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历代国君列表
次序谥号姓名在位时间年数备注1魏文侯魏斯前445年—前396年50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册封为诸侯,称魏侯2魏武侯魏击前395年—前370年26
3魏惠王魏罃前369年—前319年51前334年,正式称王,并于当年更元年4魏襄王魏嗣前318年—前296年23
5魏昭王魏遫前295年—前277年19
6魏安釐王魏圉前276年—前243年34
7魏景湣王魏增前242年—前228年15
8(魏王假)魏假前227年—前225年3
注:(魏王假)并非谥号,而是习惯性称法。关于魏惠王的姓名,《庄子·则阳》作魏莹,《战国策》作魏婴。
魏襄王(?—前296年)
或别谥魏哀王,或魏襄哀王(猜测)。原名魏嗣,魏惠王之子。魏襄王元年(前318年),魏、韩、赵、楚、燕五国合纵攻秦,不克而返。惠施为魏出使楚国。前296年魏襄王薨,子昭王立。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发魏襄王墓(或言安厘王冢),得竹书数十车。这些竹书是魏襄王时期魏国人撰写的《竹书纪年》,较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更准确。
前任:
父魏惠王
前318年—前296年
继任:
子魏昭王
太子申:在马陵之战的时候,就和庞涓一起死了(被俘,自尽)
史记魏世家节选:
[惠王元年,初,武侯卒也,子罃(魏惠王)与公中缓争为太子。
(三十年)齐虏魏太子申,杀将军涓,军遂大破。
三十一年,秦、赵、齐共伐我,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昂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而齐、赵数破我,安邑近秦,于是徙治大梁。以公子赫为太子。
三十六年,复与齐王会甄。是岁,惠王卒,子襄王立。(襄王名嗣)]
太子申死后第二年立公子赫为太子,魏惠王死后继位的是公子嗣
春秋战国魏国历代君主姓名如下:
1、魏文侯,姓名魏斯,在位时间:前403年—前396年。
2、魏武侯,姓名魏击,在位时间:前395年—前370年。
3、魏惠王,姓名魏罃,在位时间:前369年—前319年。
4、魏襄王,姓名魏嗣,在位时间:前318年—前296年。
5、魏昭王,姓名魏遫,在位时间:前295年—前277年。
6、魏安釐王,姓名魏圉,在位时间:前276年—前243年。
7、魏景湣王,姓名魏增,在位时间:前242年—前228年。
8、魏王假,姓名魏假,在位时间:前227年—前225年。
战国250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公元前公元334年魏惠王和齐威王在徐州会盟,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但在以后的战争中,魏国“东败于齐,西丧秦地七百余里,南辱于楚”,开始衰落。
扩展资料:
魏国政治:
战国初期,魏国迅速成为最强大的新兴强国,对世界诸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秦国西部,魏国以强大的国力夺取了整个河西高原和秦川江东部,而秦国被压缩,只剩下中西关和龙溪商人在其他地方。
这种使世人震惊的崛起,根源于魏文侯创造了两个后来被历史一再证实的强国:一个是积极的改革,另一个是尖锐的绅士。
魏文侯最早在战国时期实行改革,改革政治,奖励农耕,兴修水利,发展封建经济。
魏文侯大批起用当时出身卑微而具有真才实学的新兴士子,此所谓急贤亲士也。文侯之世,魏国群星璀璨文武济济,仅见诸史籍的才士便有:李悝、乐羊、吴起、西门豹、赵仓唐;儒家名士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
故旧能臣重用者有翟璜、魏成子等。至少,魏国初期一举拥有了李悝、乐羊、吴起、西门豹如此四个大政治家,实在是天下奇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魏国 (战国七雄之一)
魏惠王
有三个儿子,他的三个儿子分别是:
魏嗣
,魏理和
魏申
。魏嗣,姬姓,
魏氏
,名嗣,就是后来的
魏襄王
,所以他有
两个兄弟
魏襄王(看—前296年)
或别谥魏哀王,或魏襄哀王(猜测)。原名魏嗣,魏惠王之子。魏襄王元年(前318年),魏、韩、赵、楚、燕五国合纵攻秦,不克而返。惠施为魏出使楚国。前296年魏襄王薨,子昭王立。太康二年,汲郡人不准发魏襄王墓(或言安厘王冢),得竹书数十车。这些竹书是魏襄王时期魏国人撰写的《竹书纪年》,较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更准确。
前任:
父魏惠王
前318年—前296年
继任:
子魏昭王
太子申:在马陵之战的时候,就和庞涓一起死了(被俘,自尽)
史记魏世家节选:
[惠王元年,初,武侯卒也,子罃(魏惠王)与公中缓争为太子。
(三十年)齐虏魏太子申,杀将军涓,军遂大破。
三十一年,秦、赵、齐共伐我,秦将商君诈我将军公子昂而袭夺其军,破之。秦用商君,东地至河,而齐、赵数破我,安邑近秦,于是徙治大梁。以公子赫为太子。
三十六年,复与齐王会甄。是岁,惠王卒,子襄王立。(襄王名嗣)]
太子申死后第二年立公子赫为太子,魏惠王死后继位的是公子嗣
以上就是关于战国时期魏国国君是谁全部的内容,包括:战国时期魏国国君是谁、战国时魏惠王的继位者是谁、春秋战国魏国历代君主姓名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