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的顺丰,为什么都几天了还没到

发的顺丰,为什么都几天了还没到,第1张

今天早盘顺丰涨8个点,一度逼近涨停。随后冲高回落,收盘时涨幅超过4%。

昨晚,顺丰控股发布了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公司预计净利润6.4-8.3亿元,同比下降78%-83%。虽然业绩下滑严重,但相比第一季度10亿的巨亏,第二季度的业绩可谓扭亏为盈,从而直接刺激了今天股价的暴涨和反弹。

但相比去年顺丰股价的双强,今年顺丰股价跌得一塌糊涂。股价从2月份的124.37元/股高点,到5月份的60.61元/股低点,市值蒸发近3000亿元。两个月来,虽然出现小幅震荡调整,但股价仍较高点下跌40%以上。

那么今天的反弹是昙花一现还是拐点临近?

01扭亏为盈,业绩翻身从顺丰昨晚披露的半年度业绩报告来看,二季度业绩翻身明显。

公告显示,顺丰预计2021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6.4亿元至8.3亿元。其中,预计第二季度净利润为16.29亿元至18.19亿元。

此前,一季度亏损10亿元是顺丰2017年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与2020年归母净利润73.26亿元形成鲜明对比,同比增长26.39%。因此公司股价一度跌停,市场情绪十分悲观。现在,二季度的业绩自然成为市场特别关注和重视的焦点。

现在谜底揭晓了。与第一季度相比,第二季度环比大幅增长,已成功扭亏为盈。

业绩改善的原因主要是顺丰持续检讨各业务线的资源,加强资源整合优化,缓解部分产能瓶颈,资源利用率和运营效率稳步提升。随着二季度生鲜旺季的提振,盈利能力较好的限时快递业务量较上月明显上升。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二季度净利润大幅增长,但同比增速明显回落。2020年上半年,顺丰归母净利润28.54亿元,同比下滑近40%。不仅如此,与去年第三季度的18.36亿元和第四季度的17.28亿元也有明显差距。对比之前的单季度盈利数据,可以看出中报是全年最好的时候,可见顺丰2021年的业绩不容乐观。

此前,在顺丰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董事长王卫提到,顺丰第二季度肯定不会亏损,但全年利润不可能回到去年同期的水平;同时,顺丰为了未来的长期竞争力,愿意调低1-2年的利润率预期。

意味着即使没有亏损,顺丰这两年业绩也将面临强大压力甚至负增长。

也就是说,支撑顺丰股价的高业绩增长逻辑发生了变化。

02顺丰陷入困境从顺丰主营业务的构成可以看出,公司的两大利润来源是耗时部分和电商(经济)部分。

作为顺丰的招牌,时效性强的业务件一直是主要的增长贡献点。之前的逻辑是,随着中国GDP的增加,商务运输的需求自然会飙升。但根据顺丰2017年以来的年报,商务快递件的毛利率在下降。

不仅毛利率降低了,增长逻辑也变了。2020年顺丰年报显示,顺丰2020年营收超过1500亿,其中活跃企业客户150万,占公司业务量近一半。但这些客户的需求多是在时效性强的部分,多是发票、合同等纸质资料的邮寄。

然而电子合同诞生了空。

2021年,我国增值税专用票电子化进入实质性阶段,我国迎来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发票元年。虽然纸质合同不会消失,但未来五年,纸质机票的数量会迅速减少。对于顺丰这样的业务来说,未来的增长逻辑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目前虽然对顺丰业务的挤压还很有限,但估值的逻辑已经被打破。

另一方面,价格战火热的电商部分更不乐观。

过去几年,电商市场的快速崛起,以及通达系的低成本物流模式,已经给顺丰在电商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还记得2013年双十一,顺丰推出“电商特惠”。同城单品首降33%,省内单品首降40%,省外单品首降50%以上。结果订单量大增,利润却大幅下降。数据显示,2014年顺丰全年净利润比2013年减少8.6亿元,最终忍无可忍的顺丰直接叫停了“电商特供”。

