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负心多是读书人

自古负心多是读书人,第1张

以前(指封建社会)那句“忘恩负义者多为读书人”,在我看来是“读书人”义愤填膺的行为;在当今社会,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就更不正确,更不合适了。原因如下:

第一,旧社会的“义愤”。这幅明代曹学佺写的对联,还有前半句,是“每一个屠狗之辈,都是仗义之士,多是忘恩负义之士”。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忠厚朋友的人,大多是普通人。但背信弃义、违背良心的往往是“学者”。

也许大家都知道这幅对联背后的故事:曹学佺在审理一个关于“狗咬秀才,屠夫杀狗”的案件时,因为秀才(指秀才)惧怕皇族的权势,收受了一些贿赂,所以临时翻供,说自己是在和狗开玩笑,是屠夫有意杀狗。曹大人知道里面有鬼,就拿着棒子责怪书生,书生又说了实话。

曹义愤填膺地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

我们都知道,曹大人自己也是个书生。他是明朝天启年间“闽中十才子”之首。他这样说,是因为一个读书人的罪过,但他却圈了自己,甚至“辱骂”了天下所有的读书人(当然也包括他自己)。应该说是不够明智,也不公平——世界上大多数学者都是这样的落魄学者吗?

所以,我说,这只能是一个“学者”的“愤慨”行为。至于这幅对联怎么能流传至今,可能和它的“特别”有关吧!

二、新社会的“不当”二字新社会、新中国、新时代,人们的文化素质有了显著提高,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包括曹眼中的“狗屠夫”,也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新型人。

按照这副对联来说,难道不是看重友情的人越来越少,而背信弃义的人越来越多吗?这显然是错误的,站不住脚的。

放眼当今社会,全体人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好人好事越来越多,英雄壮举越来越多。大家都在积极向好人好事看齐,比如尊师重道,孝顺父母,努力工作,团结协作等等。

我们说“狗屠夫”很少见,重情重义很常见。不管高低贵贱,期待好与好。

结论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无论在旧社会还是新社会,无论在哪个行业,都有背信弃义的人,也有忠人爱人的人。

但我相信新社会比旧社会文明,新社会的社会风气得到纠正,这是肯定的,不容置疑的。

希望大家都有善心,做好人,做好事,有好运气!

家的一句话,请指教!

我是头条创作者“攀登”,感谢大家的关注、评论、评论和喜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2679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7
下一篇 2022-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