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向我们揭示: 人一旦解决了生存问题,就会渴望归属感 。渴望被理解,渴望被连接。
而连接的媒介,从书信演变成呼机、电话、手机……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各种主题社群相继出现,俨然就是人类在虚拟世界的“家”。
涌现出的有代表性的主题社群有:互联网知识社群“罗友会”,社会化营销社群“大熊会”,职场技能学习成长社群“秋叶PPT”……
什么是社群?同好+结构+输出+运营+复制 。
社群的成员是基于共同的认可或行为才聚集在一起,没有“同好”就没有话题。决定社群寿命长短的,还要有稳固的结构和有质感的运营,就好比房屋的地基和日常养护。
而社群的规模,就得看社群输出内容和亚文化,群成员是否对社群有依赖和认同感,它决定了社群能够复制扩张的前提。
社区说的是人和人基于地理位置的联系,零售场景里经常说的“最后一公里”,说的就是社区营销。
社群强调的是人和人之间关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 ,哪怕两人身隔海角天涯,也可以通过网络畅谈不休。在扁平化的社交网络里,手机已然成为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如果手机不通、微信不回、动态不更新,会有这个人“消失了”的错觉。
在虚拟世界, 我们往往会在别人的认同中寻找自己的存在感 。我们会在社交网络分享动态,对于别人的点赞互动满怀期待;我们会攀比抢红包的手气,哪怕只有几分钱。
微博和微信公号同样是粉丝经济模式,通过扩大粉丝规模,推出针对性广告,粉丝转发或买单,但会遇上新的麻烦——注意力转移。 粉丝可分配的时间是有限的 ,这种粉丝经济模式必须和其他社会化营销一起去抢占用户时间。
而明星的粉丝经济,更为典型。粉丝只为明星一人买单,没有人可以取代,明星一旦污点上身,形象坍塌,粉丝经济便会瞬间瓦解。一旦明星这个中心点缺失,经济结构就很难维持。
对比而言,社群经济,要稳固得多。 社群是由多个“同好”的点组成,强调的是凝聚力 ,缺失一个,另一个马上可以补上。同时,在社群的氛围,催生了羊群效应,联系会更紧密,彼此更容易相互感染、冲动购买。 把客户导入社群,是品牌经营的高级形态。
在形成社群前,产品用户的角色要完成三次转变。
受众阶段,通过网络渠道、新闻报道、好友推荐知晓产品信息。用户阶段,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使用该产品。粉丝极端,使用后,非常满意,向周边朋友推荐。社群阶段,成为产品的发烧友,与各地产品爱好者组建社群,参与到产品的优化和体验中。
从“受众”到“社群”,就是从“围观者”到“自家人”的过程。
社群是为了满足人的某种需求而建立的。导致社群走向沉寂的,要么是群主的目的未达成而不再维护,要么是群员的需求未满足而不再活跃。
建群动机无论是卖货、拓展人脉、学习成长,还是打造品牌,都必须要考虑需求的可持续。 稳定的群一定是基于长期需求的社群定位。
需求的短暂性势必会造成社群的短暂性。
导致群消亡的第一诱因,便是缺乏明确而长久的定位,事先应通盘考虑群主题、定位, 分享机制的群寿命会长,灌水群必死 。
缺乏热心的群主或群管,或者群主个性过于强势,会导致两极化的争议,要么演变成信息乱流,要么无趣之极。
而缺乏固定的活动形式,长期没有新鲜成员补充,熟识度和凝聚力下降,陷入沉寂,会加速群的生命力衰退。
群角色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不同群的生态模式。
组织者,日常维护和管理。思考者,群里的灵魂人物。调侃者,调节和活跃气氛。求教者,提供困惑寻求帮助。围观者,潜水,偶尔说话。挑战者,对群管理和交流内容公开提出不满。
围绕这些群角色,主要有两种管理模式:一种是基于社交群的环形结构,一种是基于学习群的金字塔结构。
