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志愿者“燃”起来

战“疫”中,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志愿者“燃”起来,第1张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医务人员,也不是警察、居委会干部等公仆。但在上海各个小区的核酸检测点,却随处可见。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志愿者。他们的使命是用爱传播阳光。

上海电信的志愿者们也践行着这一使命,活跃在你我身边。在社区里,他们或变身“大白”,或穿上志愿者的衣服,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他们自愿成为志愿者,为预防和控制疫情做出贡献。

截至3月21日,上海电信已支持164项志愿服务,志愿者325人,272名员工在社区防疫封闭管理期间积极参与当地志愿服务。电信志愿者也成为申城抗击疫情的一张“金名片”。

电信LOGO在,电信志愿者也在。

3月20日,上海气温骤降,普陀区车站新村居民正在接受核酸检测。在现场的志愿服务队伍中,有一抹“电信蓝”——检测点的帐篷,是上海电信特制的印有5G标识的“专属帐篷”。志愿者穿的防护服上也标有醒目的5G标识。居民一眼就能看出上海电信的志愿者来帮忙了。这是西部电信局长征分局组织的志愿服务队。

“我们现在在普陀区车站新村核酸检测点做居民志愿者。我们上午服务过七八十位老人,现在中午人少一点。”视频中,上海电信记者在采访长征党支部书记、西部电信局长征分局局长吴励生时,看到他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和印有“中国电信”字样的口罩,说话略显气喘。从早上7点开始,吴励生和西区分局的7名志愿者来到车站新村开始忙碌。

战“疫”中,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志愿者“燃”起来,第2张

“特级品,我没有手机。怎么才能拿到检测核酸的二维码?”

“别急,把你的身份证给我。好的,阿姨,把这个二维码纸条保存好,扫描给那边的工作人员。”

“谢谢香农!”

在常征分会场的志愿服务现场,一些充满志愿者“小心思”的物件随处可见,比如可以打印二维码的喵喵机器。这是上海市劳动模范、常征分行社区经理冯春生从家里带来的。原本是小孩子用来打印错题的,很多老人用老机器无法显示二维码的问题在志愿服务现场得到了解决;现场还设置了免费宽带体验点,居民可以连接免费WiFi。

战“疫”中,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志愿者“燃”起来,第3张

“疫情发生后,我们一直和居委会保持联系,了解他们在核酸检测中遇到的问题,想办法解决,让居民的核酸检测尽可能顺利。”吴励生说,例如,为了在现场设立免费宽带体验点,一些志愿者提前一天前往现场。

3月中旬,西区电信局发出招募志愿者的号召,大家踊跃报名。截至3月19日,西部电信局已招募志愿者70余人,开展志愿服务约15次。

战“疫”中,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志愿者“燃”起来,第4张

西区电信局党支部、支局积极与所属乡镇沟通,协助街道组织志愿者参与咨询引导、秩序维护、预约挂号、测温扫码、数字化助老等服务。同时,西部电信局“蜜蜂志愿者工作室”发挥品牌效应,建立防疫志愿服务后备队伍,为各分局支援街道、社区防疫提供力量。西部电信局也支持志愿者,建议志愿者服务结束后现场做核酸;天气转凉,现场志愿者收到了地区局送来的暖宝宝;西区分局还会为志愿者准备防疫暖心包,包括口罩、消毒湿纸巾、巧克力士力架等。

战“疫”中,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志愿者“燃”起来,第5张

双语服务,喵喵机器,免费WiFi……...西部电信局的志愿服务有很多亮点。更有特色的是,凡是有西部电信局志愿者的地方,都能看到中国电信和5G的标识。“这是虹桥党支部以前服务自己街道时想到的。志愿者在隔离服背面手写“中国电信”,方便同事和居民识别。志愿服务要暴露身份,所以我们把局的电信标签分发给各分局,紧急做了一批,既提高了辨识度,又打响了电信品牌。”西部电信局党组办公室赵朝军说。

在谯周街道,长宁党支部紧急支援了30顶电信特色检测帐篷,在所有核酸检测点都能看到中国电信的5G标识。

长征分局的志愿服务是西区电信局志愿服务的缩影,西区电信局志愿服务是上海电信的缩影。比如浦东电信局部分员工在隔离期间化身“大白”协助街道防疫工作;有的利用工作技能,热心帮助居民解决网络问题;有的为隔离员工发放生活用品。面对闭环社区、居家管理、全核酸,南区电信局员工也在社区积极行动,积极报名社区志愿者,积极协助完成核酸检测登记、现场秩序维护、居民沟通、快递外卖等工作。

