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鲶和鲶鱼怎么区分

电鲶和鲶鱼怎么区分,第1张

电鲶,原产地非洲刚果河,生性凶猛,怕光,夜间活动频繁。体长一般50至60厘米。有记录的最大体长122厘米,最大体重20千克,最大年龄10年。[1]体呈圆筒形,尖头小眼,嘴部有三对须。体呈粉红或灰褐色,体表常布有深色的斑点或斑块。体裸露无鳞,无背鳍。特化的肌肉具有发电能力,受到刺激时,可瞬间发出200~450伏特的电力。饲养水温22~28℃,水质喜弱酸性软水,饵料有鱼肉、小活鱼等。在水族箱中很难繁殖。

鲶鱼,同鲇鱼。分种较多,常见有鲶鱼(土鲶)、大口鲶鱼、胡子鲶(塘鲺)、革胡子鲶(埃及胡子鲶)客家俗称塘滑鱼。

鲶鱼,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辐鳍鱼纲-鲶形目-鲶科-鲶属-鲶鱼种。嘴上共4根胡须,上长下短,肉食性,多为野生,对水质要求不高,可人工养殖。生长速度较快,某些品种能长到很大。

大口鲶鱼,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辐鳍鱼纲-鲶形目-鲶科-鲶属-大嘴鲶种。外貌与鲶鱼相似,也是4根须,但口奇大,个体也较鲶鱼大很多。可人工养殖,生长速度快,当年繁殖的鱼苗当年即可长到500~750克,第二年可长到1500~2000克,第三年可长到3000~4000克。市场上销售的多是此种鲶鱼,肉质较为平常,价格便宜。

胡子鲶,本地胡子鲶,又名塘鲺、塘角鱼。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辐鳍鱼纲-鲶形-胡子鲶科-胡子鲶属-胡子鲶种。8根胡须,上下各4根。体色**,野生鱼生长缓慢,一般重量不超过1市斤,营养价值高,口感好。可人工养殖,市场潜力大。

革胡子鲶,又名埃及胡子鲶、埃及塘鲺,由埃及引进。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亚门-辐鳍鱼纲-鲶形目-胡子鲶科-胡子鲶属-革胡子鲶种。8根胡须,通体发黑,个体巨大。多为人工养殖,生长速度很快,饲养一年可重达2公斤,最大个体达10公斤以上。对生存水质要求很低,耐低氧。肉质不太好,市场价格便宜。但其易养殖,生长速度快,也有不少人养殖。

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都能产生电,仅仅是鱼类就有500余种

。人们将这些能放电的鱼,统称为“电鱼”。

各种电鱼放电的本领各不相同。放电能力最强的是电鳐、电鲶和电鳗。中等大小的电鳐能产生70伏左右的电压,而非洲电鳐能产生的电压高达220伏;非洲电鲶能产生350伏的电压;电鳗能产生500伏的电压,有一种南美洲电鳗竟能产生高达880伏的电压,称得上电击冠军,据说它能击毙像马那样的大动物。

电鱼放电的奥秘究竟在哪里经过对电鱼的解剖研究,

终于发现在电鱼体内有一种奇特的发电器官。这些发电器是由许多叫电板或电盘的半透明的盘形细胞构成的。由于电鱼的种类不同,所以发电器的形状、位置、电板数都不一样。电鳗的发电器呈棱形,位于尾部脊椎两侧的肌肉中;电鳐的发电器形似扁平的肾脏,排列在身体中线两侧,共有200万块电板;电鲶的发电器起源于某种腺体,位于皮肤与肌肉之间,约有500万块电板。单个电板产生的电压很微弱,但由于电板很多,产生的电压就很大了。

