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三传指的是哪三传

entire2023-05-09  30

《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音谷梁)三本典籍的合称。《春秋》经文言简义深,若无注释,则难以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

基本简介

《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所以自汉至今,学者仅仅凭借"三传"研读《春秋》。《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孔子整理的鲁国《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梁传》《左传》,且都是编年体史书。

春秋简介

相传孔子修史把各国史籍汇总,以鲁史为主,兼及周王室及其他诸侯国史,编定了中国第一部编年史《春秋》。《春秋》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经历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等鲁国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其间的历史事件。

梁启超对《左传》的点评

第一,不以一国为中心点,而将当时数个主要的文化国,平均叙述。

第二,其叙述不局限于政治,当涉及全社会之各方面。对于一事典章与大事,固多详叙;而所谓琐语之类,亦采集不遗。故能写出社会之活态,予吾侪以颇明了之印象。

第三,其叙事有系统,有别裁,确成为一种组织的著述。对于重大问题,时复溯源竟委,前后照应,能使读者相悦以解。

意义

读春秋,必须读三传,然三传文辞不加注解也读不明白。自汉至清,注解传文,或研究其要义者,多得不胜枚举,但基本的注解应该是十三经里的注疏。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谷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三传注疏各有凡例,依例研究经传,自得其便,但不能偏执一家,自以为是。一部春秋是孔子的杰作,孔子的学问包罗万象,春秋的含义何尝简单。所以,研读春秋,不但不能以今古文任何一家自限,更应探求于易礼诗书,始能窥测圣人的真意。

《春秋三传》:是《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迄年代与《春秋》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释史十分简略,又叫做《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它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解经。

《谷梁传》是《谷梁春秋》的简称,它是一部对《春秋》的注解,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作者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鲁人谷梁赤。起初也为口头传授,至西汉时才成书。文体是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研究的是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时期的演变。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简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它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扩展资料:

读《春秋》,必须读三传,然三传文辞不加注解也读不明白。自汉至清,注解传文,或研究其要义者,多得不胜枚举,但基本的注解应该是十三经里的注疏。左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公羊传,汉何休注,唐徐彦疏。谷梁传,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三传注疏各有凡例,依例研究经传,自得其便,但不能偏执一家,自以为是。一部春秋是孔子的杰作,孔子的学问包罗万象,春秋的含义何尝简单。所以,研读春秋,不但不能以今古文任何一家自限,更应探求于易礼诗书,始能窥测圣人的真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秋三传

经典常谈春秋三传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公羊传》是专门解释《春秋》的一部典籍,其起始年代与《春秋》产生的年代大体一致,即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其释史十分简略,又叫做《春秋公羊传》、《公羊春秋》,它着重阐释《春秋》所谓的“微言大义”,用问答的方式来解经。

《谷梁传》是《谷梁春秋》的简称,它是一部对《春秋》的注解,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作者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鲁人谷梁赤。起初也为口头传授,至西汉时才成书。文体是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研究的是儒家思想从战国时期到汉朝时期的演变。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简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它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

春秋三传分别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作者:左丘明)、《春秋公羊传》(作者:公羊高)、《春秋榖梁传》(作者:谷梁赤)三本典籍的合称。

《春秋三传》即《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所以自汉至今,学者只藉三传研读《春秋》。《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经孔子整理的鲁国的《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榖)梁传》、《左传》。《春秋三传》都是编年体史书。

《春秋三传》是《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春秋》是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被列为五经之一,是孔子修改的。后来出现了许多传记,详细记载了《春秋》所记载的历史。比较有名的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被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记叙详尽的编年史书(注区别:中国第一部编年史书是《春秋》),原名叫《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传》,简称《左传》。相传为春秋晚期左丘明所作,解释孔子的《春秋》。《左传》本质上是一部独立编写的史书,以《春秋》为基础,通过描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解释《春秋》的轮廓。它是重要的儒家经典之一。《左传》是研究先秦史和春秋史的重要文献。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对后世史学,尤其是编年体史书地位的确立产生了重大影响。

《公羊传》,又称《春秋公羊传》,其起止日期与《春秋》相同,解读历史非常短暂。而是着重解释《春秋》所谓的“义小词”,用问答的方式进行解读。作者是战国时期齐人的公羊皋。他曾被孔子弟子夏紫学习,后来成为传承《春秋》的三大名人之一。

《谷梁传》,又名《谷梁春秋》。是用《春秋》注释的儒家经典。《谷梁传》强调尊重君王权威,但不限制王权;每个君臣都有自己的职责和自己的行为准则;主张严格对待高低贵贱之分,同时君王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

《春秋》三传对后世影响很大。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刘邦建立汉朝后,书籍和学术严重不足,汉朝人的思想理论基础很少。然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其他先秦诸子派的衍生理论才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春秋三传》以口口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为汉代儒道合一奠定了理论基础。到了汉代后期,董仲舒提出了独尊儒术的思想,其实就是《春秋》三传的影响。回顾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确立,也是《春秋》三传提供了萌芽的土壤。所以《春秋》三传对我们后代的影响是巨大的。

那么问题来了。你读过《春秋》三传吗?可以在评论区给诗经里的姑娘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由于《春秋》文字过于简练,仿佛大事记,如隐公八年(前715年),在一条记事中,只记了一个“螟”字,是指这年发生了螟虫灾害,但具体在什么地方,灾情多大,却没有写。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现有以叙事为主的《春秋左氏传》和解经为主、侧重阐发微言大义的《春秋公羊传》、《春秋毂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春秋左氏传》:西汉时称《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据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说,作者是鲁国的左丘明。但许多学者认为此说不可信。据杨伯峻考证,大约作于公元前403~前386年之间。

《春秋公羊传》:又称《公羊春秋》,简称《公羊传》。旧题战国时齐人公羊高撰。据何休《公羊传序》、徐彦《疏》引戴宏《序》说,该书系由孔子弟子子夏传给公羊高,公羊高子孙继续口耳相传,到汉景帝时始由公羊寿与胡母生(子都)写定。

《春秋毂梁传》:又称《毂梁传》,是“春秋三传”中成书最晚的一部书,其学说大抵出于鲁儒,注重传扬经义,处处谨守《春秋》书法,阐明义例。但在记载史料方面,不及《左传》详尽,且问有因不明史实而心臆断来自抒其见的地方。

以上就是关于春秋三传指的是哪三传全部的内容,包括:春秋三传指的是哪三传、“春秋三传”指的是哪三本书、如何理解春秋三传的关系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5798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