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小技巧

新媒体小技巧,第1张

我来回答一下。我从事新媒体几年,写了几千篇文章。各平台总阅读量在十亿左右。

写了这么久,感觉写自媒体和我们以前的小说有很大的不同。写小说的时候,我们往往强调自我意识的表达,也就是我的感受。是围绕自己的闭环,永远是一个人的喃喃自语。然而,在自媒体中,写作不再是封闭的,而是更多的受众。

那么,如何面对这样的环境呢?

我个人总结了一下,就是读者在创作内容上的思考和创作方法上的自觉。

你什么意思?它分为两部分。第一,在决定写什么的时候,要由读者决定。我们的内容是为读者服务的,写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也就是说我们的写作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写作,而是变成了一种服务。内容服务,所有的服务,都是围绕用户展开的。因此,作为内容服务提供商,我们也不例外。很多传统作者都转向了自媒体。他们有出色的写作技巧和非常扎实的基础。但是因为他们没有改变思维,所有的内容都像传统写作一样以自我为中心,很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那么,如何围绕我们的用户生产内容呢?

当然,我们需要了解我们的用户。

我们的用户是什么样的用户?是男是女,是中产阶级,是普通工薪阶层,是老板,还是全职太太?这是所有写作的起点。

当然这是表面的,但也有内在的,按思路区分。

比如我们服务的对象是五毛钱,或者美分,直男癌,或者女权主义者。

根据爱好也有区别,比如我们服务的是一些篮球运动员还是广场舞爱好者。

当我们谈论垂直时,我们的意思是真正确定我们内容的对象。如果我们不搞清楚这一点,我们就不能很好地为我们的对象服务。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我们服务于分币,我们谈论的是普世价值。但是有一天,你突然发了一篇五毛的文章,说明你在你的用户群中创造了一个精品。不出意外,你的粉丝肯定会跑路。然后你会吸引一些50美分的用户。如果你一天送50美分,另一天送1美分,结果不是你既有50美分又有1美分,而是你什么也得不到。他们不会记得你发了一篇赞同他们观点的文章,而是想到一篇你不赞同他们的文章,骂他们,然后拿下来。

再举几个例子吧。那些成功的自媒体,无一例外都是各种角度的垂直。他们所有的内容输出都是基于精准的用户群体。比如咪蒙,定位是为女权主义者提供内容服务。可能有人会批评她三观不正,或者说鸡汤有毒。从商业的角度来说,人家其实是在精准匹配自己的用户,其他人也是,比如刘雷,他匹配的是一部分不满现状,但是生活还不错的人,也就是以男性为主的中产阶级。

试想一下,如果你把咪蒙的文章拿给六神雷磊,又把六神的文章拿给咪蒙,你可能要把两边都炸了。

这是读者在写作时的思考。都是在选题,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我应该写什么,而不是我认为我想写什么,我需要写什么。那不应该是自媒体。这种业务不适合这种人。

这是大方向,有没有小读者的思维?

是的,我喜欢把读者的思维称为一个点。就是你的文章里有没有可以和读者产生联系的东西。

读者点击一篇文章,一定是因为其中一件事和他有关系。比如我们在一堆推送里,怎么选都是因为相关性。

这是基于心理学的。比如你买一辆大众车,你会发现到处都有大众车在跑。其实不是大众车多,而是你更关注大众车。比如你怀孕了,你会发现街上有很多孕妇。不是说孕妇多,而是你更关注和你一样的类型。

那么,如果从读者的角度看一堆文章,我的首选就是那些和我有关的。比如我是深圳人,一篇文章:牛,深圳明年更上一层楼,珠海明年更上一层楼。当然,我选择读深圳。

这就是相关性。但是有很多种关联。人的情绪、爱好、经历都会影响你的注意力。

然后,你要猜测你的精准读者会怎么样。

好吧,以咪蒙为例。她的用户群是一些女权主义者。什么样的人想的最多?当然是工作了五六年的小姑娘。好吧,职场上发生的事,恋爱中的事,男朋友出轨的事,当然都很容易引起共鸣。

除了和读者相关,还有很多点,比如唯一性,就是一个东西是唯一的。然后,独特的东西往往具有你必须知道和应该知道的特性。比如为什么那么多人得了鼻咽癌,而且都爱吃这种东西?这带来了一种独特性和知识性。你吃过了吗?如果有,以后会不会少吃点等等。

说到吃,比如做好吃的,一定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我们在选择这个话题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什么样的人会对他感兴趣,而不是我觉得什么好吃。觉得自己好吃不是理由。这是你自己的事。只是读者可能会觉得,好牛才叫牛。有些朋友做美食自媒体,老是说自己吃过什么,其实对读者没有吸引力。然后稍微改一下,和读者联系起来。可能就是好吧。比如我今天在一家餐厅吃了好吃的,特别好吃。这是自我意识的表现。这样的文章写出来没人会感兴趣,但如果变成这道菜,我就溜到后厨看了。你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材料来制作它。或者说,来北京玩,一定要吃这些地方的美食。不吃,就没去过北京。好了,这就和读者联系起来了。

