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什么意思

沙白2023-05-09  43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意思是英勇阵亡在外,青山连绵,哪里不是掩埋忠勇之士的好地方,何必一定要运回家乡安葬呢?

这是毛泽东主席的亲生儿子毛岸英同志不幸在朝鲜站场牺牲,彭德怀元帅请示毛泽东主席是否要把毛岸英尸体运回国内安葬,毛泽东主席说出的一句诗。

"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东汉名将马援曾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清代龚自珍将前人的意思推进了一层,因而有了《已亥杂诗之一》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名句。

“忠骨”指忠臣的遗骸,在这里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何须”指为什么要,含有“用不着,不用”的意思。“马革裹尸”就是用战马的皮把尸体包裹起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革命者既然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祖国,至于死后是否要把尸体运回家乡安葬,那倒无需考虑,即使长眠于异国的土地上又有何妨。

这里既是对毛岸英烈士的高度评价,又表明了毛泽东对儿子遗体安葬问题的态度,即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将儿子葬于朝鲜,充分显示了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襟。

扩展资料:

一、题目典故

“青山处处埋忠骨”改自“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是刻在杭州西湖岳王墓石柱上的一副对联。“何须马革裹尸还”应出自清·徐锡麟《出塞》“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典故出自《后汉书·马援列传》。

二、写作背景

全文以毛泽东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先写彭德怀从朝鲜发出来的有关毛岸英牺牲的电报内容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的巨大悲痛;再写彭司令要求送回岸英遗体,而金日成主席要求把岸英葬在朝鲜的意见分歧,面对这两种抉择,毛泽东的矛盾心理。

最后作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定;之后写毛泽东强忍悲痛,在电报上写下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批示。文章截取最能表现人物精神境界的一个片段,通过细节描写反映出毛泽东的崇高境界,展示了他凡人的情怀和不同凡人的胸怀,读后让人肃然起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山处处埋忠骨

     马援是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扶风茂陵人,因功累官至伏波将军,封新息侯。马援的祖先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赵奢号马服君,秦灭赵后,子孙为避祸而以马为姓。马援十二岁时,父亲去世。他曾跟人学习《齐诗》,但其心不在章句上,学不下去。于是,他向长兄马况告辞,要到边郡去种田放牧。马况很开明,同意他的意向,对马援说:“你是个大器晚成的人,真正的能工巧匠不会轻易把没有完全雕琢好的玉石拿给别人看,你就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你想做的事吧。”

      后来马援当了郡中的督邮。一次,他奉命押送一名囚犯到司命府。囚犯身有重罪,马援可怜他,私自将他放掉,自己则逃往北地郡(治今甘肃庆阳西北)。后天下大赦,马援就在当地畜养起牛羊来。时日一久,不断有人从四方赶来依附他,于是他手下就有了几百户人家,供他指挥役使,他带着这些人游牧于陇汉之间(今甘肃、宁夏、陕西一带)。马援过的虽是转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但胸中之志并未稍减。他常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大丈夫在穷困的时候立志应当更加坚定。)”后来,王莽篡夺了汉家的江山,西汉覆亡。随后,各地都相继爆发了农民起义,很多豪强也趁机割据。当时有三股势力最为强大,他们都极力拉拢马援。

     时隗嚣占据天水,自称西州大将军,对马援非常器重,任命他为绥德将军,让他参与军事机密,跟自己一起谋划决策,议定大事。此时,公孙述在蜀称帝。隗嚣为决定去从,派马援去探听虚实。公孙述是马援的同乡,彼此关系很融恰。马援以为到了之后,公孙述一定会像以往那样不拘小节。没想到公孙述在宫殿台阶下排列卫兵,戒备森严,然后请马援进去。见面行礼后,公孙述就请马援出宫,去客舍休息。

    公孙述让人为马援制作了礼服,在宗庙中召集百官,让他坐在老朋友的位置。公孙述使用天子的仪仗,屈身进入宗庙。祭祀时,物品和百官队列非常盛大。公孙述打算给马援封爵,任命他为大将军。马援的宾客都愿意留下来,马援则认为天下胜负未分,公孙述不知道礼贤下士,招纳贤才,反而注重繁琐的小节像一个木偶人一样,这种人不能长久留住天下的贤士,于是向公孙述告辞。回去后,马援对隗嚣说:“公孙述只是井底之蛙,却妄自尊大!我们不如一心与东面的刘秀结交。”

     隗嚣便派马援带着给刘秀的书信到洛阳去。马援刚到时,由中黄门接引入内。刘秀在宣德殿南面的廊屋下,戴着头巾,坐在那里笑着迎接马援。刘秀说:“你在两个皇帝之间奔走,今天见到你,让我觉得惭愧不已。”马援叩头拜谢,说:“如今的天下,不光君主选择臣子,臣子也选择君主。前些日子我到成都见公孙述,公孙述让武士手持剑戟立在台阶旁,然后接见我。我如今远道而来,您怎么不怀疑我是刺客,或者是奸恶小人,就这么轻率地接见我?”

