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炸馓子配方

正太是什么2023-05-09  16

准备食材面粉、鸡蛋、水、黑芝麻、盐。

1、准备高筋面粉500克。高筋面粉能够让馓子更有劲道;

2、在面粉里打入两个鸡蛋,再加入小半勺盐。鸡蛋在其中的作用是让馓子更加酥脆,是增加口感的小窍门;

3、将面团加水揉搓,一直揉到面团达到三光的程度,即手光、盆光、面光,然后将面团放置在盆中,盖上盖子醒发30分钟;

4、面团醒好后搓成粗细一样的条条,搓得越细越好;

5、将搓好的条条放进油里继续醒发,油一定要全部淹没条条。注意一定要醒发好,不然醒发得不好就容易拉断。夏天一般是放进油里醒发1个小时,冬天的时间要长一点,大概10个夏氏的样子;

6、把手指尽量张最大,然后把醒发好的条条放入手指上围着绕,每次绕25圈。在缠绕的过程中,慢慢将条条拉细,不能太用力了,以免拉断;

7、把手指上的盘条先用两根筷子撑起来,尽可能的拉长些再放到锅里面炸。放入锅里炸的时候一定要把条条拉直,这样炸出来才好看;

8、迅速把两根筷子抽出来,炸到两面成为金**为炸好,在抽出筷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要影响馓子的形状,不然就不好看了;

9、馓子炸好后就捞起来沥油。如果一次吃不完可以放入密封袋保存。

“炸馓子”是回族的一种生活饮食,来源于中国汉族的饮食文化。馓子始于北朝,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古时候称“馓子”叫“环饼”,”寒具”。北宋著名文人陆游专写过一首咏赞馓子的诗:“玉尘出磨飞屋梁,银丝入釜须宽汤,寒酷发剂炊饼裂,新麻压油寒具香”。馓子由于做法讲究,色香味俱佳,颇得历化文人的诗赞。苏东坡题诗:“纤手搓来玉色勺,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数语,勾画出了馓子制作的全过程,说出了馓子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造型。明代药物学家李时珍在_本草纲目谷部四》中对馓子的制作方法做了精群的概括:“寒具,即今馓子也,以糯米粉和面,入沙盐,牵索扭捻成环钏之形,油煎食之”。这就是炸馓子的习俗由来。

制作馓子要用上好的面粉,加少许食盐用水揉成面坯,然后饧面、切条,再搓成条状,环绕排满盆中,上面洒抹一些食用油。待面条在盆中回透,弹拉力恰到好处时,将面条绕在手上,用手来回抻开,撑、绷成粗细均匀一致的馓子条,然后放入油锅,用筷子轻轻翻动,掌握火候煎熬上色,炸成大把或小把金黄焦脆的馓子。

水调面团:特制粉25千克 精细盐500克

炸制油:芝麻油、花生油各75千克。

制作方法

1制水调面团:把盐用水充分溶解后,加入面粉拌和,然后将面团充分捣制,一般不少于20分钟,使面团具有良好的韧性。不调韧性面团制成后把它平摊在操作台上,由边缘逐步向中心划开。用双手把划开的面团粗条在操作台上揉搓成5毫米直径的细长圆条,边揉搓边逐层盘入放有花生油的磁盆内(每层之间必须涂油,防止粘条),条盘放好后必须放置2小时后才可绕条炸制。

馓子系列3

馓子系列3(4张)

2绕条炸制:待盘条回饧后,以右手执条边拉边绕排列左手四指上,绕时左手四指伸直,用大拇指按住条头,绕7~8圈,再以右手伸入条圈中,两手四指并拢抻拉面条,使绕条延伸至原长2倍,再腾出右手用2支筷子叉住左手上的绕条绷紧,然后双手各执1支筷子放入油锅炸制,油温一般在220℃左右。入锅片刻用筷将绕条叠制成扇状,再取下竹筷。也可以使1支筷子翻转180°绕成长卷状。还可以用不同手法制成梳型、花朵型、帚型等。油馓成型后要在油锅内翻动,使色泽均匀一致。待炸至金**出锅沥油。

