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脱口秀喜剧也跨界

音乐脱口秀喜剧也跨界,第1张

和你一起脱口秀的第二年。

胡兰可能是少数敢于在全国观众面前吐槽自己公司的员工——在昨天播出的《脱口秀跨年2021》中,他提到了2020年“脱口秀反跨年”的“著名一幕”。

去年的脱口秀《反跨年》确实促成了一场令人印象深刻的跨年仪式:2020年的恶念被写在红鸡蛋里,然后被推土机碾压。这种另类又“荒诞”的仪式,可能只会出现在脱口秀的舞台上。

脱口秀反年夜饭的“全现场”

脱口秀形式的除夕夜,意味着很多非常规的事情发生。今年也是如此。虽然离大年三十还有六天,但“我们必须拥有别人拥有的”,比如带有仪式感的“倒计时”,在笑声中告别一年烦恼的美好愿景。

当晚,“脱口秀跨年直播天花板”登上微博热搜,、吉娜、等嘉宾的段子也在各圈广为流传。节目最后,何和《脱口秀大会》第四季新晋人气CP徐志胜扮演了从天而降的“门神”角色,甚至带动了观众的“周边购买欲”——“你考虑他们的门神贴吗?”

这是脱口秀第二年参与“年夜饭”节点。脱口秀的综艺内容布局也沿着垂直综艺和喜剧语言轨道的思路继续向外延伸。在探索新形式的过程中,与脱口秀行业的联系更加紧密。而综艺内容面临的“创新难”等问题,或许可以在赛道逻辑的布局上得到解决。

脱口秀穿越2021《脱口秀跨年2021》又来了。

翻开今年《脱口秀跨年2021》的嘉宾名单,已经可以知道2021的诸多“关键词”:射击运动员、东京奥运会首金的“百米飞人”苏、电竞圈“毒奶”著名解说员关、中国首位航天员潘占春、国家反诈中心APP推广大使陈警官、今年贡献热播剧的、等。

这些嘉宾来自各个兴趣圈,包括娱乐圈、体育圈、电竞圈。在脱口秀的舞台上,他们通过分享自己一年的经历和感悟来完成对2021的总结。这也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在脱口秀《除夕2021》的舞台上找到自己的兴趣。

这些名字的背后,是2021年的很多大事件。

“迟到”的东京奥运会在今年掀起全民狂欢,微博热搜一度被体育健儿席卷。热爱美甲的普通女孩,赶不上音乐的苏,将观众带回到那个炎热的夏天。

同样引发社交媒体狂热的还有大型电子竞技赛事。来自英雄联盟中国大陆赛区的EDG队赢得了全球总决赛。反向预测大师关说:“决赛前三天我就说‘EDG赢不了’。”

航天领域的成就也值得关注。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今年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广福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并于11月8日圆满完成出舱任务。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批十四名航天员之一,潘占春通过分享航天员的日常训练内容,让更多人了解了航天员的生活。

此外,更多新兴的热点话题也出现在脱口秀《除夕2021》的舞台上。

胡兰分享了自己的理财经历,引出了今年备受关注的理财话题。作为政府新媒体宣传的正确示范,国家反诈骗中心APP今年一直称霸所有应用商城榜首。陈警官作为反诈骗app的“代言人”亮相。第一句话就是“你下载了国家反诈骗中心APP了吗?”

脱口秀和跨年之所以能结合,就是“解构”的艺术。在脱口秀独特的语境下,所有看似沉重的话题都以喜剧的形式呈现。周其默在段落中提到了疫情对普通人的影响。一个人在北京过年,去任何地方做核酸的经历,都能让人会心一笑,同时引起更多人的共鸣。

除夕夜有脱口秀,对于观众来说,可能会感受到一种叫做“欢乐”的力量。就像周其默说的“这一年再难,也别忘了笑。”

与脱口秀一起成长的这一年,是脱口秀不断收获的一年。

上半年结束的《吐槽大会》第五季对赛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延续了四季的“单位制”模式转变为“团”模式,还新增了飞客刀补、1V1V1battle等新赛制。通过许知远、易立静、贝壳等不同领域的嘉宾,将更多的圈子文化带入大众视野。

下半年刚刚结束的《脱口秀大会》第四季,在脱口秀本身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突破。在段子输出上,融入了更贴近普通人视角的生活场景,曼彩、音乐脱口秀、单口相声等新鲜的脱口秀形式正逐渐被大众认可。

这体现了腾讯视频在脱口秀行业持续布局数年,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候:这个行业的“空白”正在被填补,围绕上中下游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产品阵容。

《吐槽大会》的改版指向了更多的破碎场景和更广泛的受众;持续了四季仍有生命力的《脱口秀大会》,以更专业的输出形式继续为行业提供新鲜血液;在第二年,脱口秀新年夜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在特殊节点上情绪爆发的出口。