可能会引起阅读。

也有热点。为什么要聚集热点?其实就是读者相关性。最近他的重点就是这个,自然对相关文章很感兴趣。但是不同的平台模式不一样,比如封闭的,比如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这自然是抓热点的核心。但如果是分布式的,比如天天快报,就无法到达热点的核心。为什么?因为是开放的,很多人都在抓核心,很容易重复。要广泛思考,写热点的外围。比如用三环四环类比的话,最好写三环以外的东西。

总之,我们想写的东西来自于读者。这是为读者定制的。

可能有人说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写,都是为了讨好读者,有意思。

这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这是一种服务。既然你在这一行,你不能关心你是否舒服。如果你不相信我,去问那些在大保健工作的女孩,她们不会关心你是否快乐。这就是专业。

那么,我们是不是一点自我意识都没有,完全依靠读者的意志呢?

好消息是,作为内容提供者,我们还是有一点自我意识的。

只是你写的东西,你必须考虑读者。一定是读者的意愿,但是你怎么写就怎么发挥,一定要发挥你的自我意识和独特的自我表达。

比如鸡汤,人为什么会做得好,就是人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简短,直接,爽口,不废话,每句话都说到人的心里。把这个做到极致,才是成功的关键。比如有个傻子说。他的内容并不新颖,但通过漫画和搞笑的形式展现出来,自然会脱颖而出。

这是自媒体自我意识表达的场所。

最后顺便说一下题目。

媒体的名称也经历了许多代的演变。大家最直接的感觉可能就是标题变长了,可以输入四五十个标题。

微信的张小龙曾经说过:一个东西要有让人看完然后离开的功能。标题是为了表达足够的信息。为什么?因为在自媒体时代,头条是我们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展现给读者的东西。

在旧媒体时代,尤其是纸媒,标题不是关键,纸媒是弱势标题环境。人们在看纸媒的时候,其实很少关注标题,尤其是图片。直接看图,然后解读,再看作者的标题,看到和你想象的不一样。

但是,说到电子媒体,尤其是现在的信息爆炸,呈现出来的都是标题,没有实质内容。对标题的要求就更重要了,等于一个店面的招牌。招牌不好,文章不会像食物一样散发香味,自然吸引不了顾客。

所以我们越来越依赖标题,需要在标题中体现我们文章的核心。

我们也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文章看起来像一部微型小说。

比如世界上最小的国家,靠鸟粪发了大财,现在穷得要集体搬楼。

这是张小龙说的:看完就走。我们明确告诉读者,这就是我们在说的。有兴趣的可以进来看看。如果你不感兴趣,我们下次再见。

当然,这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的标题表达了所有的信息,读者可能真的只是看完就走了,那我们该怎么办?

这里有个小秘密分享给你。隐藏方法。

我们需要在标题中隐藏一部分。

题目:百年看上海,千年看Xi,五千年看陕西地级市。

其实它的标题是:山西运城,中国最初的中心,所有创世之神的话语都发生在这里,只是现在不太出名。

这完全表达了内容的所有关键信息。完全可以看完再走。但是,我们希望读者可以点进去,看一看我们辛辛苦苦写出来的1000多字。我该怎么办?我不得不采用隐藏的解决方案。我该怎么隐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几大因素,选一个藏起来。比如这个,最好藏的,当然是主角。那就是运城。

然后,在读完这个标题后,读者首先获得足够的关键性信息来决定是否读它。比如这是中国第一个中心,这是中国创世神话发生的地方。但是我们没有把关键信息全部透露出来,把运城的主角给藏了起来。读者会对是哪个城市产生悬念,甚至看到中国的原始中心,也就是关于中国创世神话发生地的关键词,他自己会给出答案。然后,他必然会进来,看看是不是和他想的一样。如果是的话,我们的论点是一样的吗?如果不是,我们的论点有什么不同?

这样,我们就会成功地把你引入瓮中。

其实这也是我们和读者玩的一个有趣的猜谜游戏。我们给出谜题,让读者去猜谜底。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互动,让一个标题有了互动性。

当然因为改了标题,现在有了标题党。就是在标题中写出惊人的独特性,但实际上文章并没有解构这种独特性。那么读者就会失望,甚至会觉得被骗了,这当然是极其不好的。

读者的选题意愿,创作的自我意识,一个好的标题,做好这三件事,我想我基本可以做一个自媒体人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最后做个广告,因为后台经常有人问怎么做新媒体,感觉这个东西一下子搞不清楚,所以做了六节课,从选题到标题等等。,并且专门讲了一下。课程放在好学习app上,现在限时免费,仅限5天,截止日期3月5日。

下载好学习APP,搜索脑洞的老师就能看到。在好学习app里,除了我的新媒体运营课,还有200门优秀大咖课,300本好书解读供你选择。一起学习交流,帮你升职加薪,实现知识的变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2658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7
下一篇 2022-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