有质量的社交网络人数,是一个有限的数量 ,邓巴的“150定律”就是关于这个研究的论述。
试想,微信加了几百好友之后,朋友圈的刷屏体验感。社群内,群员的大量刷屏,信息过载,人均参与量大大降低,凝聚力和活跃度当然就会下滑。
然而,对于QQ学习群,很容易达到2000人的上限,如果要解决学员参与问题,就要用到 递归金字塔管理模式 :成立一个核心管理群,规模不大,这个群的每个人都去维护一个小群。
主动式是自己看到宣传或利用群搜索功能加入,为了避免动机不纯或不符合群定位的人加入,很多 QQ群采取了审批加入制 。
而微信群,是模仿了QQ讨论组的架构,组员随手拉成员进入,而不需要得到组创建者的同意,采用的是链接扩散机制。
微信群的产品逻辑是基于时间流,而QQ群是基于主题,前者适合移动通讯,后者扎根桌面时代。
QQ群,基于主题建立群组,可以开设多个小窗定点交流,有助于多人在线就特定主题互动。这种独立窗口设计,必须要求设备有足够大的屏幕空间,显然移动设备难以支持。
微信的入群模式很随机,大多是以某个场景建立,场景结束,群也就随着时间流而湮没。
平台提供的管理工具,决定了平台对社群的维护力度。
相对于微信,QQ的工具更加多元化。社群要有仪式感——QQ入群申请,社群要有奖惩——QQ红包/禁言,社群要有价值——QQ群共享演示/群文件共享……
微信群更看重加入者的横向连接,更具开放性,而不是围绕中心创建者的地位,QQ群正好相反。
微信群不限制一个人加群组的数量,更具多样性,群组管理是放在信息时间流里,如果没有会话顶起,会随时间自然沉没。
QQ讨论组兼容了QQ群和微信群的特点,具备一部分QQ群功能,如语音、视频、传输文件等,也具备微信群的功能,基于时间流的特点,具有临时性。
QQ群更像一个商业组织,产品逻辑自带申请流程,群管理员的概念;而微信群更像是一个主题聚会,可任由组内成员邀请他人加入,基于特定话题交流,聊完就散。
如果是用于商业目的,有明确主题,那QQ建群更适合。如果用户层都是中高层,不适应QQ聊天,那非微信群莫属。
找同好: 谁来建群?如何做好社群定位?如何找到第一批群成员?
定结构: 内部群和外部群如何区分?选择微信还是QQ?开放加入制还是邀请制?如何制定群规?
产输出: 核心成员和普通群员的输出内容和形式。
巧运营 :入群群规的仪式感、群分享的参与感、群内分工的组织协作、开展线下活动带来的归属感。
能复制 :如何组建核心群,核心群文化的养成和衍生。
建社群不一定需要找明星代言人,而是需要找到喜欢某种产品能把产品玩到极致且有个性的人。 有同好,就有社群建立的基础。
逻辑思维的罗胖,依靠每天60秒语音和读书分享,迅速积累了一批铁杆粉丝,从罗辑思维公众号到得到研习社,从罗友会、跨年演讲到得到大学,声势和影响力逐步扩大。
太平人寿的郭琪,人称PP琪,通过PPT系列作品《一张图读懂产品》,吸引了公司业务同仁的关注,通过全国微信群-PP琪干货大咖群-PP琪公众平台推送-PP琪金牌写手群的推动模式,锁定上万名公司业务同事和数千名分享精英。
社群的价值是基于能力构建的,而不是热情和愿景 。 搭建社群,必须要对群组成员进行合理规划。
内部群多为环形结构,每个人的身份都可以互相变化,地位相互平等,管理相对松散。而外部群多为金字塔结构,有群管理员,有明确的群规和管理机制。
社群运营进入良性循环,人数快要突破上限后,通过内部群,转移一部分老群员到2群,保证了2群从一开始就有一定的规模,而老群员在群内会自觉地把群规和文化传承下去, 交叉引入的群复制是拓展群规模的关键 。
基于核心群员个人影响力,发展和组建的亚文化群,则是兴趣喜好的生活延伸。 比如,《秋叶PPT》团队的读书笔记PPT群、群殴PPT群、轻松学图表、秦友团;《正和岛》团队的非创意不传播部落、摄影部落、爱马仕部落等。
要群体优化,就要让普通群成员也能输出。
秋叶PPT团队怎样让群员从“观察者”变成“行动者”,参与到社群运营中来的呢?团队鼓励学员在PPT课程学有所成之后,读一本书,做一个有内容的读书笔记PPT,老师免费指导修改并发布到微博、微信、网盘等渠道,学员因此而接到PPT设计的付费任务、企业的面试邀约。同时,团队把社群每周五的嘉宾分享演变成了学员分享,鼓舞了更多学员的学习和进步。
