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很重要吗

蟑螂怕什么2022-07-07  8

什么是应届毕业生?它有两个定义,不仅针对专科生,也针对高年级大学生。大一的身份可以帮助落户,有考试资格优势,求职优势,心理优势。我们必须好好利用它。

毕业生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即将毕业,但尚未拿到毕业证,处于实习或待业状态;

2.你已经拿到毕业证了,但是拿到毕业证的时间在就业期内。

所以,应届毕业生不仅仅是专科生,还是大四本科生。

只要你在聘用期内(国家规定2年,部分地区3年),你的档案,党的关系等。将留在毕业学校或各级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按应届毕业生对待。

应届毕业生的地位有多重要?

不得不承认,在找工作的时候,与往届毕业生相比,应届毕业生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户口优势

大部分城市引进人才,甚至提出应届毕业生可以直接落户,非应届毕业生只能通过更多渠道落户一二线城市。而户口只是决定了买房、子女教育等问题(虽然你刚毕业,但成家还有点早)。

2.考试资格的优势

要知道,国考、省考等招考,只有应届毕业生才能报考很多职位。

尤其是公务员,每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都有很多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报考的职位。我们都知道考试的竞争压力有多大,多一个条件就能减少很多竞争对手。

所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是很宝贵的,一定要好好利用。

3.求职优势

如果企业面对的是同一个岗位的应聘者,A在社会上工作了几年,但工作能力一般,B是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那么用人单位在大多数情况下会选择后者。

因为应届毕业生可塑性强,刚步入社会,没有其他因素的干扰,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而毕业后进入央企、国企的难度更大,所以这次体现了应届毕业生身份的重要性。

而且目前央企国企和一些公司的校招都是专门针对应届毕业生的。

4.心理优势

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对工作充满热情,对社会上的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因为他们没有工作经验,不会受困于之前的圈子,从而有更大的发展空;

同时工作生活上也没有太大的压力,可以拼一拼。

应届毕业生相关政策

1.2020大一新生身份可以延长两年。

为缓解疫情带来的应届毕业生求职压力,2月28日,教育部发出通知: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留校学习两年,两年内落实工作单位。高校会根据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帮助他们办理就业手续。

2.公务员招聘向应届毕业生倾斜。

今年2月23日,在京召开全面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其中提到“适当增加政府部门公务员招录和国有企业招聘”。在一年一度的公务员招考中,应届毕业生是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各地公布的招录政策来看,部分地区在公务员招录中释放出向应届毕业生倾斜的信号。与去年相比,多个省份的公务员考试招录规模大幅增长,部分省份的扩招率接近400%。此外,不少地区还扩大了基层公务员的招录规模。

3.高等学校继续开展第二学士学位教育

教育部介绍,第二学士学位主要招收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应届毕业生,以及目前未就业的近三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往届毕业生。其他人员原则上不得报考。具体招生范围由高校自主确定。

4.基层特别计划和行动

人社部、财政部下发通知,部署实施2020年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2020年,将招聘3.2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比2019年增加5000人。“特岗教师”计划新增招聘规模5000人,今年招聘规模将达到10.5万人。招聘40多万名毕业生补充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采取“先上岗、后科研”的措施,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配置。

5.2020女兵要报名。

2020年6月26日,开始应征女兵。招生对象包括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应届毕业生和18至22周岁的学生。

6.扩大中小学教师招聘规模,落实师范学校所有应届毕业生工作。

教育部副部长翁铁辉2月28日在北京表示,将扩大重点领域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招聘。她强调,现在急需的是高中和幼儿园的学前教育(师资)。高考改革后,改革省份的高中教师存在大量的结构性短缺。同时,要落实好所有师范毕业生的入职工作。

7.加强了事业单位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公开招聘。

3月1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加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力度,今明两年事业单位空岗位空缺主要用于高校毕业生(含求职期内未就业人员)专项招聘。其中,湖北省内事业单位可开展面向湖北高校毕业生或湖北高校毕业生的专场招聘。

同时,艰苦边远地区乡镇事业单位可招聘本科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县级事业单位可招聘硕士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行业、岗位、工作岗位急需的扶贫专业高校毕业生,可结合实际通过面试、直接考察等方式公开招聘;根据报考人员的报名情况、专业分布等。,可以适当降低考试比例,也可以不设考试比例,划定等级资格线。

来源|综合共青团中央、学校团委、河南省教育厅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传达更多信息。如有出处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2705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