电鱼这种非凡的本领,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19世纪初,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以电鱼发电器官为模型,设计出世界上最早的伏打电池。因为这种电池是根据电鱼的天然发电器设计的,所以把它叫做“人造电器官”。对电鱼的研究,还给人们这样的启示:如果能成功地模仿电鱼的发电器官,那么,船舶和潜水艇等的动力问题便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电鳗有两对发电器,形状为长梭形,位于尾部脊髓两侧。电鳗放电时的平均电压为350多伏,但也有过650伏的放电记录。美洲电鳗的最大电压竟达800多伏,这么强的电压足以击死一头牛。电鳗放电时产生的电流是极微弱的,一般不到l安培;然而有时观察到的电压为500伏,电流为2安培,即功率为1000瓦的短时放电。虽然发出的是直流电,但放电频率每秒可达300个脉冲。放电的损伤力取决于鳗鱼的大小和机体的状况。当电鳗长不到1米时,电压随着电鳗的成长而增加。当长到1米后,只增加电流的强度。电鳗捕食的时候,首先悄悄地游近鱼群,然后可连续放出电流,受到电击的鱼马上晕厥过去,身体僵直,于是,电鳗乘机吞食它们。电鳗放电,有时也不一定是为了捕食,也可能是一种生理需要。被电鳗电死的鱼,往往超过它们食用所需要的量,这给渔业生产带来危害。电鳗放电后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才能放电。利用这一特点,渔民们捕捞电鳗时,先把牲畜赶到水中,使电鳗放电,等到它们把电量消耗掉,再进行捕捞,这样做可以避免渔民被击伤。

电鳗体内有一种叫做电斑(electroplaque)的生物细胞会忽然允许一个离子流通过它的细胞膜。这种细胞从头到尾会有相当多的数量。于是总电压是串连起来的电斑的电位差的总和(单个电斑内外电位差为015V),这样从头到位,电压会达到一个比较客观的数值。而许多条这样的电斑串是并联在鳗鱼体内的,并联一方面使得对外有足够的电流在猎杀食物或者吓跑敌人,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流过细胞之间的电流能维持较低值。这也就是为什么电鳗可以击杀猎物而自己毫发无损的原因。

而实际上,生物电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体内,只要形成一种特殊的机理来释放出来,或者放大一下,就是放电功能了。

地球上能放电的动物多达几十种,比较著名的有“水中高压线”之称的电鳗(300~800V)、“海底电击手”电鳐(40~220V)、“水中发电机” 电鲶(200~450V),还有亚马逊电蛇(~650V)、瞻星鱼(50V)、裸臀鱼(微弱)、象鼻子鱼(微弱)、钝头刀鱼(几百毫伏)等等都能放电。

电鳐

电鳐的长相很奇特,背部扁平,口在腹部,有着接近圆形的体盘,看起来就像一把蒲扇,一般栖息于海底,最大的体长可达2米,电鳐也分好几种,不同种类的电鳐可产生40~220v不等的电压,瞬间电流可达50安培,能瞬间麻痹人体。

在电鳐腹部有两个发电器,发电器中有许许多多蜂窝状的“电板”,电板连接着神经末梢,在神经系统的控制下,电鳐可以把神经能变成电能储存起来,而电板之间的胶状物质起着绝缘作用,我们使用的干电池,最初也是受到电鳐的启发才发明出来的。

电鳐通过尾部释放电流,而且可以精确控制放电的时间和强度,每秒放电次数可达50次,对于捕食一些小鱼小虾来说完全足够,连续十多秒放电后会耗尽电量,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正常。