仪式感: 群名称、群公告、群名片的整齐划一,为入群仪式做好视觉基础,做好群设置预案。设定入群机制,准入制或邀请制,设定入群暗号,入群前告知群规,入群必须先认同群规和群文化。
参与感: 培养小习惯带来的参与感,如早起问个早、签到,晒早上完成的三件事。定期组织分享和话题讨论,干货分享就要邀约分享者准备素材,强调分享对大家有启发的内容,而话题分享,可以就准备的话题进行小范围讨论和筛选,由话题主持人选择。
组织感: 社群可以组织分工协作,做一个人做不了的事。通过社群微博传播矩阵,群成员自组织进行接龙,可以引导网友跟风转发,轻松破千。通过众包协作,各自认领一块任务,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复杂的项目。
归属感: 网上约10次,不如线下聊1次。可以视区域分布、兴趣议题来组织,群成员以核心群员为主,随便聊、随便玩,可以加深彼此交流,体会真实的社群。
秋叶在打造《和秋叶一起学PPT》的网络推广团队时,推行了7个步骤。
在 导向阶段 ,找到更适应网络化生存的有创意的人,经过磨合和沉淀,在内部核心群 建立信赖和互动默契 ,通过动态筛选,把核心群人数稳定在了69人。 明确 打造网络PPT培训第一品牌的 目标 , 并承诺 一起做平台,一起分利益。团队定岗定责,利用大家的碎片化时间, 分工协作 ,做到了OFFICE在线付费教育领域第一名,学员5星口碑超95%。
社群运营中的“狼群”就是核心群,就是专业能力强、创意想法多、团队协作好、兴趣三观相同的一群人。
社群中的头狼,不总是固定的一个人,谁都可以担当。头狼的职能更多的是启发团队灵感,能够识人相马,能够整合内外资源,最大化激发社群的战斗力。
秋叶PPT团队中的核心成员,都是微博作业、微信互动、强关系发展而来的核心粉丝,导入QQ群的。
社群营销,最致命的,就是对手通过找到领域相符、爱好一致的社群,一股脑儿就可以把你的目标客户全端了。
如果要打“蚂蚁战术”,首先需要给社群带来价值,培养存在感。 在社群这个生态圈里,有了形象认可,自然也不缺帮手。
发动集体力量是最便捷经济的方法,不需要特别的技术含量,拼的就是数量。
军令状,是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果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治罪,强调的是风险。而 攻城战术 ,讲的是通过完成任务得到回报的机会, 强调的是收益,是正向激励 。
而经常有任务发布的社群,群管用不着找话题、做活动,维护成本也不会很高,如果任务可以连通社群内多个角色,往往会产生很大的能量。
一个人的能量和产出是有限的,任务一旦群体响应,群员之间相互比拼,会促成社群的集体进化,在网络渠道快速扩散,带来的社会影响力不容小觑。
社群中,重赏之下必有参与,但重赏,仅有奖品是不够的, 要真正激发社群活力,是奖品下有诱惑力的活动设计。
文中,秋叶把微博抽奖活动,设计成学员社群新媒体实操演练,确定了活动目标,通过学员转发活动微博、花钱粉丝头条推广,同时链接到外部的赞助资源,最终得到了超预期的渠道曝光。
活动设计满足了多方需求:学员有了实战机会、外部人士有了观摩体验、奖品赞助商有了品牌曝光、秋叶线上课程有了销售增长, 达成了四赢的局面 。
如果你有干货,也有产品,就可以主动参与大量的群分享,通过分享,让大家熟悉和了解你,在群成员兴奋度较高的时候,完成导购。
没有社群,和用户是点到点的接触关系。而有了社群之后,和用户变成了点到面的关系,基于需求场景营销的机会就会增加很多。
定点战术需要找到社群所在地,熟悉社群结构和偏好,从群成员心理和行为入手。
只要找到一个符合产品定位的用户,从他身上入手,顺势打入他背后跟他有一样特征的社群,一下子可以找到目标客户群。以这个群为入口,通过了解和互动,可以找到更多定位相仿的社群,获客效率和成交率都大为提升。
