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较多的时间寻找线索、收集资料,并拟订一个完善的采访提纲
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资料,并以此为据写出采访提纲。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就会有收获。然而,单个的、相对独立事实的深度对于深度报道是不够的。在Why (原因)和How(怎么样)上的探究,使背景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成为深度报道采访前期工作中新闻工作者耗费大量精力的地方。
首先,通过对社会现实状态和发展变化的研究分析,找准受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否准确、敏锐、富有远见地选择报道题材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成功与否。这就要求记者对现实生活要有敏锐的嗅觉,对社会动态有明智的把握。《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是以深度报道见长的专栏,那些看似冷点的新闻事件,却正是一段时间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冰山一角”,新闻记者通过艰苦的调查研究在凌乱琐碎的线索中找到适宜的报道题材。
其次,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新闻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补充性的历史资料、展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资料、提供人物必要经历的资料、数据性的事实等,收集并分析这些背景材料对深度报道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报道的全过程也有深远的推动作用,包括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迅速进入采访角色和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中央电视台记者水均益为了能独家采访基辛格博士,就在准备了大量相关背景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基辛格博士的性格特点,然后直接打电话同基辛格的办公室联系采访事宜,还当面向办公室工作人员阐述了基辛格接受采访的种种好处,最终使基辛格接受了独家访问。
最后,拟订一个全面的、深入的、思路清晰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一个好的采访提纲,能够帮助记者坚定信心,临阵不乱、掌握采访的主动权,使采访得到完善的结果。杜骏飞在《深度报道原理》一书中提到,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在拟定采访提纲方面推出了设计问题的辅助公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他提醒记者在设 计提问时应该涉及到下列一些具体的问题:
目标———你们(或组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障碍———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吗?目前的阻力是什么?
解决———你们是怎样对付这些难题的?是否有解决矛盾的计划?
开始———这一设想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是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
当然,采访提纲的拟订还和记者本人的采访习惯、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关系,但确保问题的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归根结底,一次采访无非是一场生动活泼而富于思想的交谈,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
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你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你懂行,值得交谈。
2、由浅入深,追问问题,发掘未知的细节。深度报道的提问有许多尖锐的问题,有时难免让记者碰壁,采访对象要么拘谨不安,支支吾吾,谈不到要害,要么有心拒绝,闪烁其辞,加以敷衍。这就要求记者具备追问的毅力和技巧。可以先用一些宽泛的话题缓解气氛,逐渐引入正题;或旁敲侧击,追本溯源,引出未知的细节。
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
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故意地不露声色,有时同样有效。美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说:“我发现,在电视采访中最有趣的做法就是问一个漂亮的问题,等对方回答完毕你再沉默三、四秒钟,仿佛你还在期待着他更多的回答。你知道会怎样吗?对方会感到有点窘促而向你谈出更多的东西。”
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艾丰提醒所有的记者“在采访时别忘了带上眼睛和耳朵”。我们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
(1)选择正确的视角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这个视角可能是指宏观的,把握事物相互关联的全局视角;也可能是指记者个人情感、思想的视角;还可能是指在现场观察时的微观视角。总之,正确的视角加上细致的观察,会让记者获得准确的、直接的、富有特征的资料。
(2)做一个有心的听众,邝云妙在《当代新闻采访学》中提出:一名记者,特别是一名老练的记者,应该是最善于倾听的人,而不是喋喋不休的人。的确,善于倾听的记者往往更容易有丰厚的收获,也更容易与采访对象沟通。稍纵即逝的新闻线索,谈话对象的弦外之音,都会因为你的有心倾听而被发掘,对新闻事实的领悟或许就会更接近其本来面目。
采访具体要求:
1时间、地址的预约;
2如有变动,第二方案的制定;
3采访内容的拟定,包括问题的准备;
4事前对采访对象的背景了解和资料收集;
5事前对中大历史(包括康乐园和石牌)要有一定了解;
6对于是否可录音和照相要事先询问被采访者;
7采访进行时对主题的把握(尽量不要离题)、时间的控制;
8采访时要与被采访者形成互动;
9采访时注意自己的表情和语速、说话的清晰和明了;
10采访时遇到不清楚的地方要及时提问,绝对避免主观编造和添加;
11采访后可询问是否可以提供相关资料;
12赠送一定的礼品表示感谢;
13将完成的采访稿寄回给被采访人,请其过目并可适当让其修改;
14将最终出版物寄送一份给被采访人并再次表示感谢。
eg:
采访提纲
远程教育工程
余胜泉博士:
您好!
