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起始地分别是哪儿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起始地分别是哪儿,第1张

1、起止点:

起点为——亚太经济圈(以西北5省、西南4省市以及东部5省参加。西北五省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四省市包括重庆、四川、云南、广西等。东部五省为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海南,这五省主要涉及到海上丝绸之路。)

终点为——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德国、中西亚)

2、丝绸之路经济带可以有三条路线,即在空间走向上初步形成以欧亚大陆桥为主的北线、以石油天然气管道为主的中线、以跨国公路为主的南线三条线。

补充:

丝绸之路横跨亚欧大陆,绵延7000多公里,途经多个国家,总人口近30亿。以上合组织为例,组织内的6个成员国(中、俄、哈、吉、塔、乌)、5个观察员国(蒙古、巴基斯坦、印度、伊朗、阿富汗)、3个对话伙伴国(白俄罗斯、土耳其、斯里兰卡)绝大部分都位于丝绸之路沿线。

经济带是经济地理学范畴。经济带发展需要依托一定的交通运输干线,并以其为发展轴,以轴上经济发达的一个和几个大城市作为核心,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带动周围不同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发展,由此形成点状密集、面状辐射、线状延伸的生产、贸易、流通一体化的带状经济区域。

▲丝绸之路一般可分为三段,而每一段又都可分为中南北三条线路。

东段

东段:从洛阳、西安到玉门关、阳关,东段各线路的选择,多考虑翻越六盘山以及渡黄河的安全性与便捷性。(汉代开辟)

中段:从玉门关、阳关以西至葱岭。

西段: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以下为丝路各段上的重要城市名称(括号内为古地名)。

三线均从长安出发,到武威、张掖汇合,再沿河西走廊至敦煌。

北线:从泾川、固原、靖远至武威,路线最短,但沿途缺水、补给不易。

南线:从凤翔、天水、陇西、临夏、乐都、西宁至张掖,但路途漫长。

中线:从泾川转往平凉、会宁、兰州至武威,距离和补给均属适中。 西安(长安):须弥山石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 石窟 武威(凉州) 张掖(甘州) 酒泉(肃州) 敦煌(沙州):莫高窟、榆林窟

公元10世纪时期北宋政府为绕开西夏的领土,开辟了从天水经青海至西域的“青海道”。成为宋以后一条新的商路。 天水 西宁 伏俟城 索尔库里盆地(索尔库里)

中段

往返于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中段主要是西域境内的诸线路,它们随绿洲、沙漠的变化而时有变迁。三线在中途尤其是安西四镇(640年设立)多有分岔和支路。

南道(又称于阗道):东起阳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经若羌(鄯善)、和田(于阗)、莎车等至葱岭。 阳关 若羌(鄯善) 且末 尼雅(精绝),西汉时期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和田(于阗)

中道:起自玉门关,沿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经罗布泊(楼兰)、吐鲁番(车师、高昌)、焉耆(尉犁)、库车(龟兹)、阿克苏(姑墨)、喀什(疏勒)到费尔干纳盆地(大宛)。 玉门关 楼兰(为鄯善所兼并,现属新疆若羌县) 吐鲁番(高昌):高昌故城、雅尔湖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焉耆(尉犁) 库车(龟兹):克孜尔千佛洞、库木吐喇千佛洞 阿克苏(姑墨) 喀什(疏勒)

北道:起自安西(瓜州),经哈密(伊吾)、吉木萨尔(庭州)、伊宁(伊犁),直到碎叶。 哈密,水道纵横盛产哈密瓜 乌鲁木齐,回文意思解作美丽的草原 伊宁(伊犁) 碎叶

西段 自葱岭以西直到欧洲的都是丝绸之路的西段,它的北中南三线分别与中段的三线相接对应。其中经里海到君士坦丁堡的路线是在唐朝中期开辟。

北线:沿咸海、里海、黑海的北岸,经过碎叶、怛罗斯、阿斯特拉罕(伊蒂尔)等地到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 乌鲁木齐 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 江布尔城(怛罗斯,今哈萨克斯坦城市) 托克玛克(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城市) 萨莱(俄罗斯) 萨克尔 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城市)

