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 托尔斯泰 简介

艺术照风格2023-05-08  29

列夫·托尔斯泰 (Lev Tolstoy) 是俄国著名文学家、19世纪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改革家。1828年9月9日生于莫斯科以南约160公里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16岁进入喀山大学。1851年参军去高加索,1852年在《现代人》杂志上发表处女作《童年》。1854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后来在他的作品《塞瓦斯托波尔故事》中叙述了他的这一段经历。1857年去法国、瑞典和德国游历。1855年至1863年间写了一系列短篇小说,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问题上。1860年至1861年再次去西欧旅行。1862年结婚,在婚后的15年中,创作了两部伟大的杰作:《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通常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托尔斯泰为写这部宏伟的史诗几乎用了7年时间,无论是作品的规模还是对问题的论述,这部杰作都远远超过了他以往的作品。全部生活素材被编织在一幅巨大的花毯中,对丰富的材料和众多人物的处理,都是无比客观的。但是小说中也有一些章节经常受到评论家的指责,在这些章节里,托尔斯泰阐述了他的历史哲学,并对战争及其策划者大发议论,这种冗长的议论有损于全书的协调,成为艺术上的一个缺陷。 《安娜·卡列尼娜》于1873年至1877年创作而成,虽然它在叙事方法和风格上与《战争与和平》相似,但在艺术上却比较协调。在写作《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娜》两部作品之间的一段时间里,托尔斯泰的人生哲学正处在变化过程中。《战争与和平》是一部热爱生活的乐观小说,它的主要人物在道德上都是健全的,而且能够主宰自己的内心冲突;《安娜·卡列尼娜》则是悲观的,它的主人公们的内心冲突往往得不到解决,有时还酿成了人间的灾难,安娜与渥伦斯基的私情所面临的悲惨命运是不可避免的。完成《安娜·卡列尼娜》以后,长期以来对人生目的的苦苦探索使托尔斯泰经历了一场精神危机。1880年以后,他花了很多时间就自己的宗教观点、社会观点、道德观点和艺术观点的各个方面写了一些书籍、小册子和论文。后来,他还就道德问题和性的问题写了许多中短篇小说和剧本。托尔斯泰71岁的时候,他写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复活》,小说中有许多优秀的篇章,特别是在第一部里,作者的叙述充满诗情画意,引人入胜,审判的场面也是现实主义记事的一篇杰作。评论家认为,就艺术性而论,《复活》比《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大为逊色,它有仓促写成的迹像,它的道德说教和对司法制度、刑事制度和教会的宗教仪式的激烈抨击,都使它仿佛出自辨论家托尔斯泰,而不象是出自文学家托尔斯泰的手笔。 1910年10月,日益恶化的家庭关系迫使托尔斯泰在一天夜里偷偷地离家出走。11月20日,他因患肺炎在梁赞省偏僻的阿斯塔堡车站去世。对于托尔斯泰作为一个文学家所取得的卓越成就,评论家从未提出过疑义,一致公认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与经济决定论和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相反,托尔斯泰认为,促使人类达到没有阶级和国家状态的进步运动,有赖于通过每一个人奉行至高无上的爱之法律,摒弃任何形式的暴力,从而使自己在道德上日趋完善。尽管托尔斯泰把他的理性主义引向了极端,但他一直被认为是19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托尔斯泰还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一生掌握了10多种外语,直到80岁高龄还开始学习汉语。托尔斯泰的女儿亚历山大·利沃夫纳·托尔斯塔亚,作家、评论家,托尔斯泰故居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博物馆和托尔斯泰基金会创始人。她有三年时间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线上度过的,获得医务上校军衔和两枚乔治勋章。曾被关押在苏联集中营,后应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农民的请求被释放。她移居国外之后,先后在日本和美国生活,终身未嫁。2000年10月,她的回忆录《我的20世纪》第一次在俄罗斯出版。 列夫·托尔斯泰的玄孙弗拉基米尔·托尔斯泰38岁(2001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新闻系国际新闻专业,毕业后当过记者,在文化部当过博物馆事务技术顾问,担任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博物馆馆长。有两女两子。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托尔斯泰简介

