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产物分别是什么

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产物分别是什么,第1张

光合作用反应阶段是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可以

场所:叶绿体基质

CO2+C5生成两个C3(二氧化碳的固定)

C3+能量(ATP的)被[H]还原生成 1·糖类物质(被储存)2·形成C5

说白了就是光合作用中生产有机物的部分当然也是消耗CO2的部分

而光反应实则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H。

光反应的产物[H]是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剂,光反应形成的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光反应是指只发生在光照下,由光引起的反应。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光合膜。

光反应又称为光系统电子传递反应。在反应过程中,来自于太阳的光能使绿色生物的叶绿素产生高能电子从而将光能转变成电能。然后电子通过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中的电子传递链间的移动传递,并将H加质子从叶绿体基质传递到类囊体腔,建立电化学质子梯度,用于ATP的合成。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CO2和H2O转变为有机物(物质变化)和把光能转变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变成有机物中的稳定的化学能(能量变化)。

光合作用反应式分别是什么

总反应式:CO2+H2O( 光照、酶、 叶绿体)==(CH2O)+O2 (CH2O)表示糖类

有关化学方程式

光反应:

物质变化:H2O→2H+ 1/2O2(水的光解)

NADP+ + 2e- + H+ → NADPH

能量变化:ADP+Pi+光能→ATP

暗反应:

物质变化:CO2+C5化合物→2C3化合物(二氧化碳的固定)

2C3化合物+4NADPH+ATP→(CH2O)+ C5化合物+H2O(有机物的生成或称为C3的还原)

能量变化:ATP→ADP+PI(耗能)

能量转化过程:光能→不稳定的化学能(能量储存在ATP的高能磷酸键)→稳定的化学能(糖类即淀粉的合成)

光反应与暗反应

①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②条件:光反应需要光、叶绿素等色素、酶,暗反应需要许多有关的酶

③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还原

④能量变化:光反应中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

⑤联系:光反应产物[H]是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剂,ATP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

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

光反应

光反应阶段的特征是在光驱动下水分子氧化释放的电子通过类似于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那样的电子传递系统传递给NADP+,使它还原为NADPH。电子传递的另一结果是基质中质子被泵送到类囊体腔中,形成的跨膜质子梯度驱动ADP磷酸化生成ATP。

反应式:H2O+ADP+Pi+NADP^+→O2+ATP+NADPH+H^+

暗反应

暗反应阶段是利用光反应生成NADPH和ATP进行碳的同化作用,使气体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由于这阶段基本上不直接依赖于光,而只是依赖于NADPH和NADPH的提供,故称为暗反应阶段。

反应式:CO2+ATP+NADPH+H^+→(CH2O)+ADP+Pi+NADP^+

总反应:CO2+H2O→(CH2O)+O2

其中(CH2O)表示糖类。

同C3植物

C4植物只是暗反应阶段和C3不同光反应无大区别产物都是氧气,NADPH,ATP

因为C4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含PEP羧化酶,对二氧化碳的固定能力超过C3植物叶肉细胞中的RUBP羧化酶,所以C4植物是先在叶肉细胞中把低浓度二氧化碳固定为C4有机酸,然后在鞘细胞叶绿体里分解,产生PEP和二氧化碳,把二氧化碳带入鞘细胞内和RUBP反应维管束鞘细胞中有无基粒的叶绿体内含把CO2转化为C3还原为葡萄糖的酶

C3就直接利用RUBP羧化酶,在叶肉细胞中进行暗反应了RUBP羧化酶固定CO2能力比较低所以,C3植物难利用低浓度CO2,在热带难以生存

光反应是光合作用过程中需要光的阶段光合作用可以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在光反应阶段中,叶绿素分子利用所吸收的光能首先将水分解成氧和氢其中的氧,以分子状态释放出去其中的氢,是活泼的还原剂,能够参与暗反应中的化学反应在光反应阶段中,叶绿素分子所吸收的光能还被转变为化学能,并将这些化学能储存在 三磷酸腺苷 (ATP) 中

由上可知中间产物是NADPH 即[H]

以上就是关于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产物分别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包括: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产物分别是什么、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什么、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方程式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5315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