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国从事非油气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地勘单位(以下简称“地勘单位”)职工总人数11220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6308 万人,离退休人员34912万人。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比例1:078。
2007年,全国地勘单位在职职工中,地质勘查人员2276万人,占3608%;工程勘察与施工人员695万人,占1102%;矿业开发人员923万人,占1463%;其他人员2414万人,占3827%(图10)。
图10 地勘单位在职职工构成(按产业)
2007年,全国地勘单位在职职工中,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单位2734万人,占4334%;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612万人,占970%;科研院所238万人,占378%;其他地勘单位2724万人,占4318%(图11)。
图11 地勘单位在职职工构成(按单位性质)
全国地勘单位在职职工按照产业和单位性质构成情况,如图12所示。
图12 地勘单位在职职工构成(按产业和单位性质)
2007年,全国地质勘查人员中,技术人员41440万人,占6327%。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963万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6688%,占所有地质勘查人员的4231%(图13)。
图13 地质勘查人员职称构成情况
一、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单位
2007年,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单位职工总数为5647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734万人,离退休人员2913万人,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比例1:107。
在职职工中,地质勘查人员1469万人,占5371%;工程勘察与施工人员451万人,占1651%;矿业开发人员083万人,占303%;其他人员731万人,占2675%(图14)。
图14 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单位在职职工构成(按产业)
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单位地质勘查人员中,技术人员927万人,占6310%。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601万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6483%,占所有地质勘查人员的4091%。
二、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
2007年,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职工总数1071万人。其中在职职工612万人,离退休人员459万人,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比例1:075。
在职职工中,地质勘查人员364万人,占5948%;工程勘察与施工人员074万人,占1209%;矿业开发人员007万人,占114%;其他人员167万人,占2729%(图15)。
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地质勘查人员中,技术人员225万人,占6181%。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153万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68%,占所有地质勘查人员的4203%。
图15 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在职职工构成(按产业)
三、科研院所
2007年,全国地勘单位中科研院所职工总数348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38万人,离退休人员109万人,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比例1:046。
科研院所年末在职职工中,地质勘查人员052万人,占2185%;工程勘察与施工人员009万人,占378%;矿业开发人员002万人,占084%;其他人员175万人,占7353%(图16)。
图16 科研院所在职职工构成(按产业)
科研院所地质勘查人员中,技术人员042万人,占8076%。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036万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8571%,占所有地质勘查人员的6923%。
四、其他地勘单位
2007年,其他地勘单位职工总数4155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724万人,离退休人员1431万人,在职职工与离退休人员比例1:053。
其他地勘单位年末在职职工中,地质勘查人员392万人,占1439%;工程勘察与施工人员160万人,占587%;矿业开发人员831万人,占3051%;其他人员1341万人,占4923%(图17)。
