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内心所想的事情付出应有的行动。“付”的意思是“交给”,“之”是代词“它”,“于”是介词“到……”。
2、出处: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因此他们就决定将威胁付诸行动。——《斜塔上的实验》· 亨利·托马斯 达纳·李·托马斯。
3、造句:光说不做是行不通的,行胜于言,要成功必须付诸行动。
词目付诸 读音fùzhū 释义表示:交付使用2付:交,给,把诸:“之于”或“之乎”二字的合音示例1统帅部所设想的计划…这些小组正将其付诸行动2付诸一炬、付诸东流、付诸洪乔
付诸行动指为完成某个目的而做某种行动,侧重更偏向于行动。而付诸于行动指通过某种行动而达到某种目的,侧重更偏向于目的。表面听起来意思是差不多的,但是实际上性质是不一样的。
性质的意思:
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征。
拼音:[ xìng zhì ]
引证解释:鲁迅 《三闲集·我和<语丝>的始终》:“看广告的种类,大概是就可以推见这刊物的性质的。”
性质的近义词:
本质[ běn zhì ]
1、本性;固有的品质。
2、哲学范畴。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事物固有的内部联系。由事物所包含的特殊矛盾构成,并由其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与“现象”相对。
毛泽东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这些同志看问题的方法不对,他们不去看问题的本质方面。”
此二词的区别在于“出”与“诸”,二者词性不同、意思不同导致这两个词有细微区别
①“诸”在此处为兼词,意为“之于”,付诸行动就是付之于行动就是把想法、计划,落实到行动上所以一般有这样的句式搭配:“把他的想法付诸行动”
②“付出行动”是做出行动 ,一般可以用于更广的语境我从语法上说,“付出行动”是动宾短语,可以单独做谓语成分,如“我付出行动,终于实现了梦想
所以,一般来说,二者区别很小,在现代汉语中,常可以替换使用频率差不多,不过,在表达“把想法、计划,落实到行动上”时,常用“付诸行动”
如果你听任自然地碰碰运气,也许会吃到苦头,可是至少让你发现自己还够坚强,可以承受住一两次失望或挫折,这总比提心吊胆过一辈子好多了。
每次你把恐惧付诸行动,试图保护自己,都会增强使你恐惧的前提。如果你每次都将这个前提——没什么好害怕的(有时候什么也不做是表示害怕)付诸行动,反而会增加你的安全感。
万一你的判断错误怎么办?万一你恐惧的事真的发生了怎么办?
通常,这种威胁不见得比胡思乱想更糟。
有些行为看起来似乎非常合理,实际上却会增强你的胡思乱想。这里有几个方法,可以让你辨认这种行为。
比方说,不要因为怕搞砸了事情,而对朋友隐瞒自己的一些事情。尽量吐露事实,不管那是什么,然后就顺其自然地随它去。如果你隐藏了某件事实,很可能造成下面的结果:(1)让自己觉得这件事情愈来愈可怕而且讨厌。(2)使自己相信这份友谊有多薄弱,多么经不起考验。(3)新增加了一个妄想性烦恼的来源——害怕被别人发现事实。而且会一直问自己:“我这样做的真正动机到底是什么?”你可能会回答:“为了朋友间的情谊。”是的,这样说确实会增加你对友谊的关切,可是另外一些更特殊的感觉和信念也被增强了,这就是恐惧感。
有一个文艺作家对创作抱有极大的野心,期望自己成为大文豪。美梦未成真前,他说:“我的烦恼是眼看一天过了,一星期、一年也过了,仍然不敢轻易下笔。”
另有一位创作家说:“我把重点放在如何使我的心力有技巧、有效率地发挥,在没有一点灵感时,也要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像机器一样不停地动笔。不管写出的句子如何杂乱无章,只要手在动就好了,因为手到能带动心到,会慢慢地将文思引导出来。”
初学游泳的人,站在高高的水池边要往下跳时,都会心生恐惧,如果壮大胆子,勇敢地跳下去,恐惧感就会慢慢消失,反复练习后,恐惧心理就不再存在了。
可见,行动是让你获得成功资本的开始,缺乏行动者,只能在恐惧心理之中打发自己,剩下的只能是失败的苦果!
解释:做出行动
出处:《斜塔上的实验》——亨利·托马斯 达纳·李·托马斯: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因此他们就决定将威胁付诸行动。
造句:我也决定付诸行动了。
意思:诸有代词的用法,可作为“之”或“之于”,付诸行动就是付之于行动啦
拼音:fùzhūxíngdòng
以上就是关于付诸行动的意思 词语付诸行动的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付诸行动的意思 词语付诸行动的意思、付诸的意思 为其付诸行动里的付诸是什么意思、付诸行动与付诸于行动的区别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