质量标准

形态:馓条整齐,无明显搭头,无并条。

条泽:金**。

组织:断面有孔,无面块,无杂质。

口味:香味纯正,酥脆爽口。

济南馓子

馓子是我国北方很常见的一种油炸食品,在济南也常遇到,很细很长,焦黄酥脆,格外馋人。济南的馓子俗称“细馓子”,说来颇有历史:“细馓子系钟兴和所创制。钟在历下区钟楼寺街为摊商,制售馓子30余年,技艺精良,有独特风味,甚为消费者所喜爱。”(《中国名吃谱》)如此看来,馓子在济南已有不短的时间。以前,由于生活水平较低,馓子并非是谁想吃就吃得起的,尤其是贫苦人家很少舍得买馓子,所以平常百姓吃馓子会当作一件很大的事。这程式就是要与马蹄烧饼配套夹着吃,或放在甜沫或粥内泡着吃。

阆中馓子

阆中馓子是先用盐水和面,将面和好后,在上面抹一层薄薄的菜油,用湿毛巾搭上,让其自然发酵,夏天发十分钟,冬天发一小时左右。面发好后,将面盘成粗藕节般的大条,再发酵十分钟,又将其盘为小指头粗的小条,用干米粉扑面后,右手握起小条,左手捏小条一端作纺车状运行,将小条绕成更细的面圈,然后将面圈套在两根长筷子样的竹签上,再将面圈拉细、绷直下锅用油炸,炸至面圈变硬之前,翻转竹签将其扭成梳子状,待成金**时,即可起锅备用。兑碗时先将油茶舀入碗中,再加上捏碎的馓子,同时加上切成小块的大头菜、捣碎的花生米、椒盐、葱花、红油等,即可上席供顾客享用。

西宁馓子

馓子,是青海农业区各族人民逢年过节制作的特色食品。其形圈圈相连,外观纤细黄亮,入口浓香酥脆,为面食中的佳品,在宴会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馓子是一种油炸面食。在青海,汉族在腊月底制作,过年时招待客人,在正餐前食用。

馓子是用白面为原料,稍加盐和调料,搓成细条(越细说明手艺越好),一圈圈放入油中炸制而成,酥脆可口。

制作材料

面粉:200克;酵母:1/4茶匙;鸡蛋:1个;黑芝麻:适量

制作步骤

1 和面水的配制过程:

锅里放入适量冷水,放入1/4个洋葱。

放入适量花椒粒,开大火熬煮。

煮到锅里飘出浓浓的花椒香味,水量剩下一半关火。

把熬好的汤汁舀在白色瓷碗内,可以看到汤汁呈淡淡的酱红色,非常漂亮,把汤汁放在一边降至微温,加入1/4茶匙食盐。

加入1/4茶匙酵母。

搅拌均匀,放在一边静置5分钟,至酵母溶于汤汁中形成酵母水。

2 面团的和制方法与饧制:

面粉放在和面盆里,用筷子在面粉中央挖个小洞。

鸡蛋一个磕入面粉中的小洞里。

用筷子把小洞边缘的面粉向里扒拉,使鸡蛋液和面粉充分融合,形成带有大量干粉的鸡蛋面絮。

往剩余的干面粉上分次倒入适量调好的酵母香料水。

3 用筷子把干面粉与酵母水搅拌均匀,形成没有干粉的湿面絮。

用手把所有的面絮揉合在一起,反复揉制。

揉成表面光滑的面团。

盖上一块干净厨用布,放在一边饧制30分钟。

4 面剂子的制作与饧制:

饧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手搓成长条的圆柱形状。

用刀把圆柱形长条面团分割成大小均等的面剂子。

取一个面剂子,用手轻轻压在面剂子的刀切面上,在案板上来回滚东。

使面剂子形成表面光滑的短圆柱形面团。

用刷子蘸取适量食用油,在短圆柱形面团表面均匀的刷一层食用油。

重复以上步骤,把所有的面剂子都搓成短圆柱形面团,并在表面书刷一层食用油,上面盖一层保鲜膜放在一边最少饧制1小时。

5 面条的搓制方法之一(具体做法就是把面团搓成细长条,从中间对折形成并列的两股,再向中间对折,形成并列的四股面条,缠绕在筷子上,入油锅炸制成金**):