图17 其他地勘单位在职职工构成(按产业)
其他地勘单位地质勘查人员中,技术人员249万人,占6352%。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172万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6908%,占所有地质勘查人员的4388%。
地勘需要放线。
地勘任务的完成意味着需要进行施工测量放线工作,测量对于一项工程前期来说非常重要,也影响到后期的结构质量。
因此,是非常关键且需要精准度的一道工序,同时,总包单位需要指派有经验的测量员进行操作和复核。“地质”,准确的应叫地质学,习惯了就叫地质。地质学是七大自然科学之一,主要是研究地球及其成因和演化发展。
实际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地震的预测、各类矿产的寻找、勘探,灾害性的滑坡,古生物的演化。凡是建筑在地面上的物体,都要事先搞清楚地下的情况。
地勘的放线方法
(1)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图进行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2)现场建立控制座标网和水准点。现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方法在下面。水准点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3)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307,总体规划勘察的勘探孔可分一般孔和控制孔两类,其深度应根据任务要求和岩土条件确定:
一般勘探孔深度,应为8~15m; 控制勘探孔深度,应为15~30m。 控制勘探孔应占勘探孔总数的1/5~1/3,且每个地貌单元均应有控制勘探孔,其数量不宜少于3个。
扩展资料:
工程地质勘探钻孔的孔径,大多数是168MM开孔,91MM终孔,这样的孔身结构能够满足一般的勘探、试验要求。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譬如为了探查坝基软弱夹层和强透水带的位置及展布方向、断层破碎带和缓倾角裂隙的产大辩论和特征,以及为了检查基础的灌浆质量和混凝土的浇筑情况,就需按照工程地质的要求,打一些大口每项钻孔,以工程技术人员进入孔中直接观察和测量。
大口径钻孔主要在水电工程地质勘探中采用。中国于1963年在丹江口坝直址打成了第一口大口每径钻孔;之后,葛洲坝、小浪底、偏窗子、三峡等水利枢纽工程中相继采用,均取得很好的勘探效果。面且承担了大坝基础处理等任务。
由于大口径钻孔能够让勘探人员直接进入其中观测和取样,准确地搜集到第一性地质资料,因而避免了用一般勘探耗费大量进尺而未能搞清某些地质现象和问题的弊病。它也代替了施工复杂的竖井工程,而且由于无爆破震动,可以保持岩层的天然状态。
大口径钻探方法有冲击钻进和回转钻进,在工程地质勘探中主要使用后者,其孔径分别1150、1050、950和750MM,孔深30—60M,可以取得材心。钻具是在现有设备基础上改装的,主要包括钻头、岩心管、取粉管、钻杆等。除钻具外,还应配备吊笼、绞国及潜水泵等必要的设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地质勘查
1、勘测。实地调查。今多指在采矿或工程施工以前,对地形、地质构造、地下资源蕴藏情况等进行实地调查。
2、按工程建设的阶段,工程地质勘察一般分为:规划选点至选址的工程地质勘察;初步设计工程地质勘察;施工图设计工程地质勘察。
按规范要求 高层建筑勘探孔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一般应达到基底下05--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到稳定地层
地基变形计算深度,对中、低压缩性土可取附加压力等于上覆土层有效自重压力20%的深度;对于高压缩性土层取附加压力等于上覆土层有效自重压力10%的深度
数量规定
一、每一单体的一级高层建筑,勘探点数量不应少于6个,二级高层建筑不应少于4个;
二、当建筑物平面为矩形时宜按双排布设,为不规则形时,宜按突出部位角点和中心点布设;
三、在层数、荷载和建筑体型变异较大处,宜布置适量勘探点;
四、勘探点间距一般为15~25M,一级高层建筑可取较小值,二级高层建筑可取较大值,为准确查明暗沟、塘、浜等异常带,勘探点间距还可适当加密;
五、在岩溶发育地区,勘探点应适当加密,必要时可按每个柱基下布置勘探点;在花岗岩残积土地区,勘探点间距可取本条四款中的较小值;
六、为降水设计需要,必要时应布置查明地下水流速、流向和进行水文地质参数测试的专门勘探点;
七、控制性勘探点的数量宜为全部勘探点总数的1/2以上。
地勘在设计前面。地勘先进行再初步设计,地勘的环境影响设计的等级方案。一般的地勘是初勘,按照间距钻孔,初勘过后,会形成地勘报告,如果要进一步了解,就会做超前钻,也就是详勘,基本上一桩一孔,原理和地勘一样,只不过是在基础上打更深的孔。
地勘一般分三种情况:
1、简单、小型项目:在初步设计前做地勘。
2、对地质状况比较复杂、项目投资规模比较大或比较重要的工程,分两次做。初勘应该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前进行,详勘在初步设计前,复杂的,施工图设计或技术设计前,还需要做详勘。
3、对地质情况特别复杂、特大型或国家重点项目,需要多次地勘。有针对特殊目的的专门勘察、也有阶段性的全面勘察。有初步勘察、也有详细勘察。涉及地下地面水文、气候、岩土等多个专业。
以上就是关于地勘单位人员情况全部的内容,包括:地勘单位人员情况、地勘需要放线吗、地勘布孔间距的要求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