一、关于网络教育的技术支持
1据您了解,目前我国网络技术状况,特别是改造后教科网在世界上居于怎样位置,还存在哪些不足?
对于科教网,若只针对主干网速度25G的主干传输速度,已达到发达国家的同等水平,但它支线连接速率、连接普及率、开放的程度、服务的意识和水平还远远不够 。与其它主网络互联互通的速率还是比较低。
2教科网主要应用功能之一就是发展现代远程教育,那么,改造后的教科网能否满足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在技术上的需要,并将为其提供哪些方面的保证和支持?
还远不能满足。目前,CERNET只是在一些重点大学之间的连通性较好,它无法为社会普通民众提供廉价快速的接入,而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针对对象就是社会普通民众,而不是针对校内全日制的学生。改造后的科教网,还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作大量的工作:(1)大范围的拓展分支节点。向中小学、社会办学机构、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延伸,使其有广泛的连通性基础。(2)大力加强与其它网络的互联和互通,使得其它网络的用户能够方便快捷的访问科教网的资源,充分利用其它网络接入的普及率。对于CERNET的主干节点,尤其要注意与当地城市的综合带宽网络互联互通,尽可能提高教科网的可访问性。(3)将各校园网络服从管理机构改变成公众服务机构,使其能够真正为普通用户服务,提高网络的差及率和使用率。其中,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是网络中心的重要职责之一。(4)获取政府更多的政策支持,为教育网络争取更多的免费连接,降低网络学习所需的高昂资费。
3目前来看,普通高校大都建立了技术比较先进的校园网,在校园网的内部上网学习和从该校园网的外部上网学习对一个学校的网络的要求是否一样,为什么在网络硬件平台建设中应注意哪些方面
要求是不一样的。校内学习对网络速率的要求,是很容易满足的,因为是一个局部的范围,网络速率都很高,一般的校园网均可满足要求。需要调整的话,只是小范围内的事情。只要有很强的需求,就会很快得到满足。但校外学习,速率瓶颈不在于校园网内,而在于校园网与外部网络的互连上,它要求学校网络有很高的外部连通率,而且最好不只是有一条连通路径,而是要有多个连通出口。目前,绝大部分学校的校园网络外连出口不能满足大规模的远程学习需求。学校在建设校园网时,要满足远程教学的要求,就要注意与外部网络的连通性问题,要多设几个连通出口,最好是主纤直通主干网。
4要实现远程教学实时交互和在同一时间内多人调用网上课件,改造后的教科网、试点学校的技术条件对其支持程度如何
在科教网上实现实时的视频交互,若在主干网上,是可以实现的,但处在分支网络上的话,是无法实现的。多人并发访问网络课件,若是网页形式的课件的话,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若是大数据量的视频流,并发60人以上访问,一般都会出问题。可能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服务器处理瓶颈,这可以用服务器集群的方式解决;一是网络带宽的问题,一般通过多设几个出口或提高出口速率都能解决。我认为目前大部分试点学校的网络设备及其网络互联速率都不具备实施大规模的网上教育(10000人以上)的实力。但目前哪一个学校的招生规模都不可能这么大。若真到了这么大的规模就是强大的市场需求,就有资金支持,网络技术的支持是不会有问题的。若有充裕资金的话,通过提高主干网速率,提升网络设备的性能与档次,服务器集群等多种方法和途径来解决。
5据您个人看来,今后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应该走什么样的技术模式和发展途径?