    刘秀笑着说:“您不是刺客,只是个说客罢了。”马援说:“天下大乱,盗用帝王称号的人不计其数。今天我见到您的宽宏大度,才知道自有真正的天子啊。”于是他就投靠了刘秀。汉光武帝建武五年(公元29年),隗嚣割据一方,想占据陇西。因而对东汉存有二心,处事狐疑。马援见状,多次写信,好意相劝。隗嚣怨恨马援,认为他背离自己,见到信后愈发恼火,后来竟起兵抗拒汉朝。马援上书给皇帝,提出剿灭隗嚣的方案。在马援的帮助下,刘秀平定了隗嚣的叛乱。平定陇西之后,南方交趾又出现叛乱,汉光武帝又派马援前去征讨。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秋,马援班师回朝,军吏经瘴疫死者大约一半。光武帝赐他兵车一乘,朝见时位列九卿。

     马援返京,大受奖赏。但他想到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想出兵征讨他们,于是说:“男子汉应该战死沙场,用马皮包裹尸体回来,怎能贪图安逸,老死在家里呢?”马援是我国古代时期赫赫有名的战将,他的一句“马革裹尸还”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马援大半生都在“安边”战事中度过。他为国尽忠,殒命疆场,实现了马革裹尸、不死床箦的志愿。他忠勤国事,令人钦佩。但他生前受到权贵的排挤压抑,死后又遭到了严重的诬陷迫害,真是让人叹息。一生为民应该是大丈夫永远铭刻于心的志向与愿望,如果仅仅为了获取个人的功名利禄,其实并不很难。但是如果一辈子直到自己的生命到了尽头仍然为百姓着想,以致“马革裹尸”,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所为。

“马革裹尸还”是最后一句,没有下一句。

原句: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原文《出塞》

清代: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译文: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日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

注释:

①环:与“还”同音,古人常用作还乡的隐语。

②胡奴:指清王朝封建统治者。玉关:即甘肃玉门关,汉时为出塞要道。

③沙场:本指平沙旷野,后多指战场。古人有诗云:“沙场烽火连胡月。”

④马革裹尸:英勇作战,战死于战场。《后汉书·马援传》:方今匈奴、乌桓,尚在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出自清代徐锡麟的《出塞》。

原文

出塞

徐锡麟 〔清代〕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译文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归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为国捐躯,哪会想将来战死后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

注释

出塞:本是乐府旧题,后人多用此题反映军旅、边塞生活。

军歌:这里有高唱赞歌、慷慨从军的意思。大刀环:战刀柄上有环,环和“还”谐音,所以用它隐喻胜利而还。

胡奴: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称,这里是清朝统治者的蔑称。玉关:即玉门关。这里借喻山海关,指要把清朝统治者赶出中原。

解:知道,懂得。沙场:战场。

何须:何必要。马革裹尸:英勇作战而死,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

赏析

“拼将热血洒疆场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1906年。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一路走来,有许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这开篇的两句,诗人便是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一种愿望,而且这两句,也是非常好理解;对于出征的士兵来说,应该要高唱着战歌,然后胜利归来,只有要决心,一定是可以把胡奴赶出玉门关去。其实这更多的是诗人一种内心的表现,由于当时的满族从关外,入主中原,使得很多的文人,都有这着这样的一种抱负,但是徐锡麟这首诗,则是显得更为独特,也更加的霸气。

第三句在前句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深化出征战士的思想境界,把他们出征的雄心和壮志上升到为国牺牲的高度。“只解”是说心中所存唯一的念头,排除了其他的种种想法。古人在对待“死”的问题上,很崇尚为国而死,为朋友而死,为公而死,为义而死,等等,其中尤以为国捐躯被看作无上光荣的事,尤其是战场上为国牺牲,更是高于一切的莫大荣幸。这句诗正好体现了上述内容,强调了“为国”二字。

末句,总领全诗,从反面讲,为国牺牲、战死沙场,既然是人生最大的荣幸之事,那么,对于尸体归葬的问题,就不必考虑了。“徐锡麟把东汉时期马援“马革裹尸”的思想又作了更进一步的发挥,他用了“何须”两个字,认定了只要为国牺牲不问其它;至于尸体归葬故土的问题,并不重要,所以才说“何须……还!”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激情和牺牲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写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清政府要他写口供,他挥笔直书:“尔等杀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杀学生。”尔后,慷慨就义,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最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了他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总之,这是近代边塞诗中难得的一首好诗。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1906年。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一路走来,有许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

作者简介

徐锡麟(1873年-1907年),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于地主绅商家庭,幼读私塾,喜欢算术、天文,先后取得廪生、副举人等功名。因他常宣传革命思想,仇视清廷,其父恐受连累,分了一部分财产给他,表示脱离父子关系

以上就是关于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什么意思、马援“马革裹尸还”的故事是怎样的、“马革裹尸还”的下一句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572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