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几个大叔抬着爷爷的棺材下葬的时候,走着走着都是汗流浃背,瑟瑟发抖,差点没把爷爷的棺材扔地上。事后大家都说爷爷的身体像一座大山一样沉重,每走一步都是一种煎熬。爷爷去世的时候,体重只有100斤。他为什么把它举得这么重?尸体比没死的时候重吗?我深有体会。几年前,我爷爷下葬的时候,几个150多斤的大叔一路扛着我爷爷的棺材累坏了。他们甚至走得瑟瑟发抖,就好像扛着一座大山。
因为我们的家乡葬在农村,亲人去世后,我们需要把他们的尸体运到自己的地里安葬。相对于火葬来说,一整套的土葬程序特别复杂繁琐。
几年前,我爷爷突发脑溢血。他在医院治疗了半个多月,却因病情严重而去世。因为老人已经老了,后来卧病在床,瘦得只剩皮包骨。他死时,体重只有100磅左右。
爷爷下葬那天,村里的白衣司仪告诉我们,按照当地的丧葬习俗,要求老人的儿子抬着棺材,一路抱着老人的棺材去墓地,这是表现子女的孝心,也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和悼念。
于是几个叔叔,加上家里的几个男性亲戚,一共10个人,抬着爷爷的棺材四处转悠,跟着送葬的队伍来到墓地。
我本以为抬棺材不难,但在去葬礼的路上,这10个人冬天头上都是汗,满脸通红,走路都好像在发抖。一步一步地走是极其困难的。最想不到的是,快到墓地的时候,可能是因为庄稼地里的泥路不好走。其中一个180斤的亲戚脚是歪的,手抖不抬棺材。这些人差点没把爷爷的棺材扔地上!
事后家里有些长辈不高兴了。毕竟人死了,在去参加葬礼的路上发生这样的意外,对死者尤其不尊重。大家纷纷指责这些大叔:平时大家都吃的又肥又壮,体重都在150斤以上。就算是一个膀大腰圆的老人也举不起来。就算棺材最多重100多斤,10个人也不懂。真的太窝囊了!
但是,大叔们很委屈。他们都说:扛爷爷的棺材就像扛一座山,特别重!一路走来每一步都是煎熬,尤其是前后四个赶棺材的人肩膀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如果没有解除过,我真的感受不到这种感觉!
听到叔叔们的话,我不禁疑惑:为什么人死后背起来会觉得那么重?据说人死如灯灭。按理说,人死后,身体的所有功能都会逐渐衰退,体内的器官也会衰竭。按常理来说,应该会变轻。为什么会变重?是大叔们的心理作用还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因?
既然美国著名的“21克”实验证明人死后体重会减轻,为什么还有尸体“死而重”的说法?国外有些神学家认为,人死后,随着意识的逐渐淡化,灵魂会慢慢离开,所以人死前的体重应该比死后有所下降,而这个下降的数值就是灵魂的重量。
对于神学家的这种想法,美国著名科学家邓肯·麦克杜格尔(Duncan McDougall)根据这一假设做了一个大胆的实验。
为了证明假设的真实性,邓肯·麦克杜格尔(Duncan McDougall)专门做了一张床,上面有一个可以灵敏测量人体重的秤。邓肯说,最简单的验证方法是让一个将死的人躺在这张床上,然后一直精确地测量这个人的体重,看这个人在死亡那一刻的体重值有没有变化。
后来,邓肯教授在养老院里找到了6个病重、生命垂危的人,开始对他们进行测量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邓肯教授惊讶地发现,在3小时40分钟的观察测量过程中,第一个病人的体重一直在缓慢下降。当病人咽下最后一口气时,体重秤的指针也迅速下降,体重在这一刻降到了21.26克。
但其余5名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测量数据不准确,尤其是第3名患者在此过程中体重下降了两次。
虽然测量结果不同,但并不影响邓肯教授的决定。通过这个实验,邓肯教授相信了神学家们所说的“人是有灵魂的,灵魂是有重量的”。
这就是著名的“21g”实验。也让很多人认为人死后之所以会消瘦,是因为灵魂离开了身体。
既然实验得出了这个结论,为什么在生活中总听人说这具尸体“死而重”呢?
无论是一些电视剧里的还是现实生活中的,在下葬的过程中,少则十几个人抬棺材,多则几十个。这么多人抬一个死人是不是浪费?
按照农村老一辈的说法,人死后会越来越重。真相是什么?
人死后身体会怎样?人死后,第一个身体变化就是身体的肌肉会慢慢变得僵硬。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尸僵”。所以很多农村的人,只要还有一口气,就会给老人穿上寿衣和鞋子。
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人死后,尸体会变得腐烂发臭,画面让人难以接受。其实尸体腐烂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并不是一边死了另一边马上就腐烂了。
人死后,身体的各种功能会慢慢失去作用。随着死亡时间变长,人体会逐渐发生一些变化。就像上面文章提到的“21g”实验,邓肯教授并没有马上测量病人的体重减轻,而是等了3个多小时才开始变化。
那么,人死后身体会怎么样呢?