我认为我们国家的远程教育,近二十年内不可能回采用单一的技术形态。目前,常用的远程教育的技术有:电视广播、视频会议、互联网络、电视逆场传输(VBI)、有线电视、卫星数字频道等。它们各有优势,各有劣势。使用这些技术可以从四个方面考察:异步/同步、有交互/无交互、低廉/昂贵、简单/复杂,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络在这四个方面都有优良的表现。而其它技术则都存在某些方面的局限。所以,从总体来说,技术应用的主体应该向互联网络发展,也就是说,未来的远程教育中,互联网络将是教学传播的主体,其它技术手段只是一种补充、辅助的作用,而是随着互联网络的技术的发展,其它主流技术的特征将包括在互联网络之中,如:视频会议系统。就我们国家的具体情况来说,新型的远程教学机构和远程教学点,应该选择互联网络为主。我可以肯定,我国互联网络规模和速率的发展,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肯定会超前(或者至少是同步)于新兴远程教育机构技术需求的增长的,我们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而不能以静止不变的思维来处理事物。我们还可以从成本/效益比的角度来决定技术形式的应用。对于新兴远程教育机构,选择互联网络无疑将是有最佳的成本效益比。但选择互联网络是不是意味着要排斥其它技术呢?不是的,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不是一种替代的关系,而是一种主体置换的关系,现阶段可以采用多种应用技术,尤其是对于已经采用传统技术开展远程教育的机构来说,更是这样。比如中央电大,它有很好的教育电视的频道资源,将电视和互联网络的结合,将是现阶段最佳的解决方案,用电视解决授课问题,用互联网络解决教学过程的反馈和控制问题。现阶段,电视、互联网络、VBI、镜像教学点等措施,将是比较现实的组合,其它技术代价过高,难于大范围内使用。
二、关于网络教学模式
1据您个人了解当前关于网络教学模式有几种形式,您对各种形式有什么看法,比较适宜我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需要的形式是什么?
关于网络教学模式的详细介绍,请参阅附文一。
比较适宜于我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教学模式为异步式讲授模式。异步讲授传授知识,问题解决训练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异步讲授模式决不仅仅意味着老师只准备讲课的材料,教师必须经常在网络上主持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并将基本的教学环节在网上实现,如:作业、考试、答疑等。
2教育部已批准清华大学、湖南大学等几所普通高校举办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您是如何看待试点学校的网络教学模式
四所试点院校采用的都是视频会议系统(清华采用卫星传送),其授课形式是传统课堂授课的延伸,无实质性的交互(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有多少人通过视频会议交互),与现有电大电视授课无实质上的区别。现代远程教育应该重新界定教师的教学活动,以辅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为核心,并据此来考核教师的工作业绩。重新界定学生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并将其作为学生评价的一个重要维度。关于学生学习活动和教师教学活动的重新界定。请参考附文二。
3据您了解,目前试点高校在网络教育中采用了怎样的学制、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体系和考试形式,您对此是怎么看的?而且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体系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改,还是重新考虑、安排,为什么?
据我所知,试点高校基本上延用了在校学生培养的学制、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考试形式,我认为,是不适合。在此方面需要比较大的修订,应适合参与远程学习的学习者特征,加大学习者的灵活性。其中最关键的是对学生的评价剃度,我认为网上教育采取自考的形式比较合适,控制关键点和关键模块,最终成绩应由几部分构成:学习的参与度,平时考试和作业情况,过关考试成绩,各成绩之间应有一定的相关度。作业和考试应以开放题为主。
4您个人认为网络教学怎样运作才能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原则?网络教学与课堂面授教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有哪些方面的不同,网络教学更注重什么?
网上教育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的课堂授课模式,同时也突破了传统远程教育无法实施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的局限,它要求建立一种全新的教学与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知识传授者到学习帮助者、促进者,改变传统的课堂授课活动,从课堂授课转变网络教学课件制作、网上答疑、网上布置/批阅作业、网上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提供学习资源等;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要求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观点和学习方法,从主要接受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自主学习为主,从以课堂听课为主的学习活动转变为网上听课、课后答疑、讨论、测验练习、浏览相关课外资源、笔记记录等一系列的自主学习活动。
要实现这种教学模式、教学(学习)活动的大转变,有两个因素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是从教育观念上转变,从重视“教”到重视“学”,从“行为主义”、 “认知主义”等指导“教学”的教学理论转变到“建构主义”等指导“学习”的学习理论,要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从新定位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其次,要有一套能够很好地支持网上教学(学习)的支持工具,要能够使教师能很方便的实施新模式下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很方便在网络上进行学习。
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网络教学,要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根本和关键就在于授课模式的转变。如果网络教学只是传统课堂老师讲课的网上搬迁,是不可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关键在于实施以问题为驱动的学习,不要直接阐述问题的解决,而是提出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案例资源帮助。教师要改变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和活动。在这一方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给我们有很多的启示,关于这方面的理论论述,国内已有很多学者论述过了,但缺乏实践支持,我们需要在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方面做大量实践工作的。还需要强调一点的,网上教学(学习)模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并不是一门课程只是一种教学模式,比如单纯知识性的内容,可以采用讲授式的方式,而对于复杂的知识、技能的培训,思维的训练,则可以采取问题驱动的学习模式。
网上学习与课堂授课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师生在地理位置上的分离,这从而导致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活动从单纯的讲授转变为网络课件的开发,网上答疑,组织网上讨论,网上布置作业,批阅作业等等。学生的学习活动从单纯的课堂听讲变为网上的积极地、主动地、发现式的学习。学生的积极参与是网上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学生学习参与度的高低,是与主讲教师的活动是密切相关的。主讲教师要真正在网上主持学习,不要让学生感受到一种孤独感,他要感受到老师的存在,要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要与老师通过网络进行人际交流。对于老师来说,网上教学决不意味着简单地将教学内容往网上放就可以了,更多是开始教学后,后面的教学主持与参与工作。网络教学的成败的关键就在于教师教学的参与度与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5目前,有人提出要建立“虚拟校园”,比如给参加学习者安排宿舍、座位等,据了解,学习者对一些校园内的社交、联谊活动等不是很有兴趣,您对此是怎么看待的?哪些方面采取“虚拟”环境会对学习者有帮助?
