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帝司马衷与贾南风的政治婚姻

晋惠帝司马衷与贾南风的政治婚姻,第1张

要讲司马衷的一生,不得不提贾南风。贾南风的表面身份是司马衷的妻子,但实质上更像是司马衷执政的幕后操纵者。> > 惠贾皇后,讳南 风,平阳人也,是西晋开国功臣贾充的女儿。起初,晋武帝想为傻瓜太子娶另一个功臣卫的女儿为妃子。但是杨皇后平时被贾氏及其党羽包围,受了很多好处,听 了很多好话,就想娶贾氏的女儿做妃子。晋武帝就说:“卫公的女儿有五可,贾公的女儿有五不可。卫家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家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可 是杨皇后坚持自己的意见,荀、荀勖两人又在外面一起称贾充女儿的贤惠和美丽(事实证明完全是瞎扯),晋武帝这才定下来娶贾南风为太子妃。> > 本来司马衷要娶的是贾充的小女儿贾午。贾午当时12岁,比司马衷小一岁。后来因贾午太小,决定更换人选,娶贾午的姐姐贾南风。贾南风当时15岁,比太子大两岁。泰始八年二月辛卯,贾南风被册封为太子妃。> > 两人结婚后,史载贾南风“妒忌多权诈,太子畏而惑之,嫔御罕有进幸者。”简单地说就是贾南风既爱吃醋又有手段,将司马衷弄得服帖帖的,其他宫妃都很难接触到司马衷。贾南凤也因此成了东宫一霸。> >泰始八年的这场婚事,表面上看是在杨皇后的极力支持下缔结的,实际上还有其他背景,那就是晋武帝时期的朝廷党争。太子婚前,得到武帝信任的是侍中任恺等 人。任恺等人对贾充的为人很厌恶,一心要将其排挤出朝。恰好当时氐、羌各族起义造反,任恺就乘机推荐了贾充出镇关中。贾充不想做外镇,就联络党羽反抗。荀 勖建议贾充借女儿与太子大婚的机会留在京师,并继续与任恺等人斗争。于是朝廷出现了庚纯、张华、温、向秀、和峤围绕在任恺周围的一派和杨珧、王恂,华 等人围绕在贾充周围的一派,朋党争端出现。司马衷和贾南风的婚姻是很深的派系斗争的结果,司马衷日后太子地位的巩固也多亏了岳父家一派的鼎力支持。> > 但是贾南风实在是太过分了,她不仅其貌不扬,而且生性残忍。当时,东宫中有一些宫女已经怀了太子司马衷的孩子,贾南风就用戟投掷孕妇的腹部,怀孕的婴儿就随着刀刃堕地。据说贾南风还亲手杀掉左右侍女数人。晋武帝知道情况后,开始觉得贾南风不宜做太子妃。> >当时的皇后是司马衷的生母杨皇后的堂妹杨氏。杨皇后死前曾请晋武帝迎娶她的堂妹,晋武帝流着泪答应了杨皇后的请求。这位新的杨皇后继承了堂姐对晋武帝的 掌控能力,也继承了堂姐与贾家的良好关系。晋武帝又是先将有意废除贾南风太子妃地位的想法告诉了杨皇后,新的杨皇后忙劝晋武帝:“贾充有大功于社稷,是朝 廷重臣,其家即使有罪也应再三宽赦,更别说他的亲生女儿了。太子妃现在还太年轻,正是任性的时候,皇上不该以其小过掩其父大德。”晋武帝的毛病就是很容易 被枕边风吹倒,这次又很容易地打消了废贾南风的主意。外戚杨珧在这件事情上也起到了巨大作用。他提醒晋武帝说:“陛下忘贾公闾耶”意思是提醒皇帝不要忘 记了贾家在帮助司马家篡夺曹魏政权上的功劳。最后,废太子妃之事也不了了之。> > 可见,贾南风是因为晋武帝的优柔寡断和父亲贾充在西晋政 权中的显赫权势坐稳了太子妃的地位。于是,司马衷继续害怕她,又受她的诱惑,从而对她百般依赖。太熙元年(290年)农历四月,晋武帝去世,太子司马衷即 皇帝位,是为晋惠帝,贾南风顺理成章地被册封为皇后。晋惠帝此时依然黯弱无能,国家政事开始由贾南风干预。> > 如果说晋武帝在世的时候,贾南风还不敢太过分张扬,压抑着自己的欲望。那么现在司马衷即位了,贾南风就将欲望和所有的劣性都暴露了出来,而且在历史上写下了许多不堪入目的记录。> >首先是在生理问题上,贾南风广树面首,将后宫弄得乌烟瘴气。《晋书》记载贾南风荒*放恣,与太医令程据等人 宫廷。后来她不满足于宫廷面首,开始将目 光投向了民间。洛南有个盗尉部小吏,容貌端庄漂亮,可惜只是衙门的厮役而已。