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归纳总结?
总结是对知识、信息和经验的加工、组合和概括。
简单总结一下,通过一些例子,总结规律,推导出一般特征。
举个例子,你刚出差去了一个新地方,发现很多商店卖的食物里面都有很多糖,于是你就简单地得出结论,这个地方的人都喜欢甜食。
有时候归纳是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的,它可以预测一些事情,为我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虽然有时候可能是片面的,不一定完全正确)。
提高归纳总结能力的两条途径。
1挖掘核心,总结提炼
在阅读、思考、总结的时候,要紧紧抓住核心点,不要把重点放在一些次要的故事、案例,或者描述上。一个有效的方法是经常问自己,“那么,最后的结论是……”
其次,对于你要总结的内容,可以通过提炼关键词来精简压缩。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学会从想法、信息、数据、故事等,用一两句话概括核心要点。
2抓主干,造骨架。
为了让我们的总结清晰全面,需要掌握结构化思维,通过提炼主干和分支建立框架体系。
善用金字塔思维,从金字塔尖的中心主题到分论点,层层细分。
比如结构化一个日常复杂的工作,提取最基本的操作流程。在每一个大的步骤中,继续向下分解,直到分解成不能再分解的最小工作单元。
有助于完善框架的三种方法:
①思维导图法
通过思维导图,我们可以从上到下拆解一个主题,把最重要的结论放在上面,然后分论点,分层展开,就像一棵树,从树干,到树枝,最后到树叶。
②借助图书目录、序跋。
目录是一本书的高度概括。通过图书目录,我们可以很快地把握该书的整体脉络。
同时,通过书的序言和后记,可以快速得到整本书的核心。
③利用现有的领域框架
框架就像建筑物的骨架,是对某一领域知识的高度概括和压缩。
我们也可以在自己有足够的能力提炼总结自己之前,尝试利用别人的框架。
比如PDCA,黄金圈法则,营销中的4p,5c等等。
这些是高度集中的框架系统。在思考、分析、总结某个结果的时候,你只需要在其中加入你想要提炼的内容。
3观察分析,寻找规律和共性。
总结的能力也和我们每个人的洞察力有关。
面对海量的信息,我们要学会深入观察,发现一些很多人看不到的更深层次的点。
通过类比分析,可以发现一些共性和规律,将相同的类型合并,整理,提炼,精简出想要的内容。
4拉伸、深加工、概念化和抽象化
通过以上三点,可以快速提取出事物的核心和主框架,逻辑清晰。
而更高的要求是对这些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拉伸,从更深的层次去挖掘。
比如从个体到整体,从局部到全国,从表面到内部等等。
然后通过概念化、抽象化,将知识和结果向更普遍的方向提炼,得出更有用的结论或方法论。
如何有效训练归纳总结能力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需要养成输出表情时总结的习惯。尽量把学到的知识表达出来,看书、知识树、脑图、图表等方式。
1读取后的输出
压缩一本书的精华,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和表达内容。比如把一本书的内容总结成一篇文章,通过写自己的阅读体会,画思维导图。
另一方面,看完书,可以思考一下。如果书是自己写的,你会怎么安排目录,和作者的目录对比?
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概括能力,尽量用一句话解释清楚一本书。用费曼的方法,用最简单的语言向对方解释清楚某个知识。
主题阅读,主题输出。尽量把领域内的大量书籍、各种资料、视频、音频教程总结成一张脑图,一篇文章。
2简洁的表达,刻意的练习
聊天的时候,尽量用一两句话把你想表达的观点说清楚。
写作时,尽量把自己的文章细化成500字、200字、100字等。
从日常生活入手,有意识地训练这种能力。表达时,往往以总分的形式来描述。聊天的时候,把对方的话做个总结。
3.反思和总结经验
回顾自己的经历,思考前因后果,对比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
一件事情做好之后,不管是成功还是不成功,都要整理一下。最初的目标是什么?最终结果如何,中间实现如何?以后应该如何改进?如何优化等等,梳理事情的整个执行过程。
多尝试多总结,积累足够多的相关案例和经验,固化一些常见的流程,定期总结。
4深入思考,问自己问题
阅读更多关于一些理论和概念是如何总结的。把自己的总结和伟人的对比,寻找差距,精益求精。
看完一篇文章,问自己问题,强迫自己思考。比如文章主要说什么?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启发等等。
每天写一篇总结日记。
养成每天、每周写总结的习惯,回顾当天、那一周的一些经历,将目标与结果进行对比。找到自己的不足,总结提炼经验。
做好工作总结,当天回顾,整理工作中的问题、成绩、实施过程和相应的思考,每周整理一次。
每一次总结都是对自己的一次升级。半年后,你的总结能力一定会有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