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就是马路吗

公路就是马路吗,第1张

1.早在18世纪末,英国的工业革命就带动了整个英国运输业的蓬勃发展。而当时城乡广泛使用的黄土小道,远远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

一位名叫马昌丹的英国设计师设计了一条便于排水的碎石路。此路路面为碎石路面,地质坚硬平坦,中间高两边低,适合机动车通行。

所以这条路在当时迅速普及。马昌丹死后,人们为了方便和纪念他,把他的姓加在路的前面。到19世纪初,这种铺路方法传入中国后,其名称演变为“路”,并一直流传下来。

第二,顾名思义,路就是马走的路。古代没有汽车,只有马车,马车路自然就叫马路

第三,西方记者:“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为什么叫‘路’?”周总理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道路。”

记者的本意是把中国人比作牛马,走和牲畜一样的路。如果真的从“路”这个名字的来源来回答他,即使是正确的,也是没有意义的。周总理将“道路”的“马”解读为马克思主义,大概是这位记者始料未及的。

4.一次,周恩来采访的一位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他听后没有急着用带刺的话反驳,而是幽默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道路,简称道路。”

这位美国记者仍然不死心,继续提出一个难题:“总理女士,在我们美国,人们走路都是昂着头的,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走路都是低着头的?这怎么解释?”周总理笑着说,“这并不奇怪。问题很简单。你们美国人在走下坡路,所以当然要昂着头走,而我们中国人在走上坡,所以当然要低着头走。”

记者又问,“中国现在有4亿人口。需要修几个厕所?”这完全是胡说八道。但在这样的外交场合,不便拒绝。周总理轻轻一笑,答道:“二!一个男厕所和一个女厕所。”

上世纪五、五十年代,周总理曾接受一位美国记者的采访。采访中,记者无意中在总理的办公桌上看到了一支美国派克钢笔。

记者以讽刺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还在用我们美国制造的钢笔?”周总理听后幽默地说:“说起这支笔,一言难尽。这是一个韩国朋友的反美奖杯,是作为礼物送给我的。

如果我没有功德,我会拒绝。朝鲜的朋友说,留个纪念吧。我觉得很有意义,就把这支笔从你们国家留下了。”美国记者听了之后,哑口无言。

六、古指为马之路。《左传·召公二十年》:“楚世子在路上申请与公相见,所以随后。”这条路和今天的路不一样。

七。老舍《龙须沟》第三幕:“龙须沟新沟建成,路修好了。”赵树理松开的手:“他不在县城半年了,县城变化很大——街道拓宽了,道路擦亮了。”

八、“路”先铺上碎石,路中央略高且平整,有利于雨水流向路边,不影响交通。后来,人们在上面铺上沥青,称之为“柏油路”。但大多数人还是习惯称之为“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2212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6
下一篇 2022-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