激发学习者在网上学习的兴趣,确实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值得去深入研究的问题。我们应该深入到教学实践中调查、总结和研究后,发现规律,制订对策希望有更多的一线教学教师做一些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但有两点激励机制是很明显的,也是很有效的。一是学习的评价,二是教师与学生联系的紧密度。对于学习评价,绝对不能单纯以最后一次考试成绩作唯一评价,而是要记录学习者参与学习的一些基本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作为评价的基本依据,比如学生上网学习的时间提交的作业数讨论过程中发表的文章数,提供的学习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等等。对于教师与学生的联系,要求教师要有很强的责任心,而且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地在网上实施教学辅导,教师的教学工作的优劣,也可以通过网上记录的一些基本数据来进行评价,还可以通过网上向学生发问卷调查的方式取得相关的教学情况的数据。
创建让学习者有成就感和归属感的学习环境,肯定是学习者所需求的。
6在网络教学模式中,您认为如何解决实践性教学环节问题?另外,有人认为远程教学包括网络教学主要是知识性的内容,素质教育和培养总是落实不到位,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网络教育中如何落实素质教育和培养?
网上教学的实践性环节是其最大的局限性所在。解决的方式无外乎两种。一种是面授和网上授课相结合,对于一些确实需要实践教学调节支持的教学内容,而且是需要高精尖的昂贵仪器的支持的,就必须采用进驻校园面授的方式。但对于一些普通的实践性的内容,比如编写程序,做社会调研等,完全可以在网络上组织实施。另外一种解决办法是通过软件仿真,实现虚拟实验。目前,虚拟实验教育技术界前沿的研究课题,实用还需一段时间。
网上教学绝对不仅仅是知识性的内容,网上教学比课堂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空间来实施素质教育。基于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自主思维能力,小组的协作学习可以实现人际间的协作交流,培养人的情绪智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网上能不能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若单纯的课堂教学网上搬家,那就无所谓素质教育,但若能在网上实施创新教学模式,则能实现创新教学能力的培养。
附文三介绍网上三种学习模式及其支持工具。
三、关于网络教育管理机制
1在网络教育宏观管理中,政府应侧重哪几个方面?
2网络教育涉及面比较广,需协调的部门也多,您认为办学单位应如何进行统筹协调管理?
3据您个人看来,关于网络教育的教学、教务管理机制是什么样的?办学单位在管理工作中应强化哪些方面?
关于网络教育的管理机制,我认为应该强调学制、学分的灵活性,强调要依据教师教学过程的信息和学生学习过程的信息进行评价,不能以单纯的结果作一次性的评价。
4在网络教学过程中,如何建设国家与办学单位相合结合的管理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
四、关于网上资源建设
1请您大致介绍一下目前网上资源建设进展情况,在网上资源建设中还存在什么问题?
2网上资源建设工作侧重点放在哪些方面?
3在网上教学平台和教学课件的开发中,应该遵循什么样的设计思路和原则?