中线:自喀什起,走费尔干纳盆地、撒马尔罕、布哈拉等到马什哈德(伊朗),与南线汇合。 喀什或喀什葛尔 白沙瓦:哈拉和林大道 喀布尔 巴米扬:著名的巴米扬大佛在2001年被塔利班摧毁。

南线:起自帕米尔山,可由克什米尔进入巴基斯坦和印度,也可从白沙瓦、喀布尔、马什哈德、巴格达、大马士革等前往欧洲。 马什哈德(伊朗) 萨卜泽瓦尔 赫卡托姆皮洛斯(Hecatompylos,番兜,和椟,可能位于如今的伊朗达姆甘和沙赫鲁德之间。) 德黑兰 哈马丹 克尔曼沙汗 巴库拜(伊拉克) 巴格达 阿布哈里卜 费卢杰:沿幼发拉底河至阿列颇。 拉马迪 阿列颇(叙利亚) 大马士革 阿达纳(土耳其) 科尼亚 安条克 布尔萨 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

路线简略: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境内)、通往中亚(安息古波斯)、西亚,直到欧洲(大秦古罗马)。

《新丝绸之路》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n5lw

《新丝绸之路》

导演: 韦大军、丁虹、谷大象、张超英、刘勇良、林兵、向斌、赵京经

类型: 纪录片、历史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普通话

上映日期: 2006-03-10

集数: 11

《新丝绸之路》是中日两国国家广播电视机构在新世纪之初的重要合作项目。25年前,中日合拍的《丝绸之路》在中国的纪录片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国际上也引起了巨大反响,很多人是从该片中真正了解了中国的西部地区和这条在世界史上赫赫有名的古代商道,曾经在日本等国掀起了一股了解中国的热潮,对中国西北部的开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次拍摄的《新丝绸之路》不再是丝绸古道沿线的纪实报道,而是选择了丝路沿线的楼兰古城遗址、和田、敦煌等10处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地点进行深度挖掘报道,每个地点各自成章。摄制组在陕西、甘肃、内蒙古、新疆和青海等地奔波数万公里,走访了瑞典、英国、俄国、德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的博物馆,获得了当年西方探险家的日记和路线图等珍贵资料,拍摄了一些从未公开过的文物及许多新的考古发现。

新丝绸之路:目前尚停留在纸面上,当然就国内而言东起连云港西抵乌鲁木齐的一整条高速铁路已基本成型(郑西高铁、西宝高铁、兰新第二双线已建成开通,郑徐高铁预计2015年底、至迟不晚于2016年开通,宝兰客运专线预计2017年开通,徐连客运专线已开始规划),设计时速基本达到250~350km/h,是世界上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但在更宏大的横跨亚欧大陆高铁的设想面前似乎也相形见绌了。

不过,这样宏大的设想能否实现,短期内似乎并不乐观。撇开国际关系上种种纠缠不清的利害关系不提,可以预见的是,完成这一设想所需的财力物力必然会高到现时各国均难以承受的地步,而超长途高铁技术上仍然存在瓶颈、其收益可能也不如预期,其意义和必要性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另外,目前世界上高速铁路技术比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屈指可数,虽然我们有意推动高铁走出去,但这样大一个项目想要一家包办通吃似乎也实在是消化不良。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欧亚高铁必然要停留在纸面上,很大可能是通过各国分别建成各自境内路段、逐步连接成型的方式来完成。

附:超长途高铁的技术与实际需求瓶颈。

目前按国内技术标准,动车组每运行4000公里左右需要进行Ⅰ级检修;高速铁路夜间设置4小时左右垂直天窗供停运检修。基于车辆和线路的因素,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高速铁路无法像普通铁路那样昼夜不停持续运行。

高速铁路以客运为主,其车辆和线路条件决定了它并不适合货物运输。高速铁路货运只能在轻便、贵重货物运输上发挥一定作用(国内目前有利用每天第一班空载动检车运快递的),对于跨区域物流意义比较有限。而货运对于新丝绸之路的意义要远大于客运,这方面的职能完全可以由现有的亚欧第二大陆桥(连云港-鹿特丹铁路)承担。