取一个饧好的面团,用手轻压在上面来回滚动。

把面团搓长搓成表面光滑的长条形粗面条。

左右手分别握着粗面条的两端,左右手相配合上下抖动,轻轻向外拉抻。

使面条形成长长的细面条。

用手握着细面条的一端,向中间折回,端口处与另一端并齐。

长面条形成一个并列两根的环状面条。

6 左右手分别握着环状面条的两端,上下抖动,轻轻向外拉抻,

环状面条被拉成长长的细面条。

用手握着细面条的一端,向中间折回,端口处与另一端并齐,形成并列的四根环状面条。

左右手分别握着环状面条的两端,上下抖动,轻轻向外拉抻。

环状面条被拉成长长的细面条。

拉长的细面条从一端开始缠绕在筷子上,形成环状面条。

7 面条搓制方法之一炸制过程:

缠绕在筷子上的环状面条。

锅里放入适量食用油,烧至七八成热。

把面条移到油锅边,下端先放入油锅炸制。

等下端面条定型后,把所有面条都放入锅中。

把筷子抽出,炸制整个环状面条。

直到把面条表面金**,控油捞出面条,放在吸油纸上吸取面条表面多余油分。

8 面条的搓制方法之二(具体做法就是把面团搓成细长条,从中间对折形成并列的两股,再向中间对折,形成并列的四股面条,扭成八字形状,入油锅炸制成金**):

准备一小碟黑芝麻或白芝麻,取一个饧好的面团在芝麻里滚动一遍。

使面团各个切面均匀的裹一层黑芝麻。

用手轻压在上面来回滚动。

把面团搓长搓成表面光滑的长条形粗面条,并且左右手分别握着粗面条的两端,左右手相配合上下抖动,轻轻向外拉抻。

使面条形成长长的细面条。

用手握着细面条的一端,向中间折回,端口处与另一端并齐,长面条形成一个并列两根的环状面条。

9 左右手分别握着环状面条的两端,上下抖动,轻轻向外拉抻,环状面条被拉成长长的细面条,并且用手握着细面条的一端,向中间折回,端口处与另一端并齐。

形成并列的四根环状面条,并且左右手分别握着环状面条的两端,上下抖动,轻轻向外拉抻。

环状面条被拉成长长的细面条。

用手握着细面条的一端向中间折回。

同时把折回的面条搭在另一边面条上,使面条两端在同一条水平线上。

用手把面条两端捏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八字形环状面条。

10 面条搓制方法之二油炸过程:

折叠好的八字形环状面条。

锅里放入适量食用油,大火烧至七八成热。

用手提着八字形环状面条的一端,把面条移到油锅边。

放入油锅中进行炸制。

期间用筷子不停给面条翻面。

直到把面条表面炸成金**,控油捞出面条,放在吸油纸上吸取面条表面多余油分。

制作馓子要用上好的面粉,加少许食盐用水揉成面坯,然后饧面、切条,再搓成条状,环绕排满盆中,上面洒抹一些食用油。大约半小时,待面条弹拉力恰到好处时,将面条绕在手上,用手来回抻开,撑、绷成粗细均匀一致的馓子条,然后放入油锅,用筷子轻轻翻动,掌握火候煎熬上色,炸成大把或小把金黄焦脆的馓子。

馓子是很多地方都有的面食,山东、江苏、河南、安徽、四川、青海都有馓子,并不好说这是哪一个地方的特产,就好比你说不出香肠、腊肉、馒头、包子、大饼是哪个地方独有的特产一样。馓子就是小麦面搓成细条缠绕成形下锅油炸的一种油炸面食,很多地方都能吃到这种油炸面食,如果说哪个地方做馓子最有名气最有特色,我可以告诉你,江苏淮安的馓子最有名。

馓子在淮安也被称作茶馓子,当地人以前有喝早茶的习惯,过去生活节奏比现在慢,江苏淮安也算得上是鱼米之乡,不论是城里人还是农村人早晨都会喝早茶,城里人的早茶很悠闲,农村人的早茶就是起个大早下地干活之前简单喝点茶,就着馓子垫肚子,然后去地里干农活,等八九点钟太阳大了再回家做早餐吃。馓子算是小点心也算是快餐,可以干吃馓子喝茶,也可以开水泡馓子就像泡方便面一样。