罗辑思维提出的“一群人团结起来占其他人便宜”,就在于他相信有人格魅力的人与共同价值观的人相互信任和抱团,是 互联网社会的基本组织形态 , 任何商业也要基于这种形态再设计 ,社群跳过中间环节,直接和现行的商业模式对话,可以“团要”甚至白拿。
而秋叶团队的“一页纸PPT大赛”,则是传统企业借助社群资源,面向互联网的升维传播。 通过社群的结构化输出,造成难以想象的传播影响力 。
互联网+的兴起,给很多行业带来了变革,同样,也带动了社群经济的发展。 对于商业而言,一个人的口碑很可怕,一群人的口碑很恐怖。
未来的商业形态,聚焦社群很是关键。除了亲友、同事之类的强关系, 有规模的社群彼此之间建立连接的方式一定是基于“弱关系”。
企业和渠道商是强关系,和消费者是弱关系,如果企业能够通过社群“弱关系”连接,提升企业和消费者连接亲密性,那就意味着之前用于覆盖和影响企业潜在消费者的广告投入的大幅下降,效率提升。
企业社群连接要从“强关系”转化到“弱关系”,仅仅围绕产品是不够的。单纯依靠利益或制度驱动,难免会沦为刷屏灌水群和单向推销群。
社群的生命力在于价值和文化输出 ,首先需要基于企业文化、产品特性和员工个性建立内部社群,形成和产品连接的亚文化,这种亚文化向外开放后,可以引入外部活跃的粉丝用户,最终形成内外社群的双向交流。
小米的社群最初是通过论坛积累的,小米员工都是手机发烧友,小米社区在早期就形成了发烧友文化。
小米公司把论坛中积极的用户组织起来,号称“铁杆米粉”,约八十人左右,核心二三十个不动,其他五六十个不断进出、更新。
铁杆米粉积极参与产品发布会及活动,在手机发烧友圈子里有较大的影响力,这80个“铁杆粉丝”直接影响粉丝数17万,实际上,米粉已经成为小米的产品形象代言人。
“秋叶PPT ”结合社群学员,擅长PPT设计的特点,搭建平台,开展“群殴PPT”微设计大赛。
每期“群殴PPT”的PPT设计挑战,因为创意出彩,都会在新浪微博的掀起超百万的话题阅读,企业关注到了这股传播能量,也纷纷带品牌资源参与进来,形成舆论共振。
因为参加罗辑思维研讨,秋叶PPT和万达集团有了连接,于是就诞生了“说说我眼中的万达”的话题讨论。秋叶PPT策划一页纸PPT大赛,简化了参与门槛,通过社群的微博、微信发布,鼓励每个看到活动的小伙伴参与,两天内,话题阅读量破百万。
活动一旦通过社群连接到用户,微活动爆发出来的能量难以想象。
在成为拥有专业技能的“U盘人”之前,最好先在组织内潜心修炼专业技能,等到可以脱离组织做“U盘人”时,需要找到和同样的“U盘人”,抱团生存。
在“U盘化生存”里最优秀的资源整合者会把默契的“U盘人”组织成社群。这样,社群就变成了某个专业领域的“路由器”,要找到“U盘人”,就必须通过社群去连接。
罗永浩在锤子科技夏季新品发布上,感谢了为他制作PPT的许岑,结果许岑的Keynote课程购买人数增加了6000份。
罗永浩敢做锤子手机,绝不因为他仅仅是手机发烧友,而是他看到了背后罗粉的力量。
对于企业,已经不是要不要建社群的问题,而是如何做才能把自己企业的社群运营真正和产品、用户联结起来的问题。
企业要给予用户足够的价值,不仅仅是产品连接和优惠,更多的是生活上的个性满足。
对于零售行业来说,高活跃的社群更多来源于生活场景的转化,比如可以搭建基于超市宠物食品分化的生活社群-猫达人,有水果偏好的生活交流社群-水果忍者。
“宁可转型升级死,绝不因循守旧活”,这是广联达董事长刁志中振聋发聩的一句话。某种程度上,这代表了不少正在 探索 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家的真实心声。
一场巨大的变革正在进行中:“数字化”“数字中国”被列为“十四五”规划的核心之一,数字经济席卷各行各业,新一轮的商业马拉松枪声已响起。无形的革新重塑着商业大环境,也赋予了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不论是数字化,还是数智化,成为疫情之后几乎每家企业不得不做的必答题,也带给企业家诸多困惑:企业是否一定要数字化转型?究竟如何数字化转型?难点和坑又是什么?
