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高考地区

什么是新高考地区,第1张

高考政策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明确提出了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作为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十三五”时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加快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根据《实施意见》,2014年我国高考改革“拿图纸、做方案”,制定了高考内容改革方案和各省使用全国卷的调整方案。

2015年,我们“打基础、重建设”,坚持以德育人,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的考查,顺利实现了7个省份使用全国卷的平稳过渡。

2016年进入“调整布局、攻坚克难”的门槛,科学实施“一纲多卷”,顺利完成命题格局调整。全国26个省份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通过加强法治建设强化考试管理和秩序,进一步增强了全国高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外语“一年两考”将在我国高考史上首次实施。

从顶层设计上回答“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

探索“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从顶层设计上回答“为什么、做什么、怎样”等关键问题,通过修订考试大纲、改进评分办法和阅卷管理、加强国家题库建设等方式,增强改革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实现新突破。

“一”是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以德育人、服务选拔、教学为本”的核心地位,回答了“为什么要考”的问题,明确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四级考试目标和“基础、综合、适用、创新”的四级考试要求。

回答了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一”是整体框架,“四层”“四翼”是“一”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构成实现高考评价功能的理论体系。

“四级”考试目标是从立德庶人的基本任务出发,结合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和国家课程标准提出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个圈环环相扣、层层叠加,既有内涵的科学划分,又有外延的有机整合。

“必备知识”第一圈,强调考查学生长期学习的知识储备中的基础性、普遍性知识,这是学生进入大学,未来终身学习必须掌握的知识。

第二圈“关键能力”侧重于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强调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社会的关键能力,如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沟通和合作。

第三圈“学科素养”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在不同情境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复杂任务,具有扎实的学科观念和宽广的学科视野,体现其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内化的综合学科素养。

第四圈“核心价值观”的考查和引导,要求学生在知识积累、能力提升、素质培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这也体现了高考所承载的“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功能和政治使命。

“四翼”考试要求是立足于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结合高校人才选拔需求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要求。它们主要反映了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对未来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发展的基本要求,也反映了各类高校通过高考选拔人才的共同需求。

“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应具备适应大学学习或社会发展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包括全面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灵活的能力要求和健康健全的人格素养。

“综合性”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思维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解决问题。

“应用性”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要善于观察现象,积极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的能力。

“创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式上。

总体而言,“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的科学构建是考试内容改革的基础工程,凸显了高考的考试功能和考试理念,也将为高考考试内容改革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使高考更好地服务于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提高教育质量的主要任务和人才强国的战略部署。注重协同推进,逐步完善改革支撑体系。

展望2017年,要进一步落实《实施意见》部署的改革任务。在着力推进高考评价体系建设的同时,要体现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通过三项措施逐步完善高考内容改革的配套体系。

一是修订完善考试大纲,固化改革成果,突出改革方向。考试大纲是根据高等学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制定的,是高考命题的标准和依据。考试大纲修订的目的是贯彻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神,体现国家人才培养和高校人才选拔的要求,进一步强化高考命题的教育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二是加强高考命题的标准建设,进一步做好高考评价标准与修订后的高中课程标准的衔接,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突出高考作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桥梁的功能;三是进一步完善考试目标和考试内容,结合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要求,完善考试目标内涵,增强科学性和规范性,适当调整考试选拔模块,适应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符合课程标准修订方向。修订后的考试大纲体现了高考育人为本、服务选拔、教学为本的核心地位,明确了高考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和形式,对指导高考内容改革、规范高考命题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改进评分方法,加强阅卷管理,完善成绩报告。阅卷和成绩报告是高考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高考选拔人才要求的落实,高考命题要有全局观,要贯穿于考试的全过程。第一,科学制定答案和评分参考。创新大规模主观题的评分理念和技术,通过基于能力的评分方案设计,克服主观题评分的模糊性,提高能力考试的效果。二是进一步加强阅卷指导。完善评卷人员培训机制,指导制定评卷规则;及时收集学生真实答案,利用好试题各方面反馈信息。第三,改革试点成果的报告方法,丰富了报告的形式、内容和功能。搭建飞行员考试评估信息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具有诊断、预测等功能的多维度成绩报告,更好地服务学生,为学校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2894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7
下一篇 2022-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