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总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平原、盆地多, 山地、高原少;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温湿地区多,干寒地区少; 开发早的地区多,开发迟的地区少;沿江、海、交通线的地区多, 交通不便的地区少。我国人口分布一般东部沿海地区多,西部内陆地区少,地理上主要以黑龙江漠河与云南腾冲连线为分界线,东南多,西北少,东南国土面积占全国的43%,而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4%左右,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面积的57%,人口却只占全国人口的6%左右,即有由东南到西北方向随海高度的增加人口密度呈阶梯递减的趋势,而这种趋势还正在加强。
自然原因: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上东部以平原为主,有漫长的海岸线,西部以山地为主,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而且远离沿海,在经济的全球组织中处于边缘腹地的地位,所以西部地区人口承载力比中东部地区低得多。
社会经济原因:历史上,自宋朝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由西部向东部转移,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良好的自然环境推动了经济发展,近代以来,东部地区便利的交通为其发展与交流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为东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东部良好的基础使东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流动,西部地区尽管人口密度比中东部低很多,但西部地区人口对环境的相对压力已经大于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生理密度(以每公顷耕地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已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密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所负担的人口)不仅高于中部地区,而且高于东部地区,比东部地区高出的幅度达50%以上。 从黑龙江黑河到云南腾冲连一条线,叫胡焕庸线。线东南,面积占全国40%,人口90%,线的西北就不用说了吧。 东部人口多,人口密度较大;西部人口少,人口密度小。
人口密度线:黑龙江的黑河至云南的腾冲一线。人口密度线东南——面积占43%,人口占94%
当然不一样啦!
基本国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之一。
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此外,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失衡等。
大杂居、小聚居是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大分散、小集中是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特点;东部多、西部少是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
人口分布是受自然、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密集,中部地区人口次之,而西部高原地区人口稀少。
造成人口过多的原因:
1、经济因素:我国是农业大国,且农业生产水平长时间发展较低,对劳动力数量需求较大,因此,农村人口增长率较高。
2、政策因素:(一段时间内的政策导向)建国初期,国家缺乏计划生育方面的政策,且在一定时间内鼓励生育,导致人口猛增。
3、思想观念:受中国传统家族观念影响,以“传宗接代”为目标而生育,进而导致人口增加;长时间以来社会保障体系和保险制度的不完善,产生了“养儿防老”思想,对人口增加产生影响。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在度过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下降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
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十分突出,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我国人口发展的新特点:
1、人口总量惯性增长,人口增速有所放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一直保持增长趋势,虽然我国人口生育率已经于上世纪90年代降低至更替水平以下并持续至今,但由于人口死亡率降低和建国早期高生育率带来的人口惯性,总人口仍会保持一段时间的增长。
2、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人口抚养比上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人口抚养比的下降趋势在过去十年发生了逆转。当前我国仍然处于人口抚养比低于50%的人口红利期,但由低人口抚养比带来的人口红利逐步减少。
3、人口素质大幅改善,人力资本不断提升。去十年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持续改善,人力资本不断提升。这一成就得益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教育普及成效显著。
4、人口城镇化水平加速提升,人口流动更趋活跃。流动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经济和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户籍政策的改革影响了流动人口规模的变化。
5、人口性别比趋于合理,家庭户人口规模持续下降。出生性别比长期偏高的问题得到有效控制,性别平等的生育观念更加普及,初步达到了人口性别结构优化的目标。
以上就是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全部的内容,包括: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中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人口特点这两者一样吗(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中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