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立项研究:【老龄化对中日社会的影响是否相同——基于中日两国人口数据的比较研究】
本文基于中日两国的人口统计数据,实证研究了中日两国老龄化进程的差异、老龄化对两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以及政府应对老龄化的政策。研究发现,日本的老龄化比中国提前20年左右,在未来老龄化的影响下,两国的人口特征将趋同。日本的养老金制度、储蓄率和产业结构受老龄化的影响比中国更严重,中国老龄化的负面问题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日本政府采取了积极的生育政策、移民政策、延迟退休政策、白银资源开发政策和产业调整政策来解决老龄化问题。与日本相比,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政策相对缓慢和保守,目前政策实施的力度和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中国政府应采取更加积极的人口政策、生育支持政策、产业政策和老年劳动力市场政策来应对老龄化的潜在威胁。
【中日预期寿命结构差异】
中日男性预期寿命,中日女性预期寿命,中日预期寿命性别差异,中国人口内部性别,日本人口内部性别。根据2015年前、2015年后、2050年后、2090年后以及所有年份的五阶段方差分析,本文发现,2015年前中日两国人均预期寿命的显著差异依次为:中日两国人均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中日两国女性人均预期寿命的差异、中日两国男性人均预期寿命的差异、日本人口内部的性别差异,最不显著的差异是中国人口内部的性别年龄差异。从2015年后的预测数据分析发现,中日女性预期寿命差异、日本人口内部性别差异、中日男性预期寿命性别差异非常显著,而中日男性预期寿命差异开始减弱,中国人口内部性别预期寿命差异不显著。利用2050年以后的预测数据,发现只有中日男性预期寿命的差异消失。总体而言,中国和日本的预期寿命存在显著差异。从国家来看,日本男女预期寿命差异较大,而中国男女预期寿命差异较小。
老龄化对中国和日本的影响一样吗?】
这一部分选取了日本人口统计局1987-2012年和中国国家统计局1989-2012年的数据,将两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作为“老龄化率”,GDP年增长率作为“经济增长率”变量,养老金领取者与参保者之比作为“养老金支出压力”变量,养老金支出与GDP之比作为“养老金支出与GDP之比”变量。
结果消除了自相关和异方差的影响。从养老金支出压力来看,两国的养老金压力比都会随着老龄化速度的提高而提高,但日本受老龄化速度的影响更大,约为中国的3.2倍。从养老金支出占GDP的比重来看,老龄化速度的提高会导致养老金支出比重的提高,但对中国的影响大于日本,养老人口比重的提高对中国养老金支出占GDP的影响更大。日本的经济增长有利于显著缓解其养老金比例的压力。但是,由于中国目前的养老问题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GDP增长对于缓解中国的养老压力并没有显著作用。所以从老龄化对中日养老金的影响来看,老龄化对日本养老金制度的影响更大,对中国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老龄化对中日资本市场的影响】
本文通过构建老龄化速度对储蓄率的影响模型,分析了老龄化速度对中日两国储蓄率的影响。选取的样本来自日本人口统计局和中国国家统计局。样本范围从1970年到2013年。因变量是社会储蓄占GDP的比例,自变量是经济增长率(GDP实际年增长率)和老龄化率。表中的结果消除了自相关,通过了异方差检验。研究发现,老龄化对中日两国的资本供给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对日本来说,老龄化显著降低了社会储蓄率的比重,而对中国来说则相反,即随着老龄化人口比重的增加,中国的储蓄率相应增加。
【老龄化对中日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来看,随着老龄化,对日本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是显著负面的,而中国劳动力市场并没有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虽然老龄化的加深冲击了中国劳动力的供给,但支撑中国发展30多年的人口红利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随着中国老龄人口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从1991年到2014年,中国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重从53.8%持续上升到58.8%,这意味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负面影响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老龄化并没有对当前的中国劳动力市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从老龄化对中日两国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来看,老龄化加剧会抑制两国的经济增长率,但都不显著。
【概要】
在这一部分中,利用中日两国的人口相关数据,研究了老龄化速度对中日两国养老金制度、资本供给和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对日本社会的影响更加明显,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老龄化加大了日本养老金支出的压力,而对中国养老金制度的影响相对较小;老龄化增加了日本资本市场的供给压力,而对于中国来说,老龄化速度会增加储蓄资本的供给;老龄化导致日本劳动力大幅减少,而中国现阶段并未受到显著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