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湖南籍将领

济南到青岛2022-07-07  31

湘军将领在国军中的比例很大。除了“无湘可军”的民风之外,还有三个历史因素直接促成了这一结果。第一,北伐前夕,湖南大部分地区已经在广州革命政府的控制之下,所以你会发现北伐初期的攻坚战,其实都是在湖北打的,比如贺胜桥、武昌战役。第二,当时的湘军已经占北伐军的一半左右,湘军军官在自然部队中的成功率高。

(李默庵)

北伐军前八军中,谭的第2军、程潜的第6军、唐生智的第8军都是湘军,谭是蒋介石(陈诚的岳父)的重要支持者。虽然2军、6军逐渐被吞并,但大量基层军官留下,军阀混战的性质决定了只要收编上交,不影响前途。

黄埔系第一军初期兵力虽小,约15000人,但影响扩大最快,到第二次北伐时已扩大为第一军番号。其基层军官骨干是黄埔前五期学员,其中湖南籍也占相当比例,尤其是黄埔一期,晋升最快,影响最大,情况特殊。

(程倩)

这是第三个原因,即时任大元帅孙中山办公室陆军总长的程潜曾在广州开设“湘军讲堂”。黄埔军校成立后,讲武堂160多名三湘子弟全部编入一期。因此,在640多名毕业生中,湖南学生的比例最高。

所以国民革命军中湖南将领的数量是非常多的,总数应该超过广东和浙江,位居第一。估计应该有1000多名将军(问题截止日期无法确定,因为将军晋升需要时间)。最后走上兵团司令以上岗位的,除了黄埔一期我们熟悉的宋希濂、郑洞国、陈明仁,还有几位兵团司令也是湖南本地人。

(陈明仁)

李默庵,湖南长沙人,毕业于黄埔一期,“文友何韩中,吴优胡宗南,文友李悟莫安”指的就是他。曾任第10师师长、第14军军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后升任第33军军长、第32军军长、第3军军长、解放战争时期第一绥靖区司令、长沙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17绥靖区司令、陆军中将。

黄杰,湖南长沙人,黄埔一期毕业,中原大战时,在六合车站救过蒋介石,受到重用。历任第2师师长、第8军军长兼税警总长、中国远征军第2军第11军总司令(仅次于宋希濂)、第1军副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重建的第1兵团司令,1953年晋第2军将军。

(唐生智)

廖耀湘,湖南邵阳人,黄埔六中毕业,后留学法国。南京保卫战后,廖耀湘开始在第五军系统领兵。曾任200师少将参谋长,22师新任师长,参加过昆仑关战役和中国第一批远征军赴缅作战。退役到印度后,成为“印度军队”的中坚力量。1944年,他的部门扩大为新六军司令。1946年初,他被提升为第九军团司令。辽沈战役战败被俘,中将军衔。

文立,湖南邵阳人,黄埔一期毕业,曾任78师师长、90军军长,胡宗南军事集团骨干将领。抗日战争时期,钟接任第34军总司令。历任保定绥靖公署副主任,解放战争北平警备总司令兼第四兵团司令,安绥靖公署副主任(胡宗南)兼第五兵团司令。他是中将,中央军第四军是他在北平无战事的部队。

(黄杰)

霍,湖南衡阳人,黄埔一期毕业,陈诚文官集团骨干将领。曾任解放战争时期第11师旅长、第14师师长、第54军军长、中国第二远征军第20军总司令、第16绥靖区司令、第11兵团司令,陆军中将。

我担心有东西不见了。我迫不及待地想考虑一下。欢迎补充。

(霍)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3182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