托尔斯泰,可以称为艺术家托尔斯泰,也可以称作思想家托尔斯泰。

从一八六一年的农奴解放开始,到一九0五年的第一次俄罗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之间的俄罗斯转换期间托尔斯泰简介,托尔斯泰所创造的艺术,借用冈恰洛夫的话,是以“对于心理生活中秘密活动的深刻知识”以及“灵魂辩证法的发展过程”等的描述能力,与“本能感觉上的道德洁癖”等,而闻名于世。

托尔斯泰的艺术,不只对俄罗斯文学,至今仍对世界的文学发展,有很大的贡献。而托尔斯泰所发展出来的思想,也给予世界很大的影响。

托尔斯泰主义简单地说,就是以“道德的自我完成”与“不要以暴力制恶”为基础的教谕。一直到今天为止,关于托尔斯泰主义的评论,仍然有如过江之鲫。至今尚未失却其意义的作品之中,有列宁于一九。八年所作的《托尔斯泰——俄罗斯革命的明镜》。

列宁曾有如下的叙述:

“托尔斯泰的作品、见解、教条,与其派系之中的矛盾,实在是相当地明显。托尔斯泰用其不凡的笔触来描写俄罗斯人的生活,并提供了世界文学第一级的作品,实是属于天才型的艺术家。但是另一方面,托尔斯泰却是个狂信基督教的地主。

虽然他对于社会的虚伪和伪善,做强力、直接而且真实的 ,但另一方面,却又是个‘托尔斯泰主义者’,亦即在公众的面前一面拍着胸脯一面演说:‘我是个肮脏且丑恶的人,但是我不停地在为完成道德而努力。我已不再食肉,现在只吃炸的米食。’

那种被称作俄罗新的知识人,对生活精疲力竭歇斯底里的懦夫,他不假借资本主义的榨取来批判,并暴露 的暴力或制裁以及国家统治的喜剧,揭发财产的增加及文明的演进与大众贫困、野蛮、苦恼的增长之间的矛盾之深,但另一方面却又做‘不要以暴力制恶’的痴愚说教。

他用极其严正的写实主义来揭穿所有的假面于世人,但另一方面却又宣扬世界上最丑恶的事物之一——宗教,并致力于让基于道德信念的祭司来取代官僚的祭司,亦即致力于养成更加洗练、难以对付的祭司。”“然而,托尔斯泰的见解与教条之中的矛盾,并非偶然。那是反映一八六一年的农奴解放之后,充斥于俄罗斯人生活中的矛盾状况。”

“托尔斯泰其见解中的矛盾,不应该从现代的劳工运动以及当代社会主义的立场来评论《当然,像这样的评论是必要的,但是仅仅如此却不够充分》,而应该从被高压姿态的资本主义、大众的愈益贫困以及土地征收所逼,而不得不发出 之声,纯朴的家长制俄罗斯农民的立场,来评论其矛盾。”

“托尔斯泰以迎接俄罗斯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之时,酝酿于数百万俄罗斯农民之间的思潮与情绪的表现,而显得伟大。”

“根除官僚化的教会、地主以及地主 ,根绝土地所有的古老形态与秩序,解放土地,用自由平等的小农民共同生活,来取代警察阶级的国家……只有这些热望,才能如同赤热的红线一般托尔斯泰简介,将我们国家的革命之中,农民的每一个历史的步伐连贯起来。

因此,无疑的,托尔斯泰著作中的思想内容,与其说就如他的见解‘体系’经常被评价一般,是抽象的‘基督教的无 主义’,不如说是与农民的热望更加符合的思想。”

