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果聪明,人如果勤思考,就能知道更多。
此文出自《孔子家语·在厄》
原文:
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拜礼焉,路出bai于陈蔡。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乃召子路而问焉,曰:“《诗》云:‘慧而明理,思而知之,敏而好学,扬而不张”。
白话译文:
楚昭王想聘用孔子,孔子前往拜访答礼,路过陈国蔡国边境。陈国蔡国的大夫们一起计谋说:“孔子是圣贤,他所刺讥的都能击中诸侯的病根,如果被楚国任用,那么陈国蔡国就危险了。”就派属下的兵丁阻拦孔子。
孔子无法通过,断粮七天,与外界无法交往,粗菜淡饭都吃不上,跟着的学生都饿病了。孔子更加慷慨,讲学奏乐唱歌不停,就叫来子路问道:“诗云:‘人如果聪明,就能明白事理,人如果勤思考,就能知道更多,人如果勤奋,就能弥补他的笨拙。”
扩展资料
这部书在很长的历史阶段被疑为伪书,其作为思想史料的价值未受到重视。随着近代简帛文献的出土证明,确信为先秦旧籍,《孔子家语》的真实性与文献价值及其学术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肯定,无愧于“孔子研究第一书”的称号。
《孔子家语》这部古籍,是中国图书史上其中一部最著名、也最受人关注的“伪书”。在古代,经、史、子、集这四个古书大类,一直以经部的书籍最受古代学人重视,因为这些经典都跟孔子有关:有的曾经由孔子亲自整理、作为教导学生的教材,有的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论和事迹,有的则阐释孔子或后世儒家学派的思想学说。
知书明理
[ zhī shū míng lǐ ]
释义
[ zhī shū míng lǐ ]
同“知情达理”。老舍《骆驼祥子》二十:“仿佛谁都是混帐,只有他自己是知书明理的君子人。”
百度汉语 AI让学习更简单 立即下载
详细释义
解释:同“ 知情达理 ”。 老舍 《骆驼祥子》二十:“仿佛谁都是混帐,只有他自己是知书明理的君子人。”
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敬德 修业 博物 明理 是一种目标意识。
子曰:“君子敬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就是说:“君子要增进美德、建功立业。忠诚信实,就可以增进美德;修饰言辞出于至诚的感情,就可以建功立业”。“博物”是动物、植物、矿物、生理等学科的总称,“博”有“通晓”的含义,在通晓社会、自然的基础上,明白事物之规律,掌握改造之方法。因此,这种目标意识就是要建功立业,出入应对,通晓事物之规律,掌握改造之方法,以能够“用世”为衡量之标准,要努力通过德业兼修,成为“经世之才”。
敬德 修业 博物 明理 是一种实践行为。
若将“敬德修业,博物明理”的理解放在“修”和“明”方面,那就是一种积极的实践行为,我们不仅敬重“德业”,更要“修行”德业;我们不仅要做到“博物”,更要达到“明理”,这就是一种实践。
从学生层面上讲,“敬德修业”体现“品德砥砺”、“学业修习”方面“德业兼修”的要求,是实现“自励”的前提,“自励”是实现“德业兼修”的基本途径和策略,符合自我发展的规律,追求自我完善、自主发展,在“用世”的目标下,积极地规划自己的未来,争取早日成为对社会、民族、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博物明理”就是要向“社会学习”、“关注人生”的“服务社会”的理想,是积极“用世”的基础,我们应当身体力行。
从老师层面上讲,“敬德修业”,可以理解为“敬业师德”、“精业师能”,“博物明理”,可以理解为“终身学习”、“掌握规律”的理想追求。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敬德修业,博物明理”,依然具有“传承中超越,创新中发展”的实践价值。
以上就是关于慧而明理,敏而好学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慧而明理,敏而好学是什么意思、有哪个成语形容:“不知道原理,就不知道运用”的意思。是不是叫什么“明理”什么、敬德 修业 博物 明理 这四个词分别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