父女,夫妻齐上阵。

即使你身上没有电信标志,你仍然可以看到上海电信员工活跃在社区防疫志愿服务中。甚至,有的员工和家人一起上阵,把小家庭的微薄之力融入到抗疫大潮中。

“3月15日晚,我刚刚完成瑞金二路街道门磁和摄像头安装的志愿者工作。回到家,听说街道、居委会、物业要招志愿者,社区第二天就要关门了。第一次报名,连夜安排帐篷、现场管理、物资准备等事情,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等一切基本安排好了才回家。”中央电信局卢湾商业企业分局客户经理王军,家住徐家汇街。这几天,他一直在小区的核酸检测点忙碌。白天,他穿着防护服在核酸检测现场工作六七个小时。晚上回到家,我继续在志愿服务群里安排第二天的任务,因为很多消息都是晚上公布的。王军每天都要等到“最后一分钟”,确定当天的新闻都处理完了才会休息,基本都是深夜了。

看似核酸检测点只需要居民排队做核酸,背后却需要各种协调沟通。王军主要负责最系统最复杂的协调工作。“永远要绷紧一根弦,哪些楼先做,哪些楼后做。都会在群里及时通知,一个都不能少。如果有居民没有及时看到微信,会安排其他志愿者在家喊话。”告诉上海电信记者王军,通知居民不是最麻烦的事,而是居民不理解自己工作的时候怎么办。“有些居民觉得第一次没做错,不想做第二次。我得做好居民的思想工作,或者请熟悉居民的邻居劝导。总之,应该对社区进行检查。”

战“疫”中,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志愿者“燃”起来,第6张

王军的女儿是一家社区卫生中心的家庭医生,刚刚工作,也是这段抗疫时间最忙的行业之一。但只要女儿回家有空空余时间,王军就带着女儿去核酸检测点做志愿服务。当她学医的女儿为住院医生做核酸检测时,他充当她的助手。“我们父女配合得很好,2个小时完成了500项测试。”王军说。没人的时候,女儿会在核酸检测现场低着头眯一会儿眼。“我也挺心疼的,但这是她作为医护人员,作为社区一员应该做的。”

志愿者的辛勤工作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最让王军感动的是,每次居民做完核酸,不管认识不认识,都会说一句“谢谢”。“前几天下大雨,现场没有雨披。我在居民群里一说,很多居民就从家里送来了一次性雨披,还带来了水果,让我觉得辛苦了也值得。”王军说道。

父女在这里齐上阵,另一边的一对电信夫妇成了小区里的“大白”。家住杨浦的任佳和王佳路分别是上海100号和互联网部的员工。3月19日,他们小区要进行核酸检测。提前一天,任佳和王佳路去居委会申请志愿者。“我们小区有2000人,规模不小。这个时候,我们必须需要更多的人。”王佳路说。

就这样,任佳和王佳路都成了志愿者。“每个团队由扫码员、扫码员助理、贴码员、组长和尾巴等组成。我们被分配到核心区的岗位——码贴,这样才能保证每组20人的混检顺序不出错。”王佳路说,这对夫妇第一次匆忙穿上“大白”衣服,感到非常兴奋和自豪。

战“疫”中,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志愿者“燃”起来,第7张

午饭后,核酸检测开始。看到居民远远地走来,任佳和王佳路赶紧提醒大家拿出手机,亮屏,准备二维码,保持好距离。之前简单训练的每一步都记录在他们的脑海里。随着扫码器的不断显示,第一组20名居民顺利进入检查点,完成了一组20人的混检。

在扫码的同时,夫妻俩还会及时应对一些突发情况。居民来检测,忘记戴口罩的,要协调将新口罩交给居民;有的家长忘记帮孩子注册核酸,还要协调工作人员帮孩子重新申请;当遇到一些视力不好或腿脚不便的居民时,这对夫妇会帮助他们到检测队列,并告诉其他志愿者做好工作。

战“疫”中,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志愿者“燃”起来,第8张

操作越来越熟练,三个半小时后,几乎所有的住院医生都做完了检测。“我们本来打算工作到晚上七八点,没想到这么早就结束了。”王佳路说,这时,他感觉自己的肚子在尖叫,一直拿着扫码器,手和腰都有点酸,口罩上全是水汽。

“虽然只做了半天志愿者,但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医护人员和社区工作者的不易。大家都在努力,希望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王佳路说。

奉献是上海电信志愿者的旗帜。即使没有惊天动地的成就,也能像春风和细雨一样滋润人心。这就是志愿者的力量。

战“疫”中,中国电信上海公司志愿者“燃”起来,第9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60828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7-05
下一篇 2022-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