革命家列宁对于托尔斯泰的评论,真可以说是与托尔斯泰的本质相符,并令人有共鸣之感。概括地说,托尔斯泰叫人们要回归真实的基督教精神。

他说,如果每个人都不爱自己而爱他人,在这个世界上便可以建立起上帝的天国,这是人类惟一的自救之道,这是完全纯粹的宗教。由这个出发点,托尔斯泰反对所有的暴力,否定国家存在的价值,否定权力的机构,否定教会,否定私有财产。

所以,像这样到达终极点的托尔斯泰的立场,就如同列宁的评论一般,与其说他是站在基督教无 主义之上个人抽象观念的立场,不如说他是站在一八六一年农奴解放之后,在没有完全摆脱地主的压制之下,又成为资本主义压迫俘虏的“纯朴的家长制俄罗斯农民”的立场才对。

也就是说,托尔斯泰对于专制国家与资本主义体制的痛责,与无数“纯朴的俄罗斯农民”的想法、感觉.完全一致。然而,正因为托尔斯泰用朴直的农民眼光来看这个社会,所以无法看清民众困乏的真正原因——资本主义的本质,而产生了其世界观根本上的矛盾。这也是托尔斯泰的悲剧。

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在追索托尔斯泰的思想时,忘却我们潸然泪下的感动。我们被托尔斯泰在八十二岁高龄之时不得不离家的固执,以及托尔斯泰的思想极点中彻底的厌世主义所打动。而且,与托尔斯泰所生存时代的俄国,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异的我们所生活的现代,人们有太多受托尔斯泰思想所感动的机会。

托尔斯泰代表作经典语录摘抄

人类在濒临危险的时候,心里常会出现两个力量相等的声音。其中一个声音会语重心长地说:“你该想个办法来认清这个危险的本质,然后远远地逃离这个危险。”另一个声音则更语重心长地说:“去感觉到危险正一步一步地逼近,这是非常辛苦的,而且看清所有的事情,然后远离事情的所有发展,根本用不着人类的力量。所以,在危险还未真正来临之前,不要去想痛苦的事,只要想着快乐的事就好了。”人类在孤单一个人的时候,大多会听从前者的声音;在人多势众的时候,则会听从后者的声音。《战争与和平》第三卷·第二部·第十七章

人们处于违反自己良心的立场时,不可能受制于他人,再来违反自己的意志。如果你现在位于某个立场,这不是因为他人有所需要,而是因为你自己希望的缘故。《上帝的天国在你心中》结语之六每个人都拥有一个特定的本质,人类当中有好人、有坏人、有愚蠢的人、有感觉迟钝的入、有精力充沛的人这样的想法,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迷信。人类并不是这样被分类的。我们在看某个人的时候,多半会认为他是好人而不是坏人、聪明而非愚蠢、灵敏而非迟钝,当然也可能会有相反的看法。所以,我们常说某人很坏而且愚蠢,或者说那个人是好人而且很聪明,不是也有可能是错误的看法吗?然而,我们经常如此来分类人们。这并不是一个正确的做法。人类就如同河川一样,任何一条河川的水都是水,不会改变,只是有的河川水势很小,有的河川水势很大,有的流速很快,有的很慢,有的河水清澈见底,有的却很污浊,有的河水非常清凉,有的河水却很温暖。人类也是一样的。每个人类都拥有全部特质的种子,有时是某个特质萌芽了,有时则是另一个特质萌芽。所以,同样的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常常展现出来的是完全不同的人。《复活》第一部·第五十九章

每个幸福的家庭都有着很相似的幸福气氛,但是,每一个不幸的家庭,都各自背负着不同的不幸故事。《安娜·卡列尼娜》第一部·第一章

在夫妇之间要有彻底的不和,或是同心一致的爱情,才能在家庭生活中掀起一点波澜。夫妇之间的关系若是暧昧不清,在任何的情况之下,都能发生一些事情。有许多家庭,丈夫和妻子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令人厌烦的生活,那只不过是因为在他们夫妇之间,既没有彻底的不和,也没有同心一致的爱情。《安娜·卡列尼娜》第七部·第二十三章