网上教学支持系统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在于:我们认为网上教学不仅仅是将教学材料在网上发布,而更多的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沟通与交流,由于远程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空间上的分离,这种沟通与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传统教学过程中一些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如作业、考试、图书馆、笔记记录等,都应该能够在网上得到很好的支持。所有的沟通与交流以及关键教学环节的支持,都需要一些专用的工具来支持,而现有Internet技术并没有提供这些工具,因此需要进行工具开发。此外网上交互式的程序设计,是一般非计算机专业教师所难以做到的,因此,需要开发了一套网上的教学支持平台,为教师在网上实施教学提供全面的工具支持,屏蔽了程序设计的复杂性,使得教师能够集中精力于教学,也使得网上教学从简单的教学信息发布变成一个充满交互与交流的虚拟学习社区。系统设计应遵循如下基本构想:
1.一体化管理
网络教学支持系统应该与教学内容紧密集成,应该实施一体化管理,而不是相互分离的系统。目前,Internet上的一些现成工具,如电子邮件、 WEB、新闻组等,都有一定的教学功能,还有一些大学也开发了一些教学支持工具,如用户注册系统、讨论组、聊天室等,但这些工具都是与教学内容相分离的,是一些相对独立的系统,对教学的紧密性要求支持不够,象某些系统,要学习几门课程,就需要登录几次,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一体化管理就是要使教学支持系统真正符合教学的要求,在一个统一的系统中可以完成教学(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活动,而不需要来回在几个系统之间切换,降低操作的复杂度及学习的难度。
2.完全开放
远程教学所涉及的行业范围大,学习者的数量多,教学内容的形态需求复杂,这就要求系统具有完全的开放性,能够容纳各种形态的网上教学内容,不能仅仅限于支持某些专用工具开发的教学内容,不能只是支持某些文件格式。本系统将采用开放的文件存储格式,支持所有能够在网上运行(包括需要插件的文件)的课程内容与文件格式,不对课程开发工具作限定要求,只要求该工具开发出的课程内容能够在网上运行即可。
3.简化交互式教学设计的复杂性
我们认为,网上教学不仅仅是将教学内容在网上发布,更为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充分沟通与交互,从而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授课模式。由于师生在物理空间的分离,师生之间的交互显得更加重要,可以说,这种交互的广度与深度,是决定网上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网上教学包括一些基本的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的发布、作业、答疑、考试、讨论(同步/异步)、作笔记等等,而现有Internet工具并不能很好地支持这些活动,需要教师进行复杂的交互性程序设计,这对大部分教师来说,是无法完成的。教学支持平台就是要解决这些交互式工具支持问题,使得教师无需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开发程序,就可以很方便获得很好的交互性支持,从而可以专注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教学支持平台的首要功能就是降低实施网上教学的技术难度,提供方便实用的教学工具,简化交互式教学设计的复杂性。
4.支持多种教学策略
网上教学完全打破了传统课堂授课的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和教学的组织者转变为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学习者已经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加上教师与学生在地理空间上的分离,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下,传统教学过程所采用的教学策略相当一部分已经不再适用,网上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新的教学环境中,它不能完全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要引进新的思想、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支持平台必须能够充分体现这些新思想与新方法,必须能够支持探索式学习、协作式学习、角色扮演式学习、辩论式学习等适合网络学习环境的新教学策略,应该提供实施这些教学策略的实用工具。
4您个人认为关于网上资源建设应采取怎样运作机制在具体项目开发中,您认为怎样才能做到既能统筹规划,又能充分调动积极性?
5要真正实现网上资源共享,您认为还应该着重做好哪些工作
另外,在上述四个方面中,您个人对哪一个方面或其他方面感兴趣,有想法,请以此为主深入谈一谈您的看法、见解。如果您认为还有一些重要的问题需要纳入该范围,有的问题提法不合适,请按照您的意思行事。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编辑部
2000、5、21
采访提纲在记者的调查采访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采访前没有拟定一个相关的采访提纲,采访时就很可能会陷入盲目,成为一只“无头苍蝇”。当今很多新闻专业学生一提到采访提纲就头疼,不知这个东西究竟要如何着手。下面我就来谈一谈采访提纲的问题。
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新闻的采访提纲和报道提纲不是一样的。很多人易混淆这两者,错误地把报道提纲当成了采访提纲。从广义上来说,新闻的报道提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采访提纲,二是写作提纲。显然,报道提纲的内涵大于采访提纲,它包括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说起来也可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采访计划,二是调查纲目。所谓采访计划,是指大体的活动步骤、方式,确定要采访的部门、人员名单及其先后顺序,设想一下写什么体裁、多少字、采写周期等。所谓调查纲目,是指所要提问的大纲细目。
举个例子,长沙市某地新出土一批汉代古墓,报社第一时间指派你去进行采访报道。你在去之前可以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拟定一个简单的采访提纲:
关于采访长沙市某地出土汉墓的采访提纲
采访计划:
1,记者赶到汉墓出土地进行现场观察,出土盛况、文物实景;
2,采访现场考古部门负责人或专家,听取专业解释。
调查纲目(问题):
1,文物何时、何地、何人最先发现?
