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千万在中国算什么水平

手机搜不到wifi2022-07-06  12

年净收入一百万,这对真正的富人来说是毛毛的雨水,但对99%的人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一般在500强企业的总监级别以上。比如一个一流的外企,一个普通的985硕士,要升四级。四级是什么意思?职场中90%的人,一生都能晋升一级。有人举个别金融投行公司为例。要知道,这些公司每年都要在全国招几十个人。还有人说微软谷歌。首先,微软等公司的核心部门要求极高,想招最聪明的人。记得当时学院几百人,最后连刷都只有一两个人。我们学院是面向全省几百名考生的高考。其次,微软的待遇和bat是一个级别的。不是靠收入来吸引人才的。想要年薪百万,最多也得两三级。很多人跳槽都活不下去。

一般百度现在的硕士在t4左右,年薪百万的t9,t12的500万。华为现在13级,年薪百万。一般需要18级和19级的部分员工。阿里腾讯也可以做同样的参考。几乎一流企业的一般现任硕士都需要升五级才能年薪百万。90%以上的百度人都上不了t6。上一次华为(百度)尴尬,刘超是t11,税后年薪100多万。当然就算算上股票分红也可以更多,他老板总能拿到500万。华为95%的员工都要在16级待七年。17级几乎是普通员工的极限了。这样的人已经有资格做新员工的讲师,18级有资格做部门经理,几乎都是2000年左右加入华为的骨干,19级有资格做子产品线的总裁。平时是看不完的,但是普通员工在年会上都能看到。海外市场人员普遍比RD高,但也很辛苦。

了解到身边的事情,上海某地区局某副局长(副处级)跳槽到北京某金融企业,给他开了80万年薪,结婚有了孩子开始离职。上海某区宣传部部长(副厅级)辞职去了一家年薪百万的金融企业,上级多次挽留,无果而终。山东三位副市长跳槽到保险公司年薪百万,央视副台长王小慧跳槽到爱奇艺担任首席内容官,年薪也达到这个数字。换句话说,职场百万年薪的难度不亚于做一个处级以上的公务员。有人说开个公司,开个淘宝店,开个酒店,年收入百万很容易,其实没那么容易。许多人经常混淆营业额和利润。王思聪投资的概念餐饮,是香港餐饮业的新贵,控制着23家大型餐厅,20多个品牌,是铜锣湾餐饮业的新肩膀。根据披露的财报,年营业额6亿,净利润1600万。老板持股30%,差不多是老板一年500万的利润。2016年中报,利润刚刚超过100万。也就是说老板年收入100万还没到。韩电商,垂直电商大V,基本排在行业前10。上市财报显示,2015年营业额12亿,净利润3000多万,老板持股20%,年净收入600万。拉手的净收入在一百万左右。而且2014年,如果财报亏损,2015年刚盈利,恨不得把钱上市。网络主播收入确实很高,月收入超过10万已经很少了,300万是这个行业的顶尖,然后最高的就是个人现象级,或者说是媒体按照所谓的冲值来估算的,很多冲值都是平台刷的。

一些媒体对网络名人中网店收入的报道,让很多人误以为刷脸就能赚上亿。例如,最近,媒体披露王思聪的女朋友一年从网店赚了1.5亿美元,外媒披露网络名人张大奕一年赚了3亿美元。不清楚他们收了多少钱,但可以看到他们后台操作人员的财务报告。新三板公司,如韩电商,经营、大金等网络名人的淘宝店铺,为其提供一整套服装供应链服务和网店运营。财报显示,2016年预计年收入1.5亿以上,但年利润亏损几百万。需要600多个专业团队才能产生超过1亿的收入。你以为一个连三线明星粉丝数都达不到的网络名人pose,年入一亿?范冰冰该开淘宝店了。认为可以随便开个网店,开个餐厅年收入百万的,可以参考一下这个行业龙头企业负责人的年收入。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可以查一下,大股东一般都是几十万。少拿的主要目的是让财报利润更好看,提振股价。国内很多上市公司的财报都粉饰过了,但实际情况还是差强人意。我个人认为很多互联网公司的估值都是虚高的。美图号称月活用户上亿,财务披露显示亏损多亿。95%的营收其实都是卖手机,每年几十万部手机的销量其实花了50亿美元的市值。上市公司还得靠业绩,猎豹移动用户已经超过美图,已经盈利了,市值不到20亿。滴滴350亿美元的估值是基于1400万的日订单(补贴烧掉的需求)。涨价30%后,日订单立马缩水300万倍。媒体爆料称,斯坦福教授最近认为优步的估值被高估了2倍以上。国内30%的创业板公司,一年的利润买不到上海内环的房子,套现几个点就能买几套。一直纠结于年收入这个概念,但是没有技巧。赚钱的关键是资本证券化和杠杆。可以靠蛮力硬挣。还不如做个讲故事的。中国名人榜前100名文体明星平均年收入3000多万,而2000多家上市公司老板,至少有30%的人挣不到这个数字。但是很奇怪,这些老板都是身价很多几十亿,就是一些st亏损股,很多中产已经知道杠杆原理,楼市股市就是这样被疯狂拉起来,让努力的人接手。

