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修建于什么朝代

故宫修建于什么朝代,第1张

北京故宫博物院建于1406年,由明朝皇帝朱迪建造,并于1420年,明朝永乐十八年完工。北京的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两代的24位皇帝在这里处理政务和日常生活。

北京最初是朱迪王子的封地。京南之战后,永乐元年(1403年),朱迪改北平为北京,并定都北京。与此同时,人们开始搬迁,以丰富北京。被迫迁入北京的人包括来自全国各地的难民、江南的富人和山西的商人。永乐四年(1406年),明太祖成祖颁布诏书,在南京故宫的基础上修建北京故宫。

楚帝先派人员到全国各地开采有价值的木材和石头,然后运到北京。仅筹备工作就持续了11年。大多数珍贵的楠木生长在山里。人们冒险进山拾柴,许多人因此丧命。后人留下“山中一千,山外五百”来形容采集木材的生活成本。开采用于建造宫殿的石头同样困难。现在保和殿后面最大的单笔石是在北京西南的房山开采的。史书记载了运送时的情景:数万名劳工在道路两旁每隔一里挖一口井。严冬的时候温度足够低,他们就从井里抽水,倒进冰槽里。过了28天才送到宫里。另外,砖,也就是皇家建筑用的方砖,会在苏州烧制,进贡砖会在山东临清运到北京。

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召集大臣们正式商议迁都北京之事。对于提出异议的朝臣,明成祖一一予以革职或严惩。从此没有人敢反对迁都。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故宫建成。北京故宫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规模比南京故宫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1478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6
下一篇 2022-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