馓子的做法比较费工夫,下面我来给大家说一下淮安茶馓子是怎么做的。

淮安茶馓子的做法

面粉加盐水再混合均匀,加盐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面的筋度。面团反复揉搓稍微静置一会儿后再次搓揉,擀平用刀子从面皮边缘处开始划开,形成一整根不太规则的面条,之后再把它搓成直径半厘米的面条,尽量不要搓断了,搓出来的面条盘在盆子里,倒入食用油将盘好的面条浸润两个小时。

两个小时之后再将裹满油的面条拉起来缠在手上就像打毛衣缠毛线那样把面条缠绕在两只手上然后拉伸一下插入长筷子再拉伸一下便放入油锅油炸。炸至金黄捞出来控油晾凉就做好了。

馓子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放糖和开水泡着吃,还可以和丝瓜一起烧着吃。

馓子是我国的传统面食,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寒食节吃馓子等面制油炸食品的习俗,流传至今,山西、河南及少数民族均有制作,是我国各族人民非常喜爱的食品。

今天就教大家自己在家炸馓子,又香又酥,特别的好吃,喜欢的朋友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炸馓子

食材:500g普通面粉、10g食盐、2个鸡蛋、220g水、油。做法步骤:

1、面粉放到一个盆子里,加入食盐,敲入鸡蛋,先用筷子搅拌均匀,然后慢慢的加水,边加水边搅拌,搅成面絮之后下手和成面团,面和好之后醒上30分钟。

2、面团醒好之后再揉一下,擀成长方形的面饼,不用太薄,15厘米左右,然后用刀切成条,然后分别搓成长条。

3、准备一个盆子,盆子里倒上一些油,然后把面条旋转着盘起来,和陀螺似的,然后再倒上些油,油要能没过面条,让面条再油里醒上8个小时,能使面团的延展性更好。

4、醒好的面条边抻长边缠到手上,和缠线团一样的,然后套到两根筷子上,把它抻细,锅中倒入宽油,油温五成热下入面条,等面条炸至定型之后再慢慢抽掉筷子,炸至一面金黄之后翻面,经过反复翻面,炸至金黄酥脆即可出锅,这样我们的馓子就做好了。

这样做好的炸馓子非常的酥脆好吃,喜欢的朋友们赶紧试试吧。如果你喜欢小编的文章,记得关注、评论、分享并点赞哦,每天都会更新一些美食和相关资讯分享给大家!

水调面团:特制粉25千克 精细盐500克

炸制油:芝麻油、花生油各75千克。

制作方法

1制水调面团:把盐用水充分溶解后,加入面粉拌和,然后将面团充分捣制,一般不少于20分钟,使面团具有良好的韧性。不调韧性面团制成后把它平摊在操作台上,由边缘逐步向中心划开。用双手把划开的面团粗条在操作台上揉搓成5毫米直径的细长圆条,边揉搓边逐层盘入放有花生油的磁盆内(每层之间必须涂油,防止粘条),条盘放好后必须放置2小时后才可绕条炸制。

2绕条炸制:待盘条回饧后,以右手执条边拉边绕排列左手四指上,绕时左手四指伸直,用大拇指按住条头,绕7~8圈,再以右手伸入条圈中,两手四指并拢抻拉面条,使绕条延伸至原长2倍,再腾出右手用2支筷子叉住左手上的绕条绷紧,然后双手各执1支筷子放入油锅炸制,油温一般在220℃左右。入锅片刻用筷将绕条叠制成扇状,再取下竹筷。也可以使1支筷子翻转180°绕成长卷状。还可以用不同手法制成梳型、花朵型、帚型等。油馓成型后要在油锅内翻动,使色泽均匀一致。待炸至金**出锅沥油。

主料:面条(生)200g

调料:调和油适量

做法步骤:

1剩的鲜面条一份

2热一锅油,油不用太多

3取一根面条缠绕在筷子上

4放入油锅内即可

5第一锅~心里不是很有底,炸的一坨一坨,哈哈

6后来偶觉得往筷子上缠太麻烦,就直接缠手上了~

7这个样子形状不错吧

8炸好的就先放在一边沥油

9成品

以上就是关于老式炸馓子配方全部的内容,包括:老式炸馓子配方、散子的做法、山东馓子的做法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582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