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体温为什么是37℃左右?
01
人体体温之所以定在37℃,是几百万年进化的结果。
对方是温血动物。当温度为37℃时,人体内各种酶的活性都能达到最佳状态。此时,酶积极参与人体内的各种生化反应,从而保证人体的需要,有助于人体适应自然环境。
人体总是保持恒定的体温——37℃。只要体温变化0.5℃,就会让你难受。
如果你的体温上升或下降1℃,你可能需要尽快去急诊。
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以新陈代谢为基础的,恒定的体温是新陈代谢的基础。
新陈代谢依赖于人体内的一些酶。
就像煮沸的水需要100℃一样,大多数酶需要37℃左右才能工作。
酶需要的温度非常苛刻。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罢工”,身体的新陈代谢会受到阻碍。
其实37℃是一个大概的平均值。
正常人腋窝温度为36~37℃,口腔温度比腋窝温度高0.2 ~0.4℃,直肠温度比口腔温度高0.3~ 0.5℃。
温血动物的体温大多在35℃到40℃之间。
人体的恒温是37℃。为什么恰恰是这个温度?对此,科学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他们的解释只是一些假设。
有科学家认为,37℃是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时的温度。
我们的体温保持在37℃时是完全平衡的。
我们可以计算出人体在正常活动时的产热率,或者环境温度高于27℃时,人体将热量传递给环境的散热率。
这两个速率都随体温而变化,在37℃时大约相等,即身体产热速率等于身体散热速率。
因为这个优势,我们的祖先选择了这个温度。
一些科学家认为,大脑在恒温下工作最好,因为大脑工作良好,温血动物最终被大自然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