爱是无法强迫的。但是你不爱,并非意味着你的心中没有爱,只不过是在你的心中,有一些东西妨碍你去爱罢了。把瓶子颠倒摇晃几下,要是塞子紧紧地拴住瓶口,除非把塞子拔掉,是不会有任何东西从瓶口流出来的。爱也是如此。即使在你的心中充满了爱,但是你的罪过却堵住了心灵的出口,爱根本无法表露出来。把堆积在你心灵上的垃圾清扫干净吧!这样你才有可能去爱所有的人类,甚至你所憎恶的人。《人生之道》第六章

对历史学家来说,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而协力鼎助某个人物,这表示英雄的存在。对艺术家来说,在生活每一个层面里的英雄人物,只有在整个团体仅余一个人的时候,才有可能存在,而事实上,英雄是无法存在,也是不应该存在的。《再论《战争与和平》》

奉献给民众是科学的任务。科学和艺术的活动,促进了人类的进步。这个说法好像是说,妨碍船只前进的拙劣操桨法,会促进船只的前进。《怎么办》第三十五章

我们称之为文化的东西,亦即我们的科学、艺术以及追求生活的快适等,全都是欺蒙人类精神自然的要求的尝试。而称之为卫生学或医学的,全都是欺蒙人类本性自然的肉体要求的一种试验。《怎么办》第三十八章

水车,为了把粉磨好,是必要的。人生,为了让生命灿烂发光,是必要的。《人生论》序所有的人,都是为了自己的快乐与幸福而求生存。如果一个人没有追求幸福的欲望,那么这个人可能是不知道自己所以生存的意义。也就是说,入如果没有追求自身幸福的想法,根本谈不上什么人生。对所有的人来说,所谓生存,就等于追求幸福与获得幸福。因此,追求幸福与获得幸福,当然也就等于人生。《人生论》第一章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政治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6],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 1873年~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889)、《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全名: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职业:小说家

国籍:俄语

为什么出名:现实主义小说大师,被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托尔斯泰以两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1869年)和《安娜·卡列尼娜》(1877年)而闻名,

出生于9月9日,1828年出生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俄罗斯星号:处女座

逝世:11月20日,1910年(82岁)死因:肺炎

结婚生活1862-09-23俄罗斯小说家和《战争与和平》的作者利奥·托尔斯泰(34岁)嫁给索菲亚·安德列夫娜·贝尔斯(18岁)利奥·托尔斯泰(1867-01-12)生活中的一个医生的女儿利奥·托尔斯泰的《史密特·伊翁娜·格罗兹诺戈》在圣彼得堡首映1884-02-18警方扣押了托尔斯泰的《我相信什么》引用了托尔斯泰的名言:“一个人就像一个分数,他的分子就是他自己,他的分母就是他对自己的看法。”。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在Facebook上分享Twitter上著名小说家”“Chimamanda Ngozi Adichie”“Daniel Defoe”“Fyodor Dostoyevsky”“Michael Crichton”“Mo Yan”“Robert Louis Stevenson”

列夫托尔斯泰的作者简介:

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生卒: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

代表作品:《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

生平简介: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4年入喀山大学 ,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在19世纪下半叶的俄国,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许多进步作家被陷害、监禁或流放。而列夫·托尔斯泰以他犀利的笔锋解剖和批判了那个病态的社会。

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曾有人这样评价说:“俄国有两个沙皇,一个是俄国当政的统治者,另一个就是托尔斯泰,真沙皇对托尔斯泰无可奈何,而托尔斯泰却在动摇着他的统治。”

以上就是关于列夫 托尔斯泰 简介全部的内容,包括:列夫 托尔斯泰 简介、列夫托尔斯泰简介、列夫托尔斯泰的简介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385028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