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武器演变

中国近现代武器演变,第1张

回答这个问题,一定要顺着一条主线,否则会眼花缭乱,一头雾水。想来想去,最合适的线索就是枪械的进化。

在火器出现之前,人类主要使用冷兵器,冷兵器有两种:一种是近距离的刺兵器,一种是远距离的投掷兵器。在这个阶段,武器扮演着“人体生物能放大器”的角色,火器出现后,化学能被引入到能量转换的过程中。你问的是《摩登时代》,那就从火绳枪开始吧。火枪看起来像枪,但本质上是一根铁管,里面装上火药,然后装上子弹(中间会有垫片),再点燃火药,开火。

点燃火药的工具是火绳。

火柴绳是一种棉绳,事先用化学药品处理过,所以燃烧得很慢,一个小时大概一到两厘米。战场上,手拿火绳吹,点燃火药,放枪;清洗枪管,装上火药,再开枪。拍摄大概需要两三分钟。虽然效率很低,但也是当时战场上的利器。

火枪至少有两个优点。一是射程远;第二,它不需要那些膀大腰圆的人当兵,这样征兵范围就扩大了,一些身体虚弱、年龄大的人也可以上战场杀敌。

但毕竟火绳的保存和使用还是太麻烦,所以后来在西方钟表技术的帮助下,火绳退出了战场,燧发枪出现了。

早在中世纪,欧洲的机械技术就比较发达,尤其是在钟表的传动机构上。这种机制稍加修改,在其齿轮传动系统上安装了火石,然后安装在枪上。扣动扳机激发火星,就可以点燃火药,这个效率比用火柴绳高很多。

自从燧发枪出现后,中西方军事方法的差距真的拉大了。我们中国人普遍认为中西方的军事碰撞发生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其实早在乾隆年间的滇缅战争就已经发生了碰撞。缅甸人和当时的东印度公司有生意往来,而欧洲人已经开始向缅甸人出售燧发枪,所以清朝在清缅战争中被断然拒绝,但最后勉强拿到了合同。

言归正传。燧发枪出现后,整个战场的画风开始变得华丽起来:士兵们身着华丽的军装,迈着整齐的步伐,缓步而行,伴着小鼓。当敌人出现在射程内,瞄准射击,然后退到后排。后排的士兵已经装完了,他们补上,瞄准,再射击。同时,指挥员在一旁喊着各种口令,让大家统一行动。如果有人倒下了,他旁边的同志会填补他的位置。今天有人戏称这种战术为“排队射击”。到目前为止,是前装炮的时代。

后来枪械进化,进入步枪时代。1835年,一个叫德莱塞的普鲁士人发明了后膛枪,这种枪装有可以从后膛装弹的子弹,而且是一体式火药弹头,用撞针发射。后膛装有什么好处?至少有三点。一是密封性更好,射烟更少;其次,填充速度更快;第三,士兵终于可以躺下来战斗了。虽然这项技术发明的更早,但它的真正成熟应该以1866年普鲁士军队装备毛瑟步枪为标志。

同时,随着膛线枪的发明,膛线技术诞生,于是有了步枪。步枪技术集成并应用于毛瑟步枪,毛瑟步枪既是后膛枪又是步枪。普鲁士人研制出毛瑟步枪后,保密了很长一段时间,并将其作为重大国家机密。直到这把枪可以大规模用来准备普鲁士军队,才被投放到战场上,而一旦上了战场,他们就遇到了一场恶战——普奥战争,这是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的战争,也是德国统一战争的一部分。在这场战争中,奥地利的枪支水平是前装滑膛枪的最后两个版本,所以基本上被使用毛瑟步枪的普鲁士军队降低了。奥战仅7周,奥军就迅速被普鲁士军队击败。

后来出现了机枪。

最早的机枪是由一个名叫加特林的美国人在1861年发明的。加特林机枪几乎是自动的,但它仍然需要手摇曲柄和手动装弹。1883年,另一个美国人马克沁发明了著名的马克沁机枪。这种机枪的机械性能更好。可以实现全自动拍摄,无需人工辅助。原理是利用上一颗子弹的后坐力,自动将下一颗子弹压入枪膛。

马克沁机枪体积更小,重量更轻,冷却效果更好,但问题是发明出来之后,几乎就没用了,因为那个时代没有大的战争——美国内战结束后,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没有战争;在欧洲尤其如此。1871年普法战争后,一战之间近半个世纪无战事。更重要的是,当时很多欧洲军官觉得用机枪射杀对手是不道德的。

你什么时候使用机枪?欧洲人觉得没有道德压力的时候,说白了就是在对付第三世界——欧洲殖民地的时候用机枪。

这里举两个例子:19世纪下半叶,非洲苏丹爆发了反对英国殖民者的马赫迪起义。结果一场战斗下来,英军只用6挺机枪就直接射杀了11000多人;另一个例子是关于中国。义和团进攻北京东交民巷的时候,东交民巷只有几百个洋兵,没有坚固的工事,但是手里有三挺机枪。结果大多数义和团学生都没有把他们打下来。

美国内战结束后,机枪开始广泛装备西方主要国家的军队。但直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人们才真正见识到机枪的威力。在这方面,英国人和法国人受害最深。

当时法国的总司令是费霞。他一直坚持法军的特点是进攻再进攻,从来没有防守策略。但面对机枪,进攻再进攻,就意味着自杀,再次自杀。

英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也受够了机枪的折磨,因为他们的对手德国人特别重视机枪。在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中,德军在40公里的战线上布置了机枪,向十几个英军师开火。一天下来,超过6万名英国人伤亡。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英国不仅失去了大量的生命,甚至连它的社会结构都被改变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英国人都是贵族当军官,这些军官为了维护自己的荣誉而冲锋陷阵。然而,机枪在前方等着他们,所以很多贵族死在了战场上。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不再是一个贵族社会。

后来为了突破德军的机枪线,英国人发明并使用了坦克,而当时坦克的主要武器除了火炮就是机枪。

未来,各种基于机枪原理的自动枪械不断被搬到各种现代化车辆平台上,推动了战争模式的不断演变。这是我给你梳理的。

现代武器装备演变的主线。

希望对你有启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3277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7
下一篇 2022-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