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发生时,为什么近的地方没有震感,远的地方却有强烈的震感?事实上,地球并不是唯一会发生地震的星球。比如人类曾经登陆过的月球,也会发生频繁的月球地震。众所周知,地震影响的区域不仅仅是震中,还会辐射到一定范围内的其他地区。那么,为什么不在震中的人会有震感呢?而且,有些远的地方甚至感觉比近的还强?
能量以地震波的形式释放出来。
每一次地震都有它的起始位置,也就是所谓的震源。而我们常说的震中是指震源正上方的地面区域。但是,地震的震级和影响却大相径庭。所以对于那些破坏性特别大的地震,我们通常把震中区震动最强烈的地方称为极震区。
事实上,强震给人类生活带来的问题并不局限于刚发生的时候。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当地的地质稳定性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从科学家现有的研究来看,地震本质上是地壳在极短时间内释放的能量引起的震动。
为什么不在震中的人会有震感?这是因为震中发生地震时,也会产生地震波,并在一定时间内传播到更远的地方。而且地震波的传播方向不是单一的,弹性地震波会从震源辐射出去。s波(横波)、P波(纵波)、L波(面波)都是不同类型的地震波。
从到达震中的速度来看,P波会比S波快。建筑物破坏的罪魁祸首是L波,是P波和S波激发的混合波。因为不同类型的地震波有不同的传播速度,不同的到达时间可以产生一个特殊的序列。相信很多经历过地震的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不同。
地震发生时,震中的人首先感受到的是垂直晃动,因为这是第一个P波到达震中时产生的现象。然后是S波引起的水平晃动,但由于其传播速度一般只有P波的一半左右,所以这两种波并不是地震过程中带来最大破坏的地震波类型。而与S波同时或在其之后到达的L波将保持地面的水平震动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
为什么说远处地震强?
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从地震波传播由近及远,逐渐减弱的两个特征可以得出,一般来说,离震中越近的地区,受这次地震的影响会越大。但是,很多事情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包括地震波的传播。
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折射和反射这两个词。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更生动的例子来说明。比如水波遇到水岸,会被水岸反射,反射回来的水波会和从里面来的水波重叠。
其实地震波传播过程中也会发生折射和反射的现象,只是因为不仅会受到岩石的挤压,剪切地震波也会更加复杂。例如,当一个P波被某个角度的边界阻挡时,就会产生折射P波和反射P波,分别产生折射S波和反射S波。
因为地震波的传播不是单一的直线,就像水中的波纹向四面八方奔涌。所以,在同一次地震中,即使你所在的位置与震中的距离稍长,你所在的位置与其他地区的底层结构也可能存在差异。例如,当建筑物下的土壤较厚时,在地震中更容易遭受巨大破坏。
因为地震波经过这样的位置会被放大,进而增强地震的影响力。为了更清楚地理解这个道理,我们可以将建筑位置设置在沿河冲积河谷的泥沙之上。横波将从刚性较大的深部岩石传播到刚性较小的物质,如冲积物质。
而这些刚性很小的材料却可以将振幅放大4倍以上,这也是为什么在地震发生的同一个地方,建筑物地面下更强的区域受到的破坏力更小。地震震级不大的时候,周边地区的震感不会特别强烈。再加上地质关系的不同,一些距离较近的人没有明显震感。
地震经常发生在地球上,但很少被注意到。
很多不太了解地震,或者没经历过地震的人,会把地震当成洪水猛兽。但实际上,我们生活的地球每年发生的地震超过500万次,即使平均下来,这个数字也多达每天几万次。为什么没有感觉到这些地震?
不可否认,震级大的地震确实会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但由于大部分地震震级小,距离远,全部都只有地震仪记录。你可能不知道,地球上同步运行的各种地震仪分布在世界各个角落,日夜探测地震。
地震有不同的类型,如地震的位置,地震的性质,地震的原因,震源深度,地震的距离,破坏程度,构造地震和震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地震信息的广播一般直接反映地震的震级、震中位置、震源深度、破坏性等重要信息。
科学家对地震的所有研究都是基于对已经发生的地震的监测数据,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地震的成因和地球的内部活动。当然,在彻底了解地震的所有问题之前,我们更需要学习的是地震发生时如何做出应急反应,从而将这类自然灾害对人类可能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更多地了解地震等自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