有一天,这个小吏突然穿金戴银,出手阔绰起来。这在官场中是很显眼和招人妒忌 的事情。于是很多人就怀疑这个人是盗窃了财物,主管的尉官也怀疑这个小吏是盗贼,将他捉拿起来侦办。刚好贾南风的叔亲家被盗了,听说抓了盗贼,就过来旁听 审讯,希望能挽回损失。审讯的时候,小吏坦白说:“之前我在路上遇到一个老妪,她说家里有人得了疾病,占卜师说要找一个城南的少年来驱病,所以她想暂时麻 烦我去帮忙治病,还说必有重报。于是我就跟着去了,上车下帷,藏在簏箱中,大概走了十几里路,过了六七道门,簏箱才被打开。我忽然看到楼阙好屋,华丽壮 观。我就问这是什么地方,旁边有人说是天上,还用香汤给我洗浴,供应我好衣美食。我又见到一个年纪大约有三十多岁的妇人,身材短小,皮肤青黑色,眉间有 痣。她挽留了我好几个晚上,共寝欢宴。临走的时候,是这个妇人送我这些东西的。”审讯的官员和贾南风的亲戚听了这些话,都知道是贾后招这个少年去宫中 了,惭笑而去。尉官也了解其中玄妙,将这个小吏释放了事。这个小吏还算是幸运的,当时贾南风在外面找了很多男人入宫,完事后就将这些奸夫杀死,只有这个小 吏,因为贾南风很喜欢他,才活着放他出去。> > 其次是在政治上,贾南风掌握了大权后,将朝廷变成了地狱。在当太子妃期间,贾南风就已经暴 露出了凶残的本性,只是因为尚未掌握朝廷大权,所以一直压抑着。这种性格的人,往往在掌权后会将凶残成倍地释放出来。贾南风掌权后,为了巩固惠帝的统治地 位,也为了一己私心,甚至有的时候依据自我情绪,开始滥杀无辜,草断朝政。> > 晋武帝在临死的时候,为 儿子安排了一系列的辅助大臣, 还任命外戚、太傅杨骏为他的辅政大臣。晋武帝灭吴统一天下之后,就不像之前那样勤政了,多数时间都沉浸在酒色之中,朝中事务都依赖外戚杨氏。当时杨骏、杨 珧、杨济位居三公,时称“三杨”,可谓权倾朝野。当贾南风还是太子妃时,贾家和杨家的关系很好。外戚杨家尤其是两位杨皇后在巩固司马衷和贾南风的地位上出 力不少,但是贾南风一掌权后,就开始屠灭有恩于自己的杨家。> > 这主要是由政治斗争引起的。在新皇登基后,杨骏依然想继续之前大权独揽的 地位,这就和同样权力欲望旺盛的贾南风产生了直接的冲突。杨骏以为自己能够继续拥有之前的权势,因为他是皇太后的父亲。他想利用杨太后来控制惠帝,进而主 政。这样一来,杨骏就成为贾南风干预政事的主要障碍。在挑选辅政大臣的时候,尚书褚契、郭奕就曾上书晋武帝说:“杨骏小器,不可以托付社稷之重。”武帝不 以为然。司马衷即位之后,太傅杨骏辅政,凡朝中之事,必亲自过问,“百官总己”。杨骏害怕朝野上下出现不利于自己的阴谋,也为了镇压异己力量,任命外甥段 广、张勋为近侍,还多树余党,统领了禁兵。但是杨骏在一些重要事情的处理上,“谙古义,动违旧典”,在朝廷上出现了“公室怨望,天下愤然矣”的局面。> >杨骏知道贾南风性情强悍,难以轻易压制,心里也有些畏惮。“后欲预政事,而惮骏未得逞其所欲,又不肯以妇道事太后”。可见贾南风的姿态也很强硬,不愿向 杨太后和外戚杨氏低头。追求专权的杨骏与权欲熏心的贾南风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贾南风意识到杨氏在朝野的行为已经激起了多数人的反对情绪,事实上也是 杨氏自己的不当行为给敌手提供了攻击的把柄。永平元年(291年)三月,经过激烈的明争暗斗,贾南风借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之手,将太傅杨骏、卫将军 杨珧、太子太保杨济、中护军张勋、散骑常侍段广、杨邈、左将军刘预、河南尹李斌、中书分蒋陵、东夷校尉文淑、尚书武茂等全部族诛。之后,贾南风又矫诏废皇 太后杨氏为庶人,徒于金墉城。第二年,杨太后被害死。> > 贾南风初出政坛,就取得了全胜。对于一个没有扎实的政治历练的人来说,超乎寻常的胜利不一定是有利的。贾南风将残酷本性延伸到了政治上,并因为胜利将之奉为法宝。她将与杨氏的斗争作为了西晋王朝的政治常态,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残酷、最顽劣的皇后之一。