本专题试图抛砖引玉,展现数字化大潮中的一个剪影。我们特别邀请到行业专家安筱鹏,详解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问题。我们更期待蓬勃涌现出优秀的管理样本,有机会向世界输出中国式的管理理念与声音。
(注:本文原标题《一文讲透数字化的8个关键问题》,节选自正和岛《决策参考》四月刊。)
作 者:安筱鹏 阿里研究院副院长
转型的逻辑起点
今天人们讲智能制造、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一系列概念,讲数字化转型,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是:转型的逻辑起点是什么?
智能是一个主体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的能力,这个主体可以是一个人、机器、设备、组织、企业等。 工业40、智能制造等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面对竞争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企业如何适应?如何跟上?如何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这就是数字化转型的逻辑起点。
在过去,消费者追求的更多是性价比、产品功能、耐用性等功能诉求;今天,年轻的消费者不仅仅关注功能性诉求,而且关注内容、服务、参与度、社交体验、分享与交流等体验诉求。 消费者的需求已变化,我们的供给能否跟上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应对需求的快速变化,是疫情带给我们的挑战,也是数字化转型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未来十年,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是如何面对消费者主权的崛起。一百多年前,福特说:“不管消费者需要什么,我生产的 汽车 都是黑色。”2019年,“双11看中国”活动过程中,欧莱雅中国总裁说:“22年前进入中国时,美妆行业是千人一面,现在是一人千面。” 这就是我们今天面对的市场客户需求发生的变化:个性化、场景化、实时化、互动化、内容化。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数字化转型及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去满足海量的、碎片化的、实时的、多场景的客户需求。
数字化转型的本质
业界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很多新的概念。有些时候新概念太多,也造成了“新概念雾霾”。我们需要一个“雾霾净化器”;我们需要一个望远镜,能看到数字化转型的全局;我们需要一个显微镜,能看到数字化转型的细节;我们也需要一个CT机,能看到数字化转型的本质。
对于企业家而言,面对疫情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数字化转型要解决的问题, 本质是一个问题,即企业如何面对不确定性。
只有深刻认识不确定性,才能深刻理解数字化转型的本质。不确定性源于信息约束条件下人们有限的认知能力,应对不确定性,是人类永恒的挑战。 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在数据+算法定义的世界中,以数据的自动流动化解复杂系统的不确定性,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构建企业新型竞争优势。
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美国和德国都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新概念。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提出智能制造,认为智能制造解决三个基本问题:差异性更大的定制化服务,更小的生产批量,不可预知的供应链变更和中断。 这三个问题归结为一个问题,即一个企业如何面对不确定性,并做出实时响应。
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认为工业40的逻辑起点是适应竞争环境的快速变化。 数字化转型的初心就是如何应对变化,市场变了、用户变了、产品变了、技术变了,企业如何适应市场+用户+产品+技术的快速变化。
这次疫情是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一次检阅, 应对疫情和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解决同一个问题:企业如何在不确定性的世界中进行决策。 疫情期间,良品铺子、红蜻蜓、林清轩等企业家们在逆境中找到突破口,体现了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即意识+平台+工具+组织。
企业要有数字化转型的意识,要树立以消费者运营为核心的理念,树立全渠道营销、线上线下融合、数字驱动等新理念;企业能够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挑战在于业务云化,在于搭建了数据中台、业务中台;企业还要有钉钉这样的数字化工具;需要实现组织在线、协同在线,需要营造自组织涌现的机制。
一个所有组织都要思考的问题
面对不确定性,面对数字化转型,所有的组织都要思考一个问题: 如何从工业时代的组织向数字时代的组织切换?