高速铁路造价昂贵,票价较高。目前国内里程最长的北京西至深圳北高速动车,全程近2000公里,二等座票价近千元。可以想见,如果真的实现欧亚高铁,在长途票价方面也会远高于旅客承受能力,相比于国际航班和国际联运列车没有竞争力。

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

21世纪初,贸易和投资在古丝绸之路上再度活跃。中亚各国希望与中国扩展合作领域,在交通、邮电、纺织、食品、制药、化工、农产品加工、消费品生产、机械制造等行业对其进行投资,并在农业、沙漠治理、太阳能、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合作,为这块沃土注入“肥料”和“生机”。

在现代交通、资讯飞速发展和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区域经贸各领域的发展合作,既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对该区域蕴藏的巨大潜力的开发。

扩展资料: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将极大改善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环境,形成新的对外开放前沿与经济增长段,西部地区的面貌及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将再上一个台阶。通过参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所谓“塌陷地区”的国家将有机会重新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逐步消除贫困与落后,这又有助于根除极端势力、恐怖主义、跨国犯罪活动的温床。

新丝绸之路将把世界经济最活跃的两个地区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不仅有利于促进贸易、繁荣经济,更有利于东西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源自不同民族、文化、种族的群体的相互包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丝绸之路经济带

1、路线不同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东汉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洛阳。

传统的丝绸之路,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

2、意义不同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丝绸之路经济带地域辽阔,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土地资源和宝贵的旅游资源,被称为21世纪的战略能源和资源基地,但该区域交通不够便利,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发展水平却与两端的经济圈存在巨大落差,整个区域存在“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

德国历史学家郝尔曼在20世纪初出版的《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过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

扩展资料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参与此间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的中外嘉宾普遍认为,应优先促进国际合作、发展互联互通。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表示,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既是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需要,也反映了推进亚洲区域合作的需要。

亚洲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但也面临不少问题,比如区域内发展不平衡、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等,对深化区域合作构成了不少障碍。建设“一带一路”有利于改善区域内营商环境,有可能成为亚洲整体振兴的两大翅膀。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新丝绸之路:从互联互通开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丝绸之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丝绸之路经济带

新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最大的人文地理博物馆。她富集的文化储量与新疆的石油、煤炭、森林、草原一样,都是我们的珍贵财富,是历史赋予我们发展的地缘机遇。

两千年前,东起长安牗今西安牍、横贯新疆、西达罗马的“古丝绸之路”,是沟通古代东西方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五彩丝绸、中国瓷器和香料曾络绎于途。两千年后,途经中国和中亚、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丝绸之路即“新亚欧大陆桥”,和古代连通东西方的丝绸之路基本重合,又被称为“新丝绸之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丝绸之路”不仅是新疆,而且是中国的名片。

丝绸之路

自汉代张骞(?~前114年)通西域,“丝绸之路”逐步形成,以丝绸为代表的东西方贸易及文化交流便缓慢地由沿途各地民族特别是中亚民族作为中介进行转运。除了这一条由汉代政府直接主导开通的丝绸之路外,在张骞到达西域大夏(公元四世纪初建于鄂尔多斯地区的一个小国,国都叫统万城)国时,还发现了来自巴蜀南方某地区,经缅甸,印度而至大夏的丝绸,这一条南方丝绸之路应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存在。

汉朝用丝绸换回了国防急需的良马,同时也依靠丝绸与西域大小王国建立起了紧密的联系,促进了沿途各民族之间的了解与融合,以丝绸筑就的这条欧亚洲际交流大道,对东西方而言,都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就从汉代开始,中国的丝绸像一位妩媚而成熟的女人,从中国的乡间小道走出,或穿越大漠戈壁,或远涉重洋,辗转中亚、西亚、南亚,一直抵达地中海及东非沿海地区,以万种风情,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时间最持久、路程最漫长、内容最丰富的一次文明的惊艳之旅。

以上就是关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起始地分别是哪儿全部的内容,包括: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起始地分别是哪儿、新丝绸之路的起点、终点和途经的国家或地区、求 新丝绸之路 百度云免费在线观看资源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5720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