自由也不受控制。与贵族奴隶制度下的“景甜制度”相比,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自秦始皇以来,小农经济成为历代普遍的农业经济制度。

贡献五:彻底废除贵族特权,打破阶级固化现象。如前所述,虽然春秋战国以来“贵胄之制”逐渐瓦解,但除了政治改革比较彻底的秦之外,其他诸侯国的贵族特权依然极大。再加上普通人缺乏晋升渠道,阶层固化现象极其严重。贵族世世代代都是贵族,人要成为贵族更是难上加难。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开始将秦的爵位制度推向全国,从而真正从法律层面废除了贵族特权。在这种新的爵位制度下,普通人只要足够努力就可以成为贵族,而且即使你原本是贵族,贵族的特权也不能没有功勋传承下去,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阶级固化的问题,让民众获得了一定的上升通道。

秦代的爵位制度除了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阶层固化之外,对后世的爵位划分也有很大的影响。在秦朝的爵位制度下,虽然在获得爵位的同时获得了一定的特权,但不再拥有统治权、财权和军权,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地方政府对中央朝廷的威胁。

自秦朝实行新的爵位制度以来,特别是西汉的“升官令”之后,随着诸侯的彻底消失,旧的爵位制度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虽然在西晋初期和明初有所反复,但总体来看,爵位对应的权力始终在递减,最后演变为只享受俸禄的荣誉爵位。

如前所述,秦始皇真正的历史贡献不是统一全国,结束一个旧时代,而是通过实施一系列制度改革开启一个新时代,这些改革影响了封建王朝几千年甚至两千多年。就对后世的影响而言,历史上没有哪个皇帝能与之相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3591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7
下一篇 2022-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