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春联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横联,即贴在门框上的部分,另一部分是直联,即贴在门框上的左右部分。
想要贴一个直达链接,不招人笑话,就得解决两个问题。
一、区分上下链接,左边是顶还是右边是顶。(也就是大家通常说的,先看哪边贴的问题)
要区分上下,首先要根据横联中的字的顺序,也就是横联中的字是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
众所周知,古人对书籍的书写和排版都是从上到下,从右到左。这是因为在造纸术发明之前,古人要先在竹简上写字,然后再放上去。无论是为了方便穿竹简,还是为了方便出错更换,从上到下,从右到左都是最实用的。而且在竹简上写字,右手要写字,左手自然只能握着。古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书写和阅读顺序。
(图为传统春联从右至左)
这种顺序自然延伸到春联上,所以以前的春联都是上右联,下左联,从右到左横联。现在的春联也不完全拘泥于这种形式,还是根据横联的顺序来判断哪边是对联比较好。
(图为春联从左至右)
第二,按照横向对齐,对应上下链接。(就是所谓的先看哪边的问题)
既然已经确定了上联在哪边,那就要把正确的上联放上去。然而,对联是由骈文演变而来,并借鉴了诗歌传统。我们注重的是对仗工整。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确实有点难以分辨。
先说对联的要求。通常每个直连图的最后一个字都有一个平、升、降、入声的韵脚(接近于民族口音的四声法,但有区别)。一般应该是升调和降调,即上联图最后一个字的声调应该落在升调、降调和入声上,而下联图最后一个字的声调应该落在平调上。
听起来有点张口结舌。我给你举个例子。“顺境美景处处好人好事,新社会新气象天天写新歌新曲”。这副春联的对联中最后一个“物”字是四声,即四声。最后一个字“宋”是音,也就是平声。一般来说,如果最后一个字是三个或四个声调(发音),就是上半部分;如果最后一个字是一两个音(平),就是下半部分。
大部分对联可以根据平邑的关系来区分,但也有一些对联没有明确区分,要根据对联内容的先后顺序和气势来确定。但是现在对联多是批量生产,很少有特例。
现在对联的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在这里给大家两个小建议。
1.一定要因地制宜贴对联。每副春联都有不同的含义,不要贴错地方。特别是有些地方还有小对联,贴在猪圈或者车上。别把它们放错了,那是个笑话。
2.选择春联一定要根据门的大小。不要一味的求大。就像人穿衣服一样,合身的才是最好的。
3.如果真的有分不清上下的人,或者懒得分的人,可以从商家那里买一些“有标记”的对联,也就是有下图案区分的对联,直接上门,免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