另外,当电鳐的发电器储存电能时,会在身体周围形成弱电场,然后电鳐通过特殊细胞感应电场的变化,从而感知周围环境,所以电鳐能在完全没有亮光的环境下活动。

电鲶

电鲶主要生活在非洲热带地区,体长可达1米,嘴部长有三对须非常显眼,体型与鲶鱼很相似,但是电鲶没有背鳍,电鲶最高可产生450v的高压,能把人击晕。

与电鳐不同,电鲶的“电板”分布在身体皮肤和肌肉之间,头部为正极,尾部为负极,总共大约有500万块电板组成,单个电板能产生微弱的电压,串联起来后就很高了。

电鲶的身体充满电时,身体的任何部位触碰到其他物体(包括猎物和敌人),都会导致电流的释放,450v的高压足以击晕成年人。

亚马逊电蛇

生活在亚马逊河口的一种蛇,也能进行放电,当地人称之为“电蛇”,电蛇体长可达2米,电压高达650V,能把河里的河马电得哇哇直跳,并且拥有惊人的电能储备。

当地人甚至把捕捉到的电蛇装在笼子里,然后系上绳子扔进河里,一人在前面拉着笼子,另外一人在后面拉网兜,电蛇就能把其他鱼类击晕然后掉入网兜中。

瞻星鱼

瞻星鱼有着巨大的嘴巴,且向上生长,这是因为它们喜欢把身体埋在海底的沙子里,然后露出眼睛和大嘴,利用口腔内的皮瓣诱惑小鱼。

如果遇到体型稍大的鱼类,瞻星鱼会释放大约50V电压,然后把猎物击晕。他的放电器官位于眼睛后面,一共有两个。

裸臀鱼

外号“尼罗河魔鬼”,长度可达15米,有着独特的背鳍,背鳍基本贯穿全身,游泳的时候姿态相当优美,于是也做观赏鱼。

裸臀鱼表面上看起来温顺,实际上就如它的外号尼罗河魔鬼一样,性格异常凶猛,有力的下颚可以瞬间把其他小鱼咬断,一旦有其他鱼类靠近它,他就会暴露凶残的一面。

与其他放电鱼不同的是,裸臀鱼放电并不是用来攻击猎物的,裸臀鱼的视力退化严重,它凭借尾部肌肉释放微弱的电流,然后来感知和定位猎物,属于夜行生物,主要生活在非洲一些浑浊的流域。

象鼻子鱼

生活在非洲刚果的一种鱼类,体长20~50厘米,性情凶猛,体型似一把刀,颌伸长后呈管状,可以用来探觅食物,所以得名象鼻子鱼。

在象鼻子鱼的尾部,可以发出连续的电脉冲,象鼻子鱼可以灵敏地感知电脉冲的微弱变化,正是凭借电脉冲的信号,来判断周围环境,所以象鼻子鱼和裸臀鱼一样,其放电功能是用来加强环境感知能力的。

钝头刀鱼

钝头刀鱼是科学家在2013年新发现的一种亚马孙河鱼类,发电器官位于尾部,只能产生几百毫伏的电脉冲,同样也是用来加强环境感知能力的。

电鳗

电鳗可产生300~800的高压,外号“水中高压线”,是所有生物中释放电压最高的,主要生活在南美洲,体长可达25米,行动迟缓。

电鳗尾部两侧的肌肉呈薄片状,每片能产生大约150毫伏的电压,这样的肌肉总共有大约5000~10000片,全身就如一个大电池,串联之后可产生高达800V的高压,足以击晕一条鳄鱼或者一头牛,但是持续时间不长(10~15秒)。

电鳗可以控制自身放电的时间和强度,平均放电电压为350V,电流不超过安培,如果人在野外被电鳗击倒,虽然不会立刻死亡,但是击晕后有可能跌落水中被淹死。

自然界中有许多生物都能产生电,仅仅是鱼类就有500余种 。人们将这些能放电的鱼,统称为“电鱼”。

各种电鱼放电的本领各不相同。放电能力最强的是电鳐、电鲶和电鳗。中等大小的电鳐能产生70伏左右的电压,而非洲电鳐能产生的电压高达220伏;非洲电鲶能产生350伏的电压;电鳗能产生500伏的电压,有一种南美洲电鳗竟能产生高达880伏的电压,称得上电击冠军,据说它能击毙像马那样的大动物。

电鱼放电的奥秘究竟在哪里经过对电鱼的解剖研究,终于发现在电鱼体内有一种奇特的发电器官。这些发电器是由许多叫电板或电盘的半透明的盘形细胞构成的。由于电鱼的种类不同,所以发电器的形状、位置、电板数都不一样。电鳗的发电器呈棱形,位于尾部脊椎两侧的肌肉中;电鳐的发电器形似扁平的肾脏,排列在身体中线两侧,共有200万块电板;电鲶的发电器起源于某种腺体,位于皮肤与肌肉之间,约有500万块电板。单个电板产生的电压很微弱,但由于电板很多,产生的电压就很大了。

电鱼这种非凡的本领,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19世纪初,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以电鱼发电器官为模型,设计出世界上最早的伏打电池。因为这种电池是根据电鱼的天然发电器设计的,所以把它叫做“人造电器官”。对电鱼的研究,还给人们这样的启示:如果能成功地模仿电鱼的发电器官,那么,船舶和潜水艇等的动力问题便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最厉害的是电鳗,所谓的电鳗电死人都是人昏厥后溺水而亡,但也可以通过电流,人的致命电流是005A,电鳗最高可达800伏特电压。

大到一定程度的鳄鱼可以捕食电鳗,但两米长的就几乎没有了。如果有,那就是人类。

以上就是关于电鲶和鲶鱼怎么区分全部的内容,包括:电鲶和鲶鱼怎么区分、为什么电鱼能将攻击它的敌人电死而自己却不被电死、地球上除了电鳗之外,还有哪些动物会放电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5742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