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1年,李鸿章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1896年,清政府受俄国皇帝邀请出席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这次俄国沙皇点名李鸿章。就这样,李鸿章借机参加了俄国沙皇的加冕典礼,顺便访问了欧美国家。他从上海出发,先去了俄罗斯。访俄后,他去了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等国,最后去了美国、加拿大,最后去了日本,然后回到天津。

事实上,由于李鸿章之前代表清政府主管外交工作,他也是带着反省的精神去欧美的。一方面,他不再单纯用“以洋制洋”的观点来看待欧美国家。尤其是甲午战争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让他对清政府的政策主张有了更多的思考。另一方面,在当时的众多官员中,他是一个能够理性分析形势的人。对于那些欺凌中国的列强,李鸿章不仅是排斥和痛恨,更希望向西方学习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经验。

事实上,四年后庚子之变,说明李鸿章出访欧美的目标并未实现。说到底,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

急于汲取经验、拯救中国的李鸿章,已经无力撼动身后的清政府。我们知道,在清末,清政府封建统治的弊端显露无疑。虽然李鸿章想通过这次外交活动向西方国家学习,但他只是这次外交的参与者,或者说是执行者。他需要贯彻清政府的理念和意志。当时代表的是清政府的外交和出访。即使李鸿章想到了改革地方政府,但清政府的腐败是核心,不是他一个人能够改变的。

此外,李鸿章作为亲身经历了各种丧权辱国条约签订的执行人,在当时朝廷的影响力已经有所下降。虽然他只是一个遗嘱执行人,但这些条款的签署会直接归咎于他的无能,所以他在当时清政府的影响力已经减弱。所以,即使李鸿章当时对这些出访欧美国家有各种各样的想法,但由于当时国内政治的影响和各种势力的制衡,他也无力挽救这个岌岌可危的朝廷。

西方列强已经看到了一个弱小的中国,弱肉强食没有理由退让。李鸿章出访欧美国家,是想输出中国“和为贵”的思想,希望与西方国家平等交流。他意识到当时的中国非常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所以在这次访问中,他不仅向西方学习,而且试图从国际规则中为中国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正如他在法国总统递交的国书中所写的:

但是,别忘了那句话,弱国无外交。西方列强重视中国的利益,看到了中国国力的下降,没有实力和资本与西方国家对话。所以可以说李鸿章的努力更多的是徒劳的。即使他在外交和沟通上尽了最大努力,也无法阻止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入侵。四年后的庚子革命就是一个证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1245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