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多少

中国城镇化多少,第1张

狭义的全国城市化是指全国人口从农村向城镇聚集的过程;广义上是指中国各地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自然历史转化过程,有人口、经济、土地、社会的变化。

城市化(Urban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语的城市化概念,这一概念源于西班牙工程师A.Serda于1867年写的《城市化基础理论》一书。这个概念被用来粗略地描述从农村到城市的演变过程。到20世纪,它被全世界大多数学者所接受。20世纪70年代末引入中国学术界,但其内涵尚未形成普遍认可的概念。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逐渐转变为城市人口,城市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向农村传播,农业活动逐渐转变为非农活动和产业结构升级,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在城市聚集然后重新分散,城市布局和景观格局被重塑,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过程。

城镇之所以形成,并在地理上空产生生产结构、就业结构、消费模式、生活方式的“城市化”,通常基于三个条件:密度增加、距离缩短、开放度增加。城市化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和空工程,通常包括人口城市化、土地城市化、社会城市化和经济城市化等。我们应该从系统的角度来看待这种变化及其潜在的机制。

城市化的六大标志是居民市民化、布局合理化、资源集约化、产业高效化、设施现代化、管理精细化。城镇化的四大建设是城市建设,即多样城镇;经济建设,即繁荣经济;建筑,即丰富的生活;建设,也就是宜居环境。城市化的四大过程是社会结构的变化,空之间的结构调整,社会关系的调整,物质环境的重塑。城市化的三个目标是持续的经济收益,即物质富裕;持续的文化收获,即精神文明;持续的环境增益,即生态美。

城市化三阶段论是指城市化发展的三阶段规律,也称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1975年,美国地理学家雷·M·诺瑟姆(Ray M.Northam)通过对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轨迹的研究,将城市化进程概括为一条略微平坦的“S”型曲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2518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7
下一篇 2022-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