然而,历史总是相似的。

近年来,为了保持营收的高增长,顺丰再次选择了通过电子商务来运营。这两年,电商迅速攻占下沉市场。随着网购普及率的不断提高,下沉市场潜力的释放,直播电商等新的增长点,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快递业务的重要来源。不过这也是顺丰最弱的价格竞争。

2020年,兔子惊扰快递。不仅先后接入拼多多、Dangdang.com、苏宁、有赞等十一家电商平台,日订单量迅速增长至2000万,秒杀一批传统玩家,90%以上的订单来自拼多多。要知道,2020年,拼多多年订单已经达到383亿,日均包裹数超过7000万。

拼多多HeJiRabbit的出现,让大家发现原来下沉的市场有这么大的潜力,于是价格战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扰乱和加速了整个快递行业的分化和竞争。针对这种乱象,监管部门迅速行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2021年4月,吉图、百世因“低价倾销”被义乌邮政管理局处罚,将快递价格战推向舆论中心。

虽然快递行业的价格战已经被监管部门叫停,但是从数据上来看,行业内的成交量还在增加。

以5月的业务说明会为例,顺丰控股当月的单票收入为15.59元/票,而今年1月,顺丰控股的单票收入仍为17.26元,这意味着同比大幅下降13.44%。其他快递情况也不乐观。申通快递单票收入2.07元/票,同比下降2.36%;YTO快线单票收入2.04元/票,同比下降2.45%;大云股份的单票收入为2.02元/票,同比下降0.98%。

压榨之下,顺丰业绩增速下滑是必然的。

本末倒置?那么顺丰在忙什么呢?可能是自救吧。

早在2018年,顺丰全年净利润首次出现下滑,当时全年净利润为45.5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57%。顺丰的解释是,一方面是受成本上升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公司积极响应市场需求,对新业务进行了开拓性投资,拓展多元化物流服务。

这么多年过去了,顺丰对新业务的部署一直没有停止。在多元化业务布局方面,顺丰仍在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如城市配送、冷链、医药、供应链、无人销售等,试图走出增长的第二条曲线。

但从目前的收入结构来看,这些多元化业务并没有成为重要的支撑点,反而增加了资本投入和RD投入,对公司业绩的增长影响很大。

今年年初,顺丰发布定增公告,融资220亿元。资金主要用途包括鄂州机场、数字化供应链建设等项目。这一定增计划是上市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目的是打造全球数字化供应链。

同日,顺丰也发布公告称,拟收购9.31亿股嘉里物流(00636。HK),一家在联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约占已发行股本的51.8%及经全面摊薄股本的51.5%),并注销嘉里物流的购股权持有人代表嘉里物流持有的51.8%于最后期限未获行使的购股权。交易总代价约为175.55亿港元。

可以看出,去年在资本市场的强势和信心,使得顺丰在新的业务布局和进入数字化供应链的方向上有所用。如此大量的消费也是一季度雷霆的原因之一。

随着电商快递需求的旺盛,下沉市场的经济增长和更快的需求,传统快递业务竞争一直很激烈,但顺丰却本末倒置。本身优势不明显,再加上选择高投入高风险的新业务,业绩承压,自然会被市场抛弃。

04年底之前,顺丰一直对外宣扬自己“做的不仅仅是物流公司”,希望有更高的发展和估值空。但从之前股价减半来看,显然是不成功的。

从目前的估值来看,顺丰仍处于高位。结合顺丰自己说近两年业绩不乐观,短期内可能还有一定的下滑空,盈利空还没有耗尽。

当然,顺丰并不是唯一面临困境的,通达系等快递公司的发展也并不明朗。今年以来,几乎所有快递公司的股价都纷纷回调。可见,虽然目前物流行业欣欣向荣,但快递公司未来发展缺乏想象力空,估值承压。

所以选择快递的投资者要有心理准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2702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7
下一篇 2022-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