2,汉墓的具体年代?墓主是谁?什么身份?
3,墓中有些什么文物?数量多少?有什么价值?
4,和以前出土的汉墓相比,有什么异同?
5,该处汉墓的出土有什么意义?
6,其他补充性的考古专业知识。(视临场情况待问)
实际采访活动中,可以既写出采访计划,又列出调查纲目,也可以只拟定其中一个。一般来说,记者更多的是列出调查纲目,即在本子上列出自己所要提的问题,而采访计划心中是有数的,没必要一一写出来。所以说,谈到拟定一个好的采访提纲,关键是看所列出的问题是否到位。
以上只是一份简短的采访提纲,熟练的记者只需要几分钟就可以搞定的。真正遇到某些深度报道之类的任务,采访提纲比这复杂得多。如果时间充足,这个采访提纲可以拟定得更详细,多采访一些内容,如采访现场围观群众,看他们有何反应等等,会使报道更生动详实。但以上所列的,是必备内容。我认为,我们在实际新闻工作中,应该有一个认真勤恳的精神,不管什么采访,哪怕预计发出来的稿子将只是一则简短的消息,都要尽心尽力地去采访,去尽量完备手中的材料,这样写出来的报道才可以得心应手、灵活自如。
通过以下方法制定张女士的访谈提纲。
1、事先拟定采访提纲。
2、时间、地址的预约。
3、采访内容的拟定,包括问题的准备。
4、事前对采访对象的背景了解和资料收集,对方的工作、职务、成就、经历等。
如何写采访提纲
一般记者在去采访之前会准备一份采访提纲。如果要回答采访提纲怎么写的问题?我想还是先要回答什么是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说白了很简单,就是你要采访对象要回答的一些问题的罗列。这些问题又不简单是干巴巴的罗列,需要的是你对他本身的认识。
一、确定采访主题
一般报社在派记者进行采访之前实际上已经确定好了采访主题,而记者需要做的就是围绕主题进行相关背景调查,快速翻阅资料,做到心中有底。
我记得自己在进行中国文化为什么要走创新之路这个采访主题时整整看了一个下午关于文化创新方面的报道。我始终认为,记者要采访首先要比被采访者在这方面还懂得要多,虽然你不可能是专家,但你可以借着快速充电成为半个专家,不然去采访,可能人就丢大了。
二、熟悉被采访人资料
举例来说,你采访的是某个事件的某个人,那么你需要了解围绕这个人曾经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做个一个全面调查,比如有着自己的经历、读过什么样的学校、有着 怎样的性格、办事风格是什么?最近他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需要说明的是,也许有些资料对记者来说可能根本就用不上,但我觉得这很难说,其实采访的过程就 跟上战场一样,也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三、深入了解采访背景
如果采访的是一个事件,那么你同样需要对事件先做一番调查。如何调查?你需要调阅大量的资料,你可以看电视上的事件回放、需要看其他媒体对它从各个角度进 行的报道,媒体不一样报道的角度也会有不同,同时,你要将各个媒体不同角度进行的采访和报道做个总结,他们各表达出了什么东西,有着怎样的观点,被采访人 又是怎样回答这些问题的,他的回答是否一直都是统一的,也就是说从他的回答里理解他的内心所想。把这个事件做到烂熟于心,而且需要将事件里的这些人物之间 的关系弄明白弄清楚,然后站近了看站远了看,是不是还缺少一些东西?你是不是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而这些不明白的地方,就是你本次所要采访时要提问的地方。
四、整理线索
通过对被采访人和采访事件的了解,整理出已经成型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以及还未成型的观点,寻找本次采访线索,也即突破口。
五、设计问题
通过对人和事件的了解以及对线索的整理,进行问题的设计。需要说明的是,问题的设计是需要环环紧扣的,它们之间并不是分散的关系,采访就是一条流水线,记 者需要做的是沿着这条流水线向下走。什么称为向下,就是深入挖掘事件的本质,尽力想办法让事件的参与人告诉人们事件的本来面目是什么,他本来想收到什么样 的效果。让读者读完之后也觉得还是有所收获的,如果你的读者看完之后觉得不知所云,好的证明你本次的采访是失败的,其实从源头上已经失败了,在于你的问题 设计不合理。
六、罗列你的问题
将问题设计之后你就可以在纸上罗列你的问题了,罗列完之后你需要再看一遍你的采访提纲是否有什么漏洞。
七、其他
以上都是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关键在于采访过程。在采访过程中,你会发现有时候你的采访对象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沿着你的思路走下去,那怎么办?无所谓就沿他 的思路好了,记者需要把握的是采访主题不发生偏移,同时还要注意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线索,可能你在采访前期的准备时并没有发现这条线索,别的报纸也没有提 及,而此时你的采访对象说了出来,你就需要紧追不放,在完成新闻采访主题的同时你还拿到了别人之前所没有注意到的新闻。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一、准备背景材料