很多时候面对一个不断变化的市场,企业按照原有的工作方式、思维方式操作,可能没什么错,但是在一个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失误将不可避免。基于确定性的组织行为惯性,是造成突发事件应对失误的元凶。互联网竞争策略中有一个关键:高频打低频。一个组织的常态与突发应对的区别在于:常态化的低频决策机制适应不了突发事件中的高频决策需求。
如何构建一个组织的高频、多中心、短链路决策机制,是一个组织从工业时代向数字时代切换的必由之路。
数字经济时代如何重建新的组织细胞?新组织涌现的背后是价值观导向和利益导向,正如张勇(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所说,绝大多数协同问题都不是态度问题,而是生产关系没设计到位;要在一个扭曲生产环境下希望大家一起合作,本身就违反人性。
重新思考数字化转型的动力
2003年,《哈佛商业评论》前主编尼格拉斯·卡尔在美国掀起一场大争论。这场争论的核心问题是IT技术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到底有没有用?这个问题每隔几年就会冒出来。面对全球数字化基础设施的重构,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数字化转型的动力。
我们看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微服务组件、工业APP等背后,是我们认识数字化转型的起点——首先是认知转型。我们讲“ 科技 是第一生产力”“制度重于技术”,但最重要的是认知和理念。其次,我们今天对数字化转型认知的区别不是愿不愿意拥抱变化,而是以多快的速度,以何种方式拥抱变化。我们是不是有长期思维,是不是相信年轻人,是不是有推动文化变革的决心?再者,数字化转型是一场边缘革命,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不在于做了什么,重要的是比竞争对手多做了什么、客户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构筑了什么样的新型能力。
过去,在涉及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时,企业家们的思考角度是:数字化转型的投入产出比有多高?有没有风险?有多少风险?如果数字化项目的风险太高或产业不确定,就放缓投资的步伐。
我们今天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如果不转型,损失是什么?缺失数字化战略时,风险是确定的,可以概括成以下五个方面:市场失焦、营销失语、管理失衡、系统失灵、增长失速 。
数字化转型的基本矛盾
企业家们在推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面临各种困惑和挑战。
美国哈佛大学组织的调研认为数字化挑战是遗留系统(52%)、信息/数据孤岛(51%)、IT与业务线之间的合作不足(49%)、风险厌恶文化(47%)、变更管理能力(46%)、缺乏数字化的企业愿景(39%)、缺乏人才/技能(38%)、预算不足(37%)、网络安全(34%)等。德国提出工业40,核心问题是三个集成(横向集成、纵向集成、端到端集成)。而中国政府提出两化(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核心挑战是如何从单向应用。问题是,这些挑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面临的基本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把这个问题抛给数字化转型:什么是数字化转型的基本矛盾?我 们认为是企业全局优化的需求和碎片化供给之间的矛盾。 企业数字化投入和收益之间不是一个平行线,数字化投入只有超越了集成的某个临界点之后,收入才会呈现指数化增长。
《第五项修炼》说过一句话:“今天问题的产生,源自于昨天的解决方案。”回顾过去60年IT的发展史,可以看到它就是一个碎片化的供给史,这些解决方案都是为了解决一个点的问题。但是今天我们不仅仅需要点、线、面,还需要一个生态,这是我们今天在数字化转型中所面临的一个问题。
从企业数字化到数智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不是一个新课题。从技术长周期的视角来看企业转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数字化转型阶段到数智化转型阶段。数字化是一个业务数据化的过程,中国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了,经历了传统软件安装期和消费者在线化两个阶段。 当前,企业正进入数智化转型新阶段,基础设施云化、中台化、移动化推动企业从业务数据化向数据业务化转型,从单轮驱动向双轮驱动转型,并最终实现全链路数智化。
阶段一:IT化阶段
关键词:安装
企业通过安装办公自动化(OA)、企业资源管理(ERP)、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等各类信息化软件,构建单点业务环节信息系统,全面优化企业的研发、生产、经营流程,提高管理效率,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数字化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阶段二:在线化阶段
关键词:在线
