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聚美优品,很多男性朋友可能会觉得陌生,但是说到“我为自己说话”,这个可以和“贾,你妈叫你回家吃饭”相提并论的词,很多朋友可能就很熟悉了。“我为自己代言”的口号也是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的得意之作。
作为一代网络名人企业,2014年在纽交所成功上市的聚美优品已经风光不再。近日,聚美优品宣布完成私有化,成为其母公司Super ROI的全资子公司,并已要求暂停其股票在纽交所的ADS交易。至此,聚美优品在上市6年后选择从美股退市。
顾名思义,“退市私有化”是指部分股东通过要约收购的方式回购大量分散的社会公众股东所持有的股份,然后股东数量减少到私人公司的数量,自己退出股票市场。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上市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里程碑,能够从公开市场吸收资金对企业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所以,如果不是必要,退市往往不会出现在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脑海里。
事实上,上市公司私有化通常是为了以下目的。一是部分上市公司经过评估,发现在其他股票市场上市会有利于公司更好的估值,于是选择退市。这里比较典型的例子是2012年阿里巴巴从港股退市。二是改变股东结构。一些上市公司可能会通过私有化要约驱逐一些“绊脚石”。比如戴尔2013年寻求私有化退市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第三是部分上市公司对联交所监管不满,想寻求更宽松的监管环境。
根据陈欧在2016年初发给员工的内部邮件,聚美优品的第一次私有化要约是因为其股价被严重低估,这有利于其未来的业务发展。话说回来,2016年第一次私有化要约的诚意似乎还不够。每股7美元的回购价格也明显低于其当时22美元的上市发行价,这也导致了大量小股东维权,甚至向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进行了投诉。
在一片质疑声中,聚美优品于2017年11月宣布撤回私有化计划。然而,时过境迁。两年后再次提出私有化要约时,给出了20美元/ADS的价格。虽然乍一看这个价格接近上市时的发行价,但实际上,在私有化要约推出之前,聚美优品就按照10股加1股的惯例,将1ADS改为代表10股。也就是说,这次私有化的价格,如果在合资前计算,也只有每股2美元。
按照正常情况,之前7美元的价格是小股东无法接受的,2美元显然是无望的。但实际上,这个私有化要约效率极高,聚美优品只用了三个月就完成了流程。局面之所以变化如此之大,外界认为,一方面,聚美优品有两年时间不断洗盘子,反对的小股东会陆续出局;另一方面,其目前的状况并不理想,中小投资者的心态变成了割肉止损,这也使得20美元/ADS的收购价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高出15%。
因此,业内有观点认为,无奈是聚美优品私有化的真实写照。作为开创“化妆品团购”模式的国内知名美妆电商,聚美优品准确找到了当时“女性”、“团购”、“电商”三个关键点。成立仅三年,就实现销售额突破60亿元,一度稳坐国内美妆电商头把交椅。股价最高时为39.45美元,市值甚至达到57.8亿美元。
但是,聚美优品的高光时刻就像龙卷风,来的快去的也快。在一场造假风波曝光了聚美优品的“画皮”后,陈欧慷慨激昂地用数百万美元押注聚美优品,最终被曾经宣称合作伙伴的娇兰和兰蔻否认。所以外界认为,或许聚美优品更糟糕的处境在于陈欧的“网络名人”思维,他还是想通过频繁“刷脸”来获取流量,而不是进一步修炼内功。
所以经过这样的滑坡,聚美优品的市值只有2.27亿美元,甚至不到峰值的5%。因此,为了扭转局面,聚美优品此前选择了跨界转型,投资了母婴电商平台宝宝树,在智能家居领域做空气体净化器,还成立了影视公司聚美影视拍摄电视剧。但是你也看到了,这些业务几乎都没有达到之前的高度。
幸运的是,陈欧借此机会分享了充电宝。2017年,聚美优品斥资3亿元收购共享充电宝街电约82%的股份。此举在当时并不被市场看好,甚至引来王思聪的嘲讽。但谁也没想到的是,两年多过去了,在摩拜单车把自己卖给美团,ofo变身老赖之后,共享充电宝风生水起。根据聚美优品发布的2018年财报,其21%的收入来自街电贡献的“市场服务”业务。
因此,外界有猜测,或许在垂直电商领域无立足之地后,聚美优品可能会成为目前火热的共享充电宝领域的一份子。艾媒咨询去年发布的《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显示,街电的市场份额几乎占到国内行业的半壁江山。
既然美妆电商或者跨境电商在淘宝、网易考拉、唯品会的挤压下已经成为过去,那么共享充电宝正在腾飞。因此,聚美优品私有化后,或许陈欧并没有将街电业务重新列为核心资产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