1、 背景材料
2、 获取背景材料
获取背景材料有四个途径,需要大家把握:
首先,平时注重点滴积累。
其次,建立自己的剪贴本。
第三,到网上去打捞资料。
第四,向周围的人了解。
二、采访提纲
1、 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是对将要进行的采访活动的一个大致规划。它可以规划我们的采访程序,保持我们清晰的思路,做到按计划进行采访、写搞,快捷的完成任务。一般说,在采访提纲里,应该有以下几个内容:
首先,明确报道思想,也就是说采访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宣传要达到什么效果。
其次,规划好行走路线和采访地点、时间。
第三,采访步骤,比如说打算采访什么人,是一个还是两个、三个,谁先谁后。
第四,采访要问的问题。
总之,好的采访提纲要成为采访的“蓝图”,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当然,经过一段时间锻炼,这种写在纸上的采访提纲就可以写在心里了。
2、 采访提纲的设计
采访提纲并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可粗可细。只要提前对即将进行采访有个大致的规划就行了,一般说包含报道思想的确立、采访顺序的安排、采访时间和打算撰写体裁的确定,也可以单独对采访时打算要提出的问题进行设计,等等。
三、准备采访物品
采访前笑记者必备的物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证明身份的采访证。
第二类:采访提纲。
第三类:采访包
一基本内容
1、饭店的地理位置、成立的时间、营业额、定位、风格……
2、饭店的管理方式,它与其他的店的差别……
二深入采访:根据你采访的目的拟定
1、饭店的发展目标?
2、发展遇到什么问题?
3、有什么对策?
4、有没有参加慈善事业?
5、怎样对待物价上涨?
……
三诱导性问题:
1、你愿不愿愿意拿一部分利润献给慈善事业?拿多少?
2、……
采访策划方案
一、 活动背景:
使全院学生对就业有更深的了解,激励大家奋发努力,积极投入医学事业。
二、活动目的:
为帮助我院学生尽早了解职业、了解社会、了解校友择业、创业的成功经验和人生经历,提高学业及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使更多的同学能够分享
三、活动时间:
20__年5月23---5月24
四、活动人员:
中心部分成员及各班级有意向参与的同学
五 、活动安排:
(1)中心指导老师确定走访校友名单
(2)通知各班级此活动的开展并分发通知
(3)成员分工
每组成员5名:设组长(同时也是机动人员)、安全员、记录员、摄影人员各一名。
(4) 职责明确
组 长:纵观全局,负责和组员协商走访路线,管理车费;
安全员:注意走访过程中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人员的点到,禁止单独活动
记录员:负责走访过程的全程记录,务必详细,包括具体的'走访途中出发和到达某 地所花的时间以及走访的信息;
摄影员:负责走访的摄影工作。
为了更加明确在走访过程各人的分工和职责,以及学会相互的协调和合作。同时了解一些注意事项和交流技巧
(5) 技能事项
组 长:随时注意成员状况,决定取舍,监督相关事宜。;
安全员:首先保障自己的安全,选择合适的路途;
记录员:尽量做到详细,要求记录客观、真实,如遇见语言不通,找听得懂的成员 或附近的邻居或小孩翻译;
摄影员:调查过程中做好文字,照片,影像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6)内部合作
大家的分工职责是相对的,并非有一个明确的区分,大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专长,在走访过程中相互协作。另外,每个人都不允许单独行动,每个人必须在小组成员的可视范围之内。在走访过程注意时间的把握,一般在15 - 20min左右。在走访时,尽可能的每个人都去关注信息。
六、走访事宜:
1、 在进入别人家时,要作到热情贴切,并做简短的自我介绍。
2、 小组各成员注意观察屋内和屋外的环境,有必要时提醒摄影人员的注意拍摄。
3、 问题尽量避免重复和直接。
4、 问问题不要过于书面化,书生气不要太浓。
5、 不轻易承诺,一旦承诺,承诺必须实现。
6、 离开时可以赠送一些物品,觉得必要时可要求照一张全家福。
7、 学会表达谢意。
七、注意事项
1、出发前注意清查物品;
2、注意着装的合适及携带物品的方便;
3、走访前了解当地的概况及任务分布情况
4、走访途中安全第一!