互联网普及对于商业世界带来的革命性变化,意味着商业系统进入了新时代——在线时代,商业世界实现大尺度、多场景业务闭环优化。伴随着3G、4G、5G等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技术的迭代,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移动支付、网络约车等新业务涌现,推动着消费者在线,以及店铺、商品、组织、管理、服务的在线化。
阶段三:云端化阶段
关键词:重构
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数字孪生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群落正在构建新商业基础设施,未来5 10年将是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安装”和服务交付期。IT基础设施及企业应用软件加速云化,一批云原生技术持续涌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AIoT中台建设步伐加快,消除数据孤岛并促进数据业务化,推动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共享。
阶段四:双轮驱动阶段
关键词:运营
伴随着企业传统IT基础设施云端化、AIoT化、中台化、移动化,企业不断打通线上与线下、内部与外部、消费端与供给端数据,基于消费端数据运营,以消费端数据智能重构供给端的品牌、营销、研发、渠道、制造等供给体系和价值链体系,构建人、货、场全要素运营体系。
阶段五:全链路数字化阶段
关键词:创新
以消费者运营为核心,实现消费端与供给端全要素、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智能,建立企业智能运营和决策体系,持续推动企业产品创新、业务创新、组织创新,构建强大的新竞争优势。简言之,如果说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基于IT技术、架构和PC端,那么企业数智化转型则是基于DT技术、架构和移动端。数字化的核心是业务数据化,数智化的核心则是数据业务化。从数字化到数智化是一次新型数字商业基础设施的重构、迁移和切换,是以消费者运营为核心的数字商业生态重构。
数字化的终极版图
可以设想一下,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或者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数字化的终极版图是什么?从未来看现在,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等技术,都是未来数字化终极版图的一个碎片 ,ICT技术发展及应用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把这个碎片化的模块拼成一幅完整版图的过程,我们都是拼图人。
10年前,马斯克发表了一篇文章:Why the US Can Beat China: The Facts about SpaceX Costs。今天,马斯克的SpaceX将火箭每公斤的发射成本降到了20年前的1/7。今天,飞机、高铁、 汽车 、坦克等复杂装备的研制周期相当于20年前的一半,这是因为人类 社会 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论已从“观察+抽象+数学”的理论推理、“假设+实验+归纳”的实验验证,走向基于数字孪生的“模拟择优”。
未来的世界是数字孪生世界,就是在比特的汪洋中重构原子的运行轨道,这将驱动赛博空间的数字孪生无限逼近真实物理空间,基于“物理实体+数字孪生”的资源优化配置将成为数字经济的基本形态。
数字孪生世界的意义在于,在比特的世界中构建物质世界的运行框架和体系,构建人类 社会 大规模协作新体系。 这一进程将从原子、器件、整机、建筑、城市到地球,从基因、细胞、器官、人体到生物世界,从数字孪生的心脏、数字孪生的飞机、数字孪生的建筑到数字孪生的城市。我们都走在构造数字孪生世界的大道上,数字孪生将把企业带上向零成本试错之路。
企业思维的三个转变
面对数字化转型大变革,企业如何转型?企业思维需要实现三个转变:
1 以不变应万变,到以持续优化的策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企业需要以数据+算法的策略应对不确定性,需要摒弃冗余思维、静态思维,走向精准思维、动态思维。
2 以增量革命构建新型能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就是要把软件、设备、流程优化、管理变革最终都转化为企业的新型能力。这是数字化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3 从产品制造商到客户运营商,制造企业应成为一个工业产品提供者,通过产品与客户建立一种“强关系”,能成为24小时在线,了解、预测、满足客户需求的“客户运营商”。
今天,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不是因为喜欢变化,而是不得不做的一场转型。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家们要做的是对于新事物不排斥、不盲从,主动拥抱数字化新大陆。
你要去融资你肯定先得有项目啊,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一般越成熟的项目融资越容易成功。如果你还没项目那你还是先想想什么项目是未来趋势或时下大热的。