1.一个人正常死亡后,几个小时后,人体内各种细菌疯狂生长,在体内形成一股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会从人体的皮肤等地方散发出来,散发出一股恶臭,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尸臭”。这个味道有点像已经烂了很多天的臭鸡蛋。如果不小心沾到衣服上,即使洗干净了,可能还是会有一股恶臭。所以法医尸检都是全副武装的。
2.之后尸体的关节开始变得僵硬,也就是“尸僵”。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医院里经常看到很多老人的家属在去世前都会穿上寿衣的原因。不是他们的孩子不孝顺,而是他们穿的不好,防止身体僵硬。所以,如果家里有即将去世的亲人,建议提前准备好寿衣,在去世前换上,以免事后换得不体面。
3.几个小时后,全身的血液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更低的地方汇聚。如果尸体平躺,那么在靠近地面的区域,肉眼就可以看到一些暗红色或暗紫色的斑点,俗称“尸斑”。火化时,在火化遗体前,消防化学家会仔细反复检查遗体是否真的死亡,而判断的标准之一就是看遗体上是否有尸斑,以免遗体“假死”。
4.随着腐败的进一步发展,尸体内会出现以硫化氢和氨为主要成分的腐臭气体。然后体内的一些元素相互结合,尸体的皮肤会开始出现淡蓝色,产生腐臭之气,尸体开始膨胀。这个时候身体肚子里的气是有害的。火化时,有经验的火化师会用钩子切开尸体的腹部。其实也是为了把体内的气体排出去,防止身体因为火化炉的高温大火而爆炸。
5.如果此时身体没有进一步的处理,或者已经暴露在潮湿或者高温的地方,那么身体就会慢慢膨胀,形成相当恐怖的“巨观”。一般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这种特殊的尸变。如果是罕见的自然原因死亡,也不必恐慌。
6.久而久之,当人体内所有的细菌和微生物已经把一切能分解的都分解了,能分解的都腐烂了,剩下的就是一堆白骨。火葬看不到人体的这种变化。一般白骨在墓葬中比较常见,尸体埋在地下时间越长,土壤中的一些微生物会加速尸体的腐烂和变化。
用一句话总结,人死后,身体会慢慢产生以下变化:狐臭——尸僵——尸斑——巨观——腐烂分解——骨骼石化。
为什么人死了会感觉更重?有什么科学依据?死亡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人怕死,怕死,但也要看淡。
很多人对死亡这个话题比较敏感,觉得不吉利。他们甚至对中国丧葬文化中的一些习俗又敬又畏。事实上,如果你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待每一种丧葬习俗,你会发现它们都可以用科学的理由来解释清楚,它们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神秘。
死尸比死尸重很多吗?为什么抬棺材的时候感觉特别重?
一个原因:火葬可能很少抬尸体,所以一般来说,下葬的时候需要亲属抬棺。亲人去世后,子女们会在棺材里放一些“陪葬品”,比如生前喜欢的一些首饰,用过的一些东西,穿过的一些衣服,为了尊重逝者,祭奠逝者,都会一起放进棺材。
棺材最初是由实木制成的。用更好的木头做的棺材,加上尸体和陪葬品的重量,重量可以超过100-200公斤。靠自己的努力是抬不起来的,需要很多人一起抬,所以会觉得很重。
理由二:不管是土葬还是火葬,并不是人一死就直接在火葬场火化,也不是直接葬在墓地,而是有一个葬礼的过程。比如殡仪馆火化前,会有遗体告别仪式。仪式结束后,司仪和殡仪馆工作人员会将死者遗体推到火化间火化。以前殡仪馆设备很差,都是用手抬。现在,可以直接用轮式运尸车上推尸体了。
埋葬也是如此,尸体从家里一直抬到墓地。在农村,有的家庭甚至可能会走村串巷,路上花的时间自然会更长。这么多人抬这么重的棺材,短时间内还行。时间长了,身体肯定会不堪重负,感觉越来越重。
原因三:为什么死人比活人重?主要是因为身体僵硬,移动过程中重心一直向下,不会配合反应。
比如,人们总说醉酒的人和晕倒的人最难扶,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扶起来。因为当他们躺在地上的时候,人体的重心是向下的,全身都会发软,就像一滩烂泥。你尽力把他们扶起来,他们却下意识地躺在地上。
尸体虽然僵硬,但其实和这个原理差不多。它们的重心在默认位置无法调整,所以感觉特别重,即使是死动物!所以才会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
理由四:根据美国科学家邓肯的实验,人死后的体重其实和生前差别不大,甚至会更轻。
因为人死后身体会有一些变化,上面的文章也给大家讲了一个简单的科普,所以其实尸体体内的水分会随着死亡时间的推移而慢慢蒸发或者脱水,再加上内脏器官的不断腐烂和内部物质的降解,这些物质会变成液体,从尸体的鼻子、嘴巴、肛门流出,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死后需要用棉花塞住肛门”的说法。
所以从科学和医学的角度来看,一具尸体的重量会轻很多。
家属之所以在抬尸体时感觉很重,其实是心理作用的一部分。毕竟人天生怕死,甚至生活中很多人看到一个死人都能晕过去,哪怕这个死人是自己的至亲。
所以身体一抬,头脑就会下意识的胡思乱想,想象。同时也希望抬尸体的工作快点完成,心理难免会焦虑。在焦虑的状态下,我会觉得时间过得好慢,会不断在心理上暗示自己,身体好重,几乎举不起来。
结论。很多人对死亡这个话题很敏感,也觉得很可怕。人会老死是必然的。人生就像一列开往终点站的火车,火车总会到达终点。那一天离我们还很远。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要以平常心对待死亡,死亡中的一些东西要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不要迷信,不要恐惧。
综上所述,人之所以会觉得自己死了的时候身体比没死的时候要重很多,其实归根结底是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感觉更重。如果是机器抬,肯定不会有这种感觉。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