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两个时间,血液易“缺水”,此时饮水,有助预防血管疾病

每天的两个时间,血液易“缺水”,此时饮水,有助预防血管疾病,第1张

导语:如果血液“缺水”,可能是粘稠的。如果血液过于粘稠,血液循环就会变慢,身体组织不能及时得到氧气和营养。血液中的红细胞可能会聚集,此时会形成血栓,从而导致心血管疾病。那么在一天中,血液什么时候容易“缺水”?如果能分两个时间段喝水,可能会降低血管疾病的风险。

人体内的血液始终处于流动状态,为的是给身体其他器官供应营养和氧气,从而保证身体的正常运转。但是当血液黏稠时,血液流动就会受阻,从而导致一些血管疾病。血栓形成是典型的疾病之一。在白天,有一段时间我们的血液更加粘稠。希望你能及时补水。

血液在什么时候容易「缺水」?

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有自己独特的规律,血液也是如此。一般来说,人从睡眠中醒来后2小时,也就是早上7-9点左右,血液粘稠。因为刚睡醒时大脑皮层不处于兴奋状态,血流速度慢,血液粘稠。

喝水2小时有助于预防血管疾病。

第一次:上午之后。

晨起后血液粘稠,这段时间加水稀释血液有帮助。人体进入睡眠后,人体处于静止状态,但人体内的血液可能会被逐渐消耗。据调查,人体在睡眠时,身体会消耗约450ml的水,消耗的方式有呼吸、汗液和尿液。

所以早晨过后,身体非常缺水,血液粘稠。如果能及时喝一杯温水,有助于稀释血管中的血液,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

第二次:晚上睡觉前。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睡觉后体内水分会流失,那么睡醒后可以补充。那么睡前喝水可以吗?

回答:当然。

血液黏稠度其实在晚上就开始增加,但此时人体处于睡眠状态,不能及时补水,所以需要睡醒后补水。但是睡前补充水分也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患有三高疾病的人。

如果能在睡前喝水,不仅可以避免早上起床后血液过于粘稠,还可以保持入睡后呼吸道的湿润,提高我们的睡眠质量。但是,我们需要提醒你,睡前需要喝200毫升的水。因为如果喝太多水,晚上可能会夜尿过多,影响睡眠质量。

日常喝水需要注意什么?

1)每天喝大量的水

对于有心血管问题的人来说,喝水可以帮助稀释血液,进而保护我们的血管,所以每天的饮水量要达到一定的要求。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每天8杯水,也就是每天喝2000毫升的水,就可以保证身体的正常运转。

2)水的类型是开水。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他们可能更喜欢茶,有些人更喜欢浓茶。但茶饮料中含有较多的茶碱,可能对健康有不良影响。我建议,如果你想通过喝水来保护我们的血管,那就喝白开水吧,白开水温热更好,更有利于血液稀释。

3)喝水的时候,不要太着急。

生活中,可能会有很多人在喝水的时候很焦虑,一杯水可能一口就喝完了。但是太着急喝水不利于身体吸收,可能很快就会转化为尿液排出体外,不一定能起到帮助稀释血液的作用。喝一口的同时,身体可以更好的吸收水分,也不会给心脏带来太大的负担。

提醒!血粘的人要远离高脂高糖饮食。

这类食物的摄入可能会使血液更加粘稠,进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如果发现自己的血液粘稠严重,建议及时去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以免引发更严重的血管疾病。

结论:现在人们的饮食习惯已经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可能会保持不良的饮食习惯。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有粘血的问题。一天当中,早上起床的时候人的血液是最粘稠的。因此,睡前和早上起床后,及时补充水分有助于稀释血液,降低血管疾病的风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2429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7
下一篇 2022-07-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