我之所以觉得年薪百万很容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新闻的快速传播让世界变小,对个别成功人士的密集报道让人误以为是大概率事件。

根据胡润研究院的数据,中国拥有千万以上资产的人数在100万以上,占总人口的千分之一。一线城市的比例为1%。平均年龄39岁。

一线城市中心的房子已经很豪华了,有的整个小区都过千万。如果你在市中心逛一逛,你会有一种错觉,上海一半的人都有千万资产。即便如此,上海和北京拥有千万资产的人的比例也不到百分之一。

因为看起来房子很多,其实空户,外地户,其他都是多套房子,都在一个人名下。比如金钟的老板汤臣有3套房,快鹿老板的市区别墅有4套,沃尔夫教授每个女士有2、3套。在上海静安区拥有10套以上住房的人不在少数。

媒体报道的一些创业精英其实背景很强。

媒体在报道青年才俊时,总是喜欢刻意回避家庭背景等客观因素,或者在有限的范围内讨论。说白了,鸡汤不好喝,好像没那么高大上。

比如现在风头正劲的陈欧的父亲是副市长,美图王兴的父亲是一家集团公司的老板,大易ceo的父亲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板,莉莉斯科技王信文的父亲是当地成功的企业家,美图秀秀的ceo家里有工厂,今天的百科ceo的父亲也是一家电子厂的老板。

充足的试错成本和启动资金是企业成功的保证。富二代创业是一场游戏,不断给人输血。但是,普通家庭的人都拼命创业。

没有生意是富有的。打工一个月赚10万太难太辛苦了。扣税多,撑不了几年。其次,真正有钱的人,不一定一个月赚十万,甚至每年都亏钱。

创业不围绕互联网和技术,成功概率降低90%。可以看看80后的胡润富豪榜。几乎都是互联网和it行业。

提高成功概率,主要方向是电商,导购,网赚,互联网金融,游戏,黑科技,黑色产业链,比如刷流量,或者涉及色情,毒品,赌博等灰色产业链。

胡润80后榜单列出了20多位亿万富翁,其中9位是游戏行业的成功企业家,包括陈瑞勇、王延志、林奇、应、王跃、朱、王坚和。杨胜辉,仍然失踪的游戏亿万富翁,是莫林的陈墨,陈向宇,一个有趣的游戏,飞鱼科技等。,几乎占80后亿万富豪榜的一半。

当然,也有一批灰色公司涉足黑色产业链,比如胡小卫(三十多岁身价几十亿)、e人宝、金钟、北大学生王波,他们发了财,直播快,运营传奇游戏。除了最后一个被媒体曝光参与赌博和分销的,都被抓了,现在卖进上市公司做后盾。指控是色情,侵犯版权和金融犯罪。

其他人饿了吗?滴滴、心有、美图、光启的创始人都是被市场推高的,公司都是巨亏,或者盈利能力弱。

换句话说,如果你从事的是正经生意,想稳定年薪几百万甚至更多,而且方向不是游戏、互联网等。,成功的概率极低。80年代到90年代初,全国有3亿人,创业的方向应该分布在各个行业。为什么最后只有这几个行业有相对密集的成功?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从事房地产等其他行业的都被消灭了。

在月入10万的帖子中提到,日入8万是广告联盟强制安装cpa广告,这是360等大公司经常做的。行话叫流量劫持,盈利有两个难点。1自己能做这个技术的公司不多,一天能刷10万注册会计师的公司已经很厉害了,还要承担法律风险和运营成本。但是当广告商是傻瓜的时候,

一般广告主每周或每月结算,观察用户留存的数据来评估渠道质量。被劫持的用户本身就是假的。如果你刷10万,广告主结算2万会更便宜。

劫持安卓流量的公司也很多,困难也很多,因为安卓广告主要求真实用户,这一行能做到顶级的年盈利几百万,可能一个都没有。

真正有稳定盈利模式的是ios端刷榜,允许假用户。说白了就是靠真人刷广告增加下载量,然后提高软件排名获取真实用户。顶尖的公司一年能赚5000多万,当然竞争也很激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133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