要找投资公司的****,我建议你先确定你对哪一行业的风投公司感兴趣,有的风投针对餐饮行业,有的风投更倾向互联网行业。推荐给你两种找投资人****的方法:
一、选中感兴趣的风投公司,去他们指定网站查找****。一般情况下,风投公司都会公布他们的****,以及过往投资业绩。缺点是筛选起来比较费力。
二、寻找专业的融资平台,帮你精准对接。对大部分企业家来说,这种方式比较省心省力,但一定要找靠谱的融资平台,不然就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想通过平台精准对接投资方;对基金、投资人来说,想通过平台来筛选值得投资的项目,所以都会与融资平台进行合作。融资平台便为企业家和投资人搭建了一座桥梁。
如果企业家自己缺少资金资源,找不到投资人的话,建议你带着项目去不同的平台上试试,比如明德资本生态圈、鲸准、创业邦等等。网上选平台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很多平台动则交几万块钱的费用,收的都是智商税。
明德资本生态圈从业资本市场二十多年了,也是家投资机构,并长期与2400多家基金保持合作,现已帮助上百家公司成功对接资本,说不定能在资金方面帮到你。
如果你还有有关直接融资的问题,可以点击下方的在线咨询按钮,直接跟老师对话交流。
《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贾林男)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ubch
书名: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
作者:贾林男
豆瓣评分:75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9-8-20
页数:360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一身“坏毛病”的员工怎么用,怎么带?怎么给员工分利更能激励员工的活力、创造力、凝聚力?对于日渐庞大的组织,应该如何驱动,如何管理?走在企业发展的弯路上,企业家该如何激励自我,走向正确的道路……《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贾国龙激励3万员工的管理哲学》将给你答案。
员工个体的激励
在西贝员工眼中,贾国龙“用人”是高手中的高手。有意见的,有个性的,能力大的,能力小的,他都能把人用得“团团转”。他总是能很顺畅地把部下的心理负担抹掉,让人甩掉包袱,轻装前进,展现自己应有的状态,发挥出自己的能力。
员工激励与组织驱动
西贝大组织的动力系统就是“梦想工程”,他是贾国龙驱动数万人大组织的法宝之一。
世界上绝大多数公司只靠金钱激励员工做事,而伟大的公司由使命驱动。如果组织里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梦想,这个梦想与组织使命的方向一致,然后公开说出自己的梦想,大家相互成就,共同去追梦,那就是非凡组织。
企业家的自我激励
老板的认知和能力,对一家企业来说就是天花板。而遇到瓶颈被“卡”住,是企业人的常态。贾国龙封了顶,那就是西贝封了顶,因此他就需要永无止境地自我突破、自我成长。
编辑推荐
当年任正非也曾不堪重压,是西贝服务员的快乐奋斗激励了他!
一分没赚损失百万,却更获重用与信赖;唱戏的突然成骨干,管理千人当高管……
激励3万员工自我管理、快乐奋斗的企业管理哲学!
西贝餐饮集团创始人贾国龙:我郑重向大家推荐此书,值得买来一读!
西贝30周年内部读本公开,收录西贝历史上所有重大事件
《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是首部关于西贝的著作
相关评论
林男真厉害!他用四年的时间,钻到西贝的肚子里,把西贝人研究了个遍。四年,他参加了西贝无数个会议;四年,他访谈了西贝无数个员工,从高层经理到基层员工,包括一些边缘岗位的员工,洗碗工他都访谈了好多个,有的员工还访谈了不止一遍。我觉得林男对西贝员工的了解超过了我。本书是林男的心血之作,把西贝人写活了。我郑重向大家推荐此书,绝对值得买来一读!——西贝餐饮集团创始人 贾国龙
2000年前,我曾是忧郁症患者,多次想自杀……直到2006年,我在西贝莜面村吃饭,我们坐在大厅,有很多内蒙村庄的农民姑娘在唱歌,我请她们来唱歌,一首歌3美元。我看到她们那么兴奋、乐观,这么热爱生活,贫困的农民都想活下来,为什么我不想活下来?那一天,我流了很多眼泪,从此我再也没想过要自杀。——华为创始人 任正非
作者简介:
贾林男
商业作家,正和岛林男工作室创始人。曾任正和岛执行总编,创办企业家内参《决策参考》,著有《做踏踏实实的企业家——周其仁随访以色列七夕谈》。
贾林男深入商业一线,观察和写作商业故事。曾深度采访对话马云、柳传志、褚时健、江南春、包凡等数百位商界领袖、创业者。
为写作《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贾国龙激励3万员工的管理哲学》,贾林男深度陪伴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及西贝4年,积累素材近千万字,力图全面反映西贝整个企业的灵魂。
以上就是关于社区、社群分不清 秋叶和你聊 | 社群营销(含思维导图+知识卡片)全部的内容,包括:社区、社群分不清 秋叶和你聊 | 社群营销(含思维导图+知识卡片)、阿里研究院副院长安筱鹏:一文讲透数字化的8个关键问题、寻找投资人的途径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