公元291年,贾南风借晋惠帝诏书诛杀司马玮后,把朝政大权抓到了自己的手上,但是贾南风心里一直有一个隐患,那就是晋惠帝和谢淑媛的儿子,太子司马遹,所有人都知道晋惠帝之所以能坐在皇位上,都是因为晋武帝司马炎看上了这个孙子,因此都默认了未来司马遹将当皇帝,贾南风夺得政权的时候,司马遹仅有13岁,自然对她构不成任何威胁,但是却也始终是她心中的一颗刺。

贾南风想除掉司马遹,但是司马遹是晋武帝亲自定下的接班人,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借口,必然会引起所有司马氏的反抗,要知道,到目前为止,司马家族的人,仍然掌控了相当大的疆域和军队,但是贾南风终究是贾南风,她有她自己的办法。

司马遹的位置稳固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第一,司马遹从小才思敏捷,深得司马炎喜爱,且朝内朝外风评极好,晋惠帝能登上皇位,至少要有一大半的功劳要记在司马遹这个好儿子身上。第二、是贾南风自己没有孩子,而司马衷其他嫔妃但凡怀孕都被贾南风想办法做掉了,唯独司马遹的生母谢淑媛,本是晋武帝司马炎的才人,刚怀孕,就自己申请回到了皇宫,由杨皇后亲自将司马遹抚养长大。

贾南风就从这两个方面下手,既然司马遹是因为自幼聪慧而获得了广泛好评的声望,那么便找人在生活和道德上各种引诱他,也没有安排好的老师继续严加管教,对他的奢侈和骄横反而更加放纵,毕竟13岁的小孩子,如果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和监管,再加上旁人别有用心的引诱,自然也就在奢侈挥霍、骄横暴虐的路上越走越远,慢慢的朝野内外对这位太子的评价也就转了风向。

其次,贾南风对外宣称自己已经怀孕,并把自己妹夫韩寿的儿子韩祖接到宫里来,试图用韩祖替代司马遹成为太子。

公元299年,贾南风终于忍不住对司马遹动手了,此时的司马遹已经21岁,已然成年,不再是那个十几岁的小孩子,说不定某一天就会幡然醒悟,重新做人,而贾南风要谋害司马遹的想法早已成为了不是秘密的秘密,司马遹周围仍然有很多人支持,他们围绕在司马遹身边,等待着司马遹登上大位那天,到时候秋后算账。

贾南风不会给司马遹这个机会,她要在司马遹还没成气候的时候就将司马遹做掉,这也符合贾南风斩草除根的风格。

公元299年十二月,贾南风借口晋惠帝身体不适,要求司马遹进宫,进宫后却又不见面,派婢女陈舞假称惠帝命令,逼迫司马遹喝下整整三升酒,不胜酒力的司马遹大醉,此时贾后拿出早早就准备好的,由潘岳执笔写下的一封信的草稿,由婢女交给司马遹,趁着司马遹喝醉,婢女诈称皇帝命令他抄写,于是大醉的司马遹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当司马遹手稿送到晋惠帝手上时,这个傻皇帝自然是要直接砍了自己的不孝子,但是聪明人谁又看不出来,这完全就是贾南风在陷害司马遹啊,朝堂之中东宫太子党据理力争,最终都没有定论,贾南风眼见无法在现在直接除掉司马遹,于是退一步,先废黜太子为庶民,关押司马遹的三个儿子,并处死了太子的母亲谢淑媛。看似贾南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是她远远低估了司马遹这颗石子激起的千重浪花。

