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香起源于佛教,有三种说法:
第一,香是佛的使者。《圣愚之道》载:当年佛祖住,一位傅长老建檀香堂,持香炉邀佛到,香烟飘过佛头,形成“香云盖”。等你烧了佛香就知道了。这香是佛的使者。也就是佛说的“香如须弥,美如车轮”。还有一种说法是香是因缘,形成香社和香客。
二、戒智除香。戒、定、智、解脱、解脱、识,这五德成功成佛。华严经:“释解脱香,明云遮法界,供养十无量佛,识见识识证寂”。是上香拜佛的象征意义。
第三,香促解脱。中国香火始于晋代的道安大师。这是达摩会议上的一个仪式。焚香,熏香,焚香,请大师传法。后来“走香”就成了法师和快手的“走香”或者说走香市场。南北朝时有走香庙会,张继《带令狐尚书到东都住下》诗说,“走香暂上天桥,游常经禁庙”。白居易:“香客如夏僧”。
古代是在亡国纪念日上香,然后传入民间超度死者,祭天祈福,拜佛,祭神祭祖等等。
现在拜佛烧香一般点三支香,粗细由人定。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中指捏住香尾,放在胸前,抬高至眉毛水平,使香头平贴佛像。连续拜三次,左手插入香炉,先插入中央的,说“供养十方三代三宝”;然后插第二个甜嘴读:支持过了岁月的父母老师”;然后插入左边第三个甜口,念道:“供养十法界一切众生及我不义之债罪”。
还有一种念法,先把第一香插在右边:“誓断万恶”;如果插在左边,读作:“发誓做好每一件事”;说:“向一切众生起誓”。最后我默念:“愿此香云到三宝寺,(或此香云到佛家)求大慈大悲,普度众生。”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