积累了固定的核心受众后,更多的围绕脱口秀本身的内容也存在空。除了衍生节目《脱口秀》、《吐槽吐槽大会》,还有围绕脱口秀演员本身的访谈节目《某某和我》,以及筹备中的脱口秀扩张计划,等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脱口秀综艺和行业之间已经形成了有效的循环。

首先,综艺和行业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人才循环。

在舞台上,更多的新人有机会被看到。他们有的是线下表演多年的og,有的是一腔热血的新手。一个吸引全民眼球的综艺节目,成了他们能量的“放大器”。杨孟恩在自己的段子里开玩笑说,这个舞台就像“老百姓版的星光大道”。

在舞台之外,更多热爱脱口秀的人获得了新的机会。孟川曾经是山东济南一家名为“Nile”的脱口秀俱乐部的创始人。在这一季被淘汰后,他成为了小果的首席编剧。同时,他会和其他脱口秀演员一起,帮助二三线城市的脱口秀俱乐部培养演员,运营剧场。

在孟川的脱口秀发布会上

热度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线上,而是蔓延到线下演出。随着移动观影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线下活动逐渐难以满足年轻人的线下娱乐需求。线下脱口秀作为一种新的娱乐形式,正在成为年轻人新的娱乐和社交领域。

从行业角度来看,线下脱口秀的发展不仅为线上演出提供了充足的内容供给,也为脱口秀演员的生活和事业提供了双重保障。

最后,回到脱口秀这种文化形式的发展,脱口秀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迈过了“科普”的门槛,下一步就是“全民普及”,这或许才是从根本上解决行业发展问题的核心。

这种受欢迎不仅在于认知,还在于对待脱口秀的态度。喜剧的“边界”一直是脱口秀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当表演阵地从封闭的线下剧场转移到线上剧场时,“边界”问题被无限放大。李生曾在《脱口秀大会4》中提到,“在现在的网络环境下,能被喜剧逗笑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所以,除了“进攻”,脱口秀的本土化发展还需要找到其他支点,既能有分寸地输出内容,又能与青年文化相融合。基于平台对脱口秀文化的理解,围绕脱口秀诞生的内容矩阵向观众普及了脱口秀的文化内涵。

就像《脱口秀大会》第四季中很多能引起年轻人共鸣的新话题,当更多的社会热点话题出现在《2021跨年夜》脱口秀的舞台上,却又不显得突兀,脱口秀就能承载比预期更多的内容。

综艺节目布局的轨迹逻辑在脱口秀的背后,是在互联网环境下重新崛起的喜剧语言类节目。

相声类,《德云斗笑会》刚刚结束。与第一季相比,第二季调整了赛制,以团战的形式进行相声比赛,“打”与“笑”相结合,再通过贯穿两季的真人秀放大综艺感,从而完成更大范围的相声文化输出。

除了《德都云小舍》,围绕相声的综艺内容也在逐渐丰富。这种传统的喜剧形式正在通过年轻化的节目形式被发掘,并展现出新的活力。

衍生节目《德云社限定业务》、《德云社下班后》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德云社成员的个人特点,满足了核心观众更多的需求,而《番外相声》则为相声爱好者提供了更纯粹的体验。

从以脱口秀、相声为代表的喜剧语言赛道不难看出,沿着重点赛道布局和深化节目矩阵,是腾讯视频在综艺领域遵循的思路。这意味着节目不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串联起来,最终到达整个赛道的上中下游。

在同类赛道中,资源可以实现有效互通。这类资源包括观众的关注度,节目的人气,嘉宾等等。早在《脱口秀大会》第二季中,于谦就以“笑傲群雄”的身份出现在节目中,阎鹤祥也出现在《吐槽大会》第五季中,他和庞博廉表演了一场“脱口秀版封箱”。

这就是赛道逻辑的优势之一:内部沟通更加顺畅,各个品类的资源可以通过相互沟通实现利益最大化,从而为整个喜剧赛道带来比例放大效应。

更重要的是,落到最本质的内容创作,以赛道为逻辑的布局,将有助于发现新的内容“蓝海”,进而完成综艺内容边界的拓展。《吐槽大会》制作人白宏宇曾对毒眼解释说,脱口秀行业的内容布局,本质上是其他垂直品类可能会用到的“产品逻辑”,即布局整个产品线,目的是以不同形式的内容渗透圈子,覆盖更多受众。

在覆盖更多受众的同时,赛道逻辑布局的综艺内容也覆盖了更多受众的生活场景。当脱口秀舞台上的段子开始成为社交场景中的“常见金句”,当线下脱口秀表演成为周末娱乐的选项之一,当“脱口秀跨年”进入第二个年头——

我们“陪伴脱口秀走过四季”,然后在笑声中开始新的一年。

文|张

编辑|张友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1926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6
下一篇 2022-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