太子被废黜为庶人,看似是贾南风实现了自己除掉司马遹的计划,但是却让不在朝堂又掌握兵权的各地司马氏藩王的心湖上泛起了涟漪。司马遹在太子位的时候,由于司马遹是晋武帝亲选的接班人,所以谁都没有名正言顺的争夺皇位的理由,但是司马遹被罢黜,而晋惠帝自己是个傻子,也没有别的儿子,所有司马家族的人都具备了竞争皇位的机会,同时,贾南风把朝堂之上搞的乌烟瘴气,又给了所有藩王兴兵夺权的理由。

贾南风的恶果没有多久就来了,诸多原太子党的官员,试图通过宫内的政变,废黜贾后,恢复司马遹的地位,但是张华、裴頠等在贾南风手上被提拔起来的手握实权的官员只想安稳地保住自己的地位。 历史 上所有政变,当内部力量无法统一的时候,就只有借助外部力量来实现,所以他们先盯上了赵王司马伦,司马伦成为东宫的目标很简单,手握兵权且冒失贪婪,这样的人德行有亏,不会对复位后的司马遹有太大的影响。

但是司马伦也有自己的小算盘,贾后的一通瞎搞之后,国家没有了正宗的继承人,贾后又凶暴嫉妒,为非作歹,被全国藩王和朝臣群起而诛之已经是能够看见的结局,而司马伦却是所有藩王里面和贾后关系最密切的一个,事后不可避免地被牵连,所以不如第一个起兵,诛杀贾后。然后手下孙秀继续建议,即使贾后已经废黜了司马遹,以贾后的性格绝对不会见好就收,而是斩草除根,不如稍微一等,等贾后弄死了司马遹,再进京除掉贾后,这样的话,大权就完全掌握在司马伦手上了。

公元300年三月,贾后还是想方设法弄死了司马遹,由孙虑用捣药的木杵将司马遹打死。四月,磨刀霍霍的司马伦早就做好了起兵的准备,同时和梁王司马肜、齐王司马冏一起赶到洛阳,假称惠帝诏命,以谋害太子司马遹的罪名逮捕了贾皇后,当得知是赵王司马伦为主谋的时候,贾南风只留下了一句:“系狗当系其颈,反系其尾,何得不然。”

一代妖后贾南风,终于倒下,但是西晋王朝并没有激浊扬清,拨乱反正,相反,由于司马遹故去,晋惠帝痴傻,为了皇位的继承问题,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先后加入了这场皇位争夺战,司马家族的人各个胆子不小,能力不大,还骄奢*逸,所以这场关于权力的 游戏 ,一个又一个地登场,一个接一个地退场。

公元307年,晋惠帝突然暴毙,河间王司马颙在回朝廷的车上,被司马模的手下将领梁臣掐死于车内,同时三个儿子也被杀死,晋怀帝司马炽继位后,东海王司马越成为西晋的实际掌权者,也是这场八王之乱的最终胜利者。

八王之乱的 历史 ,贾南风无疑是一个核心人物,贾后的失败从一开始就是注定的,因为自始至终她并没有掌握西晋帝国的兵权,而司马遹是她手上唯一一张压制宗室的牌,这时候不好好利用司马遹来控制诸多藩王,反而在自己实力不够的时候就除掉了司马遹,失去制约却又手握重兵的司马氏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把自家天下弄的乌烟瘴气的女人。不过,话说回来,即使贾南风不动手,等到权力顺利交接到司马遹手上,她同样躲不过司马遹及其东宫党羽的报复。贾后的凶暴妒忌,让她树敌过多,但是又没有掌握最实际的兵权,在司马遹还小的时候,她借了司马遹的名,用了司马遹的权,但是终究不是贾南风自己拥有的,在司马遹即将长大成人,收回自己的权力的时候,极度缺乏安全感的贾南风选择了最后一搏,希望偷梁换柱将韩祖变成司马家的人,但是无奈当时的她所做的一切都会被认作是谋害司马遹的阴谋,从那一刻起,贾南风的悲惨结局就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自公元291年司马玮政变杀杨骏,司马亮进京掌权,到公元307年晋怀帝继位,司马越掌权,八王之乱经历了十六年之久,期间还有匈奴人郝散、氐人齐万年、成汉李特的叛乱等大大小小的反叛,常年的战乱将刚刚建立起来,百废待兴的西晋王朝打的稀巴烂。八王之乱的十六年中,参战诸王多相继败亡,人民被杀害者众多, 社会 经济严重破坏,西晋的力量消耗殆尽,隐伏着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爆发。“五胡乱华”、西晋灭亡,八王之乱是其重要原因。八王之乱以极端的形式向世人昭示 社会 风气的畸变,造成了秩序的崩溃,把所有的人推向动乱的深渊,给 社会 带来深重而又长久的灾难。

