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酞普兰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是一种外消旋体。
可选择性抑制5-HT转运体,阻断突触前膜对5-HT的重摄取,延长和增加5-HT的作用,从而产生抗抑郁作用。
西酞普兰是一种处方药,为白色或白色结晶粉末。它是一种新型的SSRIs,其相对选择性是同类药物中最高的。
西酞普兰主要用于抑郁性精神障碍(内源性和非内源性抑郁)、抑郁和焦虑的常规治疗。
适用症状重度抑郁症重度抑郁症主要表现为显著或持续的抑郁或激越(持续时间至少2周),主要包括以下症状:情绪低落、兴趣下降、体重或食欲发生显著变化、失眠或嗜睡、精神运动兴奋或迟缓、过度疲劳、内疚或自卑、思维缓慢或注意力不集中、自杀企图或念头。
广泛性焦虑表现为过度焦虑和烦恼,持续时间至少6个月。
主要有以下几种症状:易怒、疲劳、注意力不集中、兴奋、肌肉紧张、睡眠障碍。
药理作用西酞普兰是一种新型SSRIs,其相对选择性是同类药物中最高的。
体外研究表明,西酞普兰能有效抑制5-HT的再摄取,但对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影响不大,对乙酰胆碱、组胺、γ;-氨基丁酸(GABA)、毒蕈碱、阿片样物质和苯二氮卓受体作用很小或没有作用。
西酞普兰对内源性和非内源性抑郁症患者同样有效,且不影响患者心脏传导系统和血压,不损害认知功能和精神运动,增强乙醇引起的抑郁,对血液、肝脏和肾脏无影响。特别适合长期治疗。
西酞普兰及其去甲基化代谢物以外消旋酸类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药理学研究已经证实西酞普兰的S-对映异构体是外消旋西酞普兰对5-HT再摄取的抑制作用的原因。
艾司西酞普兰及其主要代谢物S-去甲基西酞普兰在体内对5-HT重摄取的抑制作用分别是其反相的167倍和6.6倍。
成人剂量:超过初始剂量20mg,qd,必要时可增加至40mg,qd或60mg,qd。
65岁以下患者减半。
注意:除非药物的益处远远超过理论上可能给胎儿或婴儿带来的风险,否则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不应服用该药。
不良反应西酞普兰耐受性良好。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口干、嗜睡、出汗增多、头痛、睡眠时间短等,通常在治疗的第一至第二周表现明显。随着抑郁症状的改善,不良反应会逐渐消失。
也有副作用的报告,如癫痫发作、激素分泌障碍、躁狂和性功能障碍。
在健康志愿者和患者的前瞻性研究以及40多项研究的回顾性数据中,广泛研究了西酞普兰对心脏传导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西酞普兰的唯一作用是心率减慢(4 ~ 8次/分),这在SSRIs中很常见,说明西酞普兰在长期和短期治疗中对心脏传导和去极化无明显不良影响。
体重增加在抗抑郁治疗中也很常见。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西酞普兰治疗组的体重增加率(3.9%)高于帕罗西汀治疗组( ge7%)低。
另外两项长期治疗研究表明,西酞普兰不会导致体重明显增加。
一次服用西酞普兰超过600 mg会引起更严重的副作用,如意识丧失。
过量药物与酒精或镇静剂混合使用极有可能导致死亡。
因此,高度怀疑有自杀企图的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以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应接受低剂量治疗,并密切监测。
由于老年人对药物的某些副作用特别敏感,容易患心脏病,因此老年患者用药剂量应小,增量要慢;老年患者的起始剂量与健康人相同,均为20mg/天,但最大剂量不得超过40mg/天。
从事高度集中工作的患者服用本品时也应谨慎。
药物相互作用西酞普兰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可产生危险的相互作用,并导致致命的5-HT综合征。因此,严禁西酞普兰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
此外,在应用西酞普兰之前,应停止服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至少两周。
西酞普兰可增加2D6酶代谢的美托洛尔和丙咪嗪活性代谢物的血清浓度。抑制CYP3A4的药物,如红霉素、酮康唑,抑制CYP2C19的药物,如奥美拉唑,可增加西酞普兰的血清浓度。联合用药时应调整剂量。
西酞普兰通过干扰蛋白结合和肾脏排泄等其他机制产生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