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第十军抗战时与第七十四军齐名,为何却没跻身国军五大主力?

国内快递2022-07-07  27

如果不是1944年那场惨烈的衡阳保卫战,如果不是方先觉不听老蒋“援军周日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及时突围,十军肯定在所谓五大主力之列。其实就抗战时期的战斗力和战绩来说,10军不在74军之下,而且远超5军和18军的抗日业绩。“泰山之军”绝不是白来的。

(李玉堂剧照)

10军的骨干原是黄埔3师。1932年黄埔一期的李玉堂接任师长后,这个师的军事素质明显提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以第3师为骨干组建第8军,李玉堂升任军长。1939年,原梁华生十军冬季攻势不力,被军委下令整编。1940年,第八军与第十军合并整编,组建新的第十军,李玉堂出任新的第十军军长。

当时军队有李玉堂基本队第3师、方显爵预备队第10师和于金源第190师。谁也不曾想到,10师在方先觉的调教下超越3师后,会成为10军的第一。由于第10军整编较晚,加上战场表现尚未引起高层重视,未列入第一批“进攻军”选拔,暂时未能换装苏军机器。所以和74军在地位上是不一样的,这一点要注意。

也就是说,74军作为“进攻军”,由重庆军委直接管辖,不属于任何战区作战序列。没有军委同意,战区无权调用。第10军隶属于第9战区,不属于任何野战军。但由于湖南是抗战相持阶段的主战场,74军也驻扎在湖南和广西,与10军一起,经常由9战区司令长官薛岳指挥,成为湖南乃至江南战场的两大抗日冠军。

事实上,十军在湖南的“出勤率”比七十四军还要高。它参加了第一、第二、第三次长沙会战和1944年的“恒昌会战”,这几乎是每一场战役都不可避免的。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从泉州逃上战场时)74军缺席。此外,在战役中,第74军由第24军编入王,负责从湘西方向清剿衡阳。可惜没有成功,对后来10军的事情负有责任。

(王剧照)

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薛岳为决战而抽调的第10军、第74军,在金井、春花山地区被日军第3、第6精锐师团击溃并伏击。两军也损失惨重,包括第74军司令部被日军骑兵袭击。王才幸免,情况比李玉堂差远了。所以客观来说,10军的整体战斗力真的不在74军之下。

10军的重头戏是1941年底开始的第三次长沙会战。该军由薛跃之担负起保卫“火炉长沙”的任务,希望全军奔赴战场反围剿日军。代理军长李玉堂(因第二次长沙会战失利而受处分)和三个代理师长,率第十军两万余名战士誓死奋战,坚守长沙城72小时以上,使日军第三、第六王牌师团久攻不下,为战役的最后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大概是当时唯一一支能够打败日军两个常设师团的中国军队,也足以证明“泰山军”确实擅长防守长沙。战后,李玉堂被提升为27军副总司令,10师师长方显爵因功被提升为10军代军长。抗战中期后,他从师长直接晋升为军长,这也很少见,只是因为10师确实率先守城了。

当1944年6月恒昌战役打响时,第十军正在长沙以南的衡阳进行弥补。因为在之前的常德战役中部队伤亡惨重,190师几乎只剩下一个团,所以全军只有17000人。由于长沙迅速失陷,日军11军主力很快就到了衡阳城下。于是方先觉率部进行了47天的衡阳保卫战,歼灭日寇数万人,成为歼灭日寇最多的军级部队。这应该是没有争议的。

(李玉堂、方先觉)

1944年8月8日,第十军不得不解除武装停止抵抗时,仍有13000余人,包括伤员在内。后来大部分都逃出了日本人的控制。1944年10月,部队奉命在重庆附近重建,李玉堂任司令员。但是第十军很难恢复之前的战斗力。首先,全军放下武器投降,已经损害了部队的荣誉。这支抗日皇军的“军魂”没了。其次,部队基层军官和战斗骨干在衡阳死伤。衡阳保卫战的惨烈程度,远非言语所能形容。

最后,老蒋考虑再三,没有让方显爵回到第十军,而是被调到青年军的师长。因此,第十军的军事首长和指挥系统也被摧毁。虽然部队重建了,虽然军队番号还在,但是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强了。要知道,所谓“五大主力”是1946年蒋军队整编后出来的,即整个第74师、整个第5师(第5军也加入了整编)、整个第11师(第18军)、新1军和新6军。这个时候10军已经成了三流军队,肯定不是二流。

第十军整编后,其番号为“整编第三师”,由顾的侄子、黄埔大四学生赵锡田为中将(时年仅38岁)。1946年9月的定陶战役,整个第3师在不到24小时内被晋冀鲁豫野战军全歼,足以说明其战斗力下降的严重程度。也说明被列入五大主力真的不够。如果换成衡阳的第十军,刘邓部队就不会这么容易取得胜利。碗还是那个碗,汤还是汤,但是药已经换了。

如果这些事情没有发生,10军或者3师可以跻身“五大主力”之列,哪个军会被挤下去?很难说,个人认为会是新六军,因为组建历史太短。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2414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