5、走访途中禁止购买除水以外的物品,原则上不应接受人家给予的除水以外的物品;
6、走访的过程中走访用表注意保管,走访用表避免让他人看见;
7、注意手机,家访时注意将手机调成静音或会议模式,避免用手机看时间。
8、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代表的涵义。
八、经费预算(根据以往走访校友的经费开支)
校友礼物 600元
车费 10_10=100元
总计共 700元
九、活动意义:此次活动对今后进一步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和服务又搭建了新的平台。
采访策划方案
一、活动主题
通过采访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介绍他们大学生活的经历,展开对他们在本科期间的学习方法、专业兴趣的探讨,借鉴他们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畅想规划,收集他们对学弟学妹们大学生活的几点建议,和关于大学生就业考研问题的指导。
二、活动目的
此次举办校友访谈活动,旨在提供一个平台,让广大同学能够认清自己的前路,更好的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于人才专业知识及职场素养需求标准,解决部分初入大学的新生关于职业目标的三个难题:没有职业目标、有目标却无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而陷入幻想空想、对职业愿望缺乏全面深入认识以致于脱离现实。
此次活动能够提供一个与有成功经验的人士交流的机会,得到其对大学生活规划方面的建议,使同学们能够在把握住主要任务的同时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活动举办单位:
昌吉学院经济管理系校友部
四、活动介绍
活动时间:
12月5日:校友部选定访谈返校校友,招募采访志愿者;
12月10日:对志愿者进行培训,说明采访细节,设计采访大纲;
12月11日晚:再次核实采访人数、职责;
12月13日下午:正式采访。
活动地点:经管系新会议室
访谈对象:待定
访谈方式:以座谈形式展开,面对面采访。
五、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阶段
(1)联系与本学院专业相关的优秀学长,详细整理人物资料(姓名、考研或保研、职业领域、光辉经历、照片)。
(2)由校友部人员在系内宣传,招募采访志愿者。
(3)对参加采访的干事、志愿者进行简单培训、分组、分工。
2、采访实施阶段
(1)再次确定采访人数、职责,检查采访所需物品(相机、纸笔)。
(2)以事先准备好的访谈提纲为基础,依事先的分组分工对受访者进行访谈(灵活处理)。
(3)采访结束,向校友表示感谢,带领采访人员去往节目场地观看节目。
3、后期总结阶段
(1)由采访人员根据访谈记录写新闻稿。
(2)对采访人员的记录内容、照片进行处理,制作刊物。
(3)召集参与访谈的干事,收集他们关于活动策划、宣传以及对访谈过程的意见和建议。
(4)要求访谈小组组长针对本次活动做成总结(PPT电子版,可使用部分访谈照片)。
注意:
1、对采访志愿者分组的要求:
(1)每个成员的职责明确
(2)访谈时做好记录、拍照工作。
2、对所有采访者的要求:
(1)面谈时一定要守时守礼,不浪费他人时间。
(2)访谈小组成员在活动前设计出访谈提纲,可围绕以下要点进行:专业行业、单位名称、职业(职位)、工作性质类型、主要内容、任职资格、所需技能、市场前景、行业相关信息、工资福利等。
(3)采访前做好准备,生涯人物可能会问采访者的职业兴趣和求职意向。
(4)注意着装和仪表,文明礼貌,措辞得体。
(5)尊重被采访者,注意保护他们的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
六、所需设备及工具
相机、签字笔、记事本、双面胶等。
七、工作安排
1、此次活动主要负责人:王佳琪
2、前期宣传:宣传部、校友部;
3、招募采访志愿者负责人:
4、对志愿者进行培训人员:
5、人物采访带队负责人:
以上就是关于人物采访提纲怎么写全部的内容,包括:人物采访提纲怎么写、如何对工作分析的方法进行访谈提纲的编写、怎样制定张女士的访谈提纲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