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故事:书圣王羲之是如何传授儿子王献之书法秘诀的

书法故事:书圣王羲之是如何传授儿子王献之书法秘诀的,第1张

王羲之(321—379)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字逸少,东晋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因当过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等官,故又称其为王右军。作为中国艺术史中被尊为“书圣”的王羲之,书界赞美他“贵越群品,古今莫二,兼撮众法,备成一家”。其刻苦磨练,精研体势,独壁蹊径,坚韧而行的精神,一直是后人的楷模。比如:传说他曾在浙江绍兴兰亭池畔“临池学书”,日复一日,废寝忘食地苦学各家书法之长,为节省时间,身边的池水竟成了他顺手涮笔的方便之处,日久天长,一池清品被染得墨黑墨黑,便留下了个心无旁骛、专心从学的感人故事。

若干年后,王羲之最小的儿子王献之随其练字,几载之后,书法居然可观。王献之年小志大,决心要赶上父亲的名望,便有些急于求成。一日,他趁父亲表扬他的机会,向父亲讨求练字的秘诀,王羲之听罢微微一笑,招招手把献之领到庭院中,指着院中18口大水缸说:“练字的秘诀就在这18口缸的水里,从明天起,你就用这缸里的水磨墨,直到18口缸中的水全用完了秘诀也就知道了。”王献之非常聪明,知道父亲话里的深刻涵意,就毫不贪懒、日以继夜地舀水研墨,越发苦练起来,终于练得一手好字,直到后来的成就竟与父亲齐名,在书法史上并称“二王”。

王羲之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

王羲之晚年曾给益州刺史周抚写信道:“吾有七儿一女,皆同生。”意即其有七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妻子郗璇所生。《晋书·王羲之传》也说王羲之“有七子,知名者五人。”知名者五人即王凝之、王涣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不知名者二人,为王玄之、王肃之。据郭廉夫《王羲之评传》考证,其排序为:长子王玄之、次子王凝之、三子王肃之、四子王涣之、五子王徽之、六子王操之、七子王献之(对王玄之、王凝之、王献之的排序已有定论,其余四子的排序则难以确考,存在争议)。其事迹分别如下:

(一)长子王玄之

王玄之,字伯远,王羲之的长子,工草书、隶书。王玄之曾参与父亲羲之主持的兰亭集会,有帖传世。其在兰亭聚会所作诗一首:“松竹挺岩崖,幽涧激清流。消散肆情志,酣畅豁滞忧。”王玄之娶妻何氏,婚后不久病逝,身后无子,以其弟王凝之之子王蕴之为嗣。

(二)次子王凝之

王凝之,字叔平,王羲之次子,亦工草、隶。历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其妻为谢奕之女(谢安侄女)、著名才女谢道韫。琅琊王氏世代信奉天师道,王凝之崇信尤甚。其任会稽内史时,隆安三年(399年)发生孙恩起义,攻入会稽郡,郡中文武僚属请王凝之加强守备,王凝之不从,入内室焚香祷告后,出来对诸将说:“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如此一来,会稽自然守不住,遂被孙恩所破。城破之际王凝之还认为同是天师道弟子的孙恩会对他网开一面,结果被擒住枭首。倒是谢道韫“闻寇至,举措自若,命婢肩舆,抽刀出门,手杀数人,乃被执。”处事十分雄豪。谢道韫被擒后镇定自若,与孙恩对答不落下风,孙恩为其气势所慑,未敢加害,将其释放。

(三)三子王肃之

王肃之,字幼恭,王羲之第三子。历任中书郎、骠骑咨议。生平不详,只知其参加过父亲王羲之主持的兰亭集会,并有诗流传于后,但不见法帖传世。其在兰亭集会上所作诗为:“嘉会欣时游,豁尔畅心神。吟咏曲水濑,渌波转素鳞。”

(四)四子王涣之

王涣之,字子高,王羲之第四子。善行、草书。宋黄伯思《东观余论》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涣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其中对王涣之的书法评价颇高。但史籍对王涣之的生平记载不详,只知其参加过兰亭集会,有诗一首:“去来悠悠子,披褐良足钦。超迹修独往,真契齐古今。”

(五)五子王徽之

王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第五子,善行书,如黄伯思所论,其书法有“得王羲之之势”的评价,世传书帖有《承嫂病不减帖》、《新月帖》等。亦曾参与兰亭集会,有诗二首。历任车骑将军参军、大司马参军、黄门侍郎,但生性高傲,任诞不羁,常懈怠公务,后来索性辞官,住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六)六子王操之

王操之,字子重,工草、隶书,如前引黄伯思所论,其书法有“得王羲之之体”的评价,有《旧京帖》等书帖传世。历任秘书监、侍中、尚书、豫章太守等职。其妻贺氏(贺氏祖父为司空贺循),有王宣之、王慧之二子。

(七)幼子王献之

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王羲之第七子。历任扬州主簿、秘书郎、卫将军长史、建威将军、吴兴太守,官至中书令,人称“王大令”。自幼随父学书,兼取法张芝,行、楷、草、隶皆善,尤以行、草知名,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如前引黄伯思《东观余论》,其书法被评价为“得王羲之之源”,所谓“源”,即本质、根本,意指王献之继承了其父亲书法艺术中最具有本质性、根本性的内容,是最高的评价。王羲之诸子大多善书法,但唯有王献之能达到与父亲并肩的水平,只是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使得他的作品在唐代之后未能像其父亲那样有大量留存。

(八)独女王孟姜

王羲之有一女,名不详,字孟姜(据《大唐故临川郡长公主墓志铭》称:“朕闻王羲之女字孟姜,颇工书艺,慕之为字,庶可齐踪。因字曰孟姜,大加恩赏。”),嫁谢瑍(谢玄子),生谢灵运。据此,王羲之是谢灵运的外公呢~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王孟姜嫁刘瑾,生女刘淑珍,刘淑珍嫁谢瑍,生谢灵运,据此则王羲之是谢灵运的外曾祖父~

以上就是关于书法故事:书圣王羲之是如何传授儿子王献之书法秘诀的全部的内容,包括:书法故事:书圣王羲之是如何传授儿子王献之书法秘诀的、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5495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