这是因为这个人并不是贾南风的亲生儿子。贾南风在272年的时候嫁给西晋太子司马衷,后于290年晋升为皇后。根据史籍的相关记载可以得知,贾南风在嫁给司马衷之后就只生过四个女儿,从未生过一个儿子。不过司马衷却是有一个儿子的,名叫司马遹,出生于278年。生育司马遹的人是谢玖。此人原本是司马炎后宫的才人,后来被司马炎送至太子府教导司马衷床第之事。

因为贾南风生性善妒且为人狠毒的缘故,当时不少怀上身孕的太子嫔妃都曾被她打到流产。所以谢玖在得知自己怀孕之后便向司马炎请旨回到了宫中待产,从而得以顺利产下一子。贾南风虽是司马遹名义上的嫡母,但是介于司马遹并非她的亲生儿子,所以她对司马遹并不存在喜爱之情。甚至于,她对司马遹其实是非常厌恶的,是以后来才会发生她逼害司马遹的事情。

司马遹在司马衷即位之后便被正式立为了太子,贾南风则为皇后。因为除了司马遹之外,司马衷再无其余子嗣,这意味着西晋皇位只会由司马遹继承。在这种情况下,贾南风本该好好对待司马遹,借此来确保她的地位。但是别人越是劝贾南风好好疼爱司马遹,她对司马遹就越是不喜,最后她还因此生出了将司马遹除掉的想法。

在299年的时候,贾南风先是佯装怀孕,然后将妹妹的儿子取来当做自己儿子。而后她又让人借机灌醉司马遹,然后趁其酒醉之时哄骗他写下大不逆的文字。最后,贾南风借“谋反”这一罪名让司马衷下令废黜了司马遹。不过由于司马遹在朝堂之上颇具声望,所以朝中很快便传出“废掉贾南风,复立司马遹为太子”的消息。贾南风一听这消息便急了,于是她决定先下手为强,早前被幽禁于金墉城的司马遹随之遭到毒杀。

贾南风最后被独揽大权的司马伦毒杀。贾南风的父亲贾充因为不想离开都城前往长安任职而计划将女儿嫁给太子司马衷。在皇后以及多位朝臣的斡旋下,司马炎最终答应了这门亲事。一开始贾充本想让自己的小女儿当这太子妃,无奈当时这个小女儿年纪太小,所以最后他只能让贾南风嫁给太子。话说太子司马衷并不聪慧,所以司马炎觉得他不适合当储君。

在与几位大臣商量过后司马炎决定先是考验考验司马衷,所以他写了一些问题让司马衷作答。贾南风得知之后知道司马衷答不出来,所以就找来张泓帮忙代答,最后顺利蒙混过关。贾南风此人不敢相貌丑陋,而且心思也非常歹毒,司马衷对于这个太子妃十分顺从。自从娶了贾南风之后司马衷便很少踏足其它妃嫔的住所,而贾南风如若听闻其他妃嫔怀孕的消息也是命人将其戟打至流产。司马炎得知这些消息之后曾一度想要将贾南风废掉,但是因为皇后等人的求情也最终作罢。

待司马炎去世之后司马衷即位,晋升为皇后的贾南风仗着自己的身份以及司马衷的痴傻开始专擅朝政。贾南风因为自己无所出,所以便伙同党羽将太子司马遹杀害。由于太子在民间的声望非常好,所以这个消息传出之后也是引来了诸多不满,赵王司马伦更是趁机以“为太子报仇”为由发动兵变。以司马伦为开端,其余一众诸侯王也纷纷宣布起兵,著名的“八王之乱”就此爆发。

身为这次动乱导火线的贾南风在齐王攻进宫之后不久就遭到了废黜,她的党羽也被一一铲除。之后司赵王为了掌权,用一杯金屑酒将贾南风毒死。贾南风得此下场也算是罪有应得。

以上就是关于晋惠帝司马衷与贾南风的政治婚姻全部的内容,包括:晋惠帝司马衷与贾南风的政治婚姻、八王之乱(三)贾南风死了,但是西晋也没活、明明是母子,贾南风为何如此看不惯自己的儿子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5018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