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是什么意思

鸠是什么意思,第1张

鸠:jiū,是鸠鸽科部分鸟类的通称,

1词义:①鸠鸽科部分种类的通称。我国有绿鸠、南鸠、鹃鸠和斑鸠等。

②通“勼”。聚集。

③安定。《国语·语九》:“庶曰可以鉴而鸠赵宗乎!”

④古代土地的量名。

⑤据《吕氏春秋通诠·慎势》载:鸠是一种行于沙中的运载工具,其特点应该是车轮非常宽,可以防止车轮陷入沙中;同时,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上有深底花纹,用于增大行车时的摩擦力,防止打滑。“水用舟,陆用车,涂用輴,沙用鸠,山用樏。――《吕氏春秋·慎势》

⑥姓

2鸽形目:(Columbiformes)鸠鸽科(Columbidae)的许多种鸟类。鸽和鸠这两个名字常可换用,虽然鸠通常是指本科中体型较小而尾长的成员。也有例外:驯鸽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鸽,却常被称为岩鸠,因此俗名并不表明生物学关系。

鸠占鹊巢的鸠指的是红脚隼。

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发现,有些鸟类自己不会孵蛋,经常把蛋下到别的鸟的窝里,让别人替自己孵蛋并代为养育幼鸟。于是,古人就写了一首诗发表到《诗经》上: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后来就慢慢演变出一个成语:鸠占鹊巢

成语中“鸠占鹊巢”中的“鸠”指的是红脚隼,而不是杜鹃。红脚隼经常强占喜鹊的巢,我国古代《诗经》中有“维鹊有巢,维鸠居之”的诗句,这种“鹊巢鸠占”现象中所指的“鸠”就是红脚隼。红脚隼有时也自己营巢,通常营巢于疏林中高大乔木树的顶枝上。”

鸠占鹊巢的意思:

鸠占鹊巢的故事讲的是,杜鹃这种鸟类不会自己筑巢,所以喜鹊看着心生可怜,就邀请杜鹃与自己同住,渐渐地杜鹃觉得鸟巢太窄,于是就将喜鹊赶了出去,自己独占鹊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救济好吃懒做的人就等同于引狼入室。

作为现如今的汉语成语,鸠占鹊巢这个词形容的是无端,强行占据他人的房屋财产的行为,有时候被被指代作占据他人职位的行为。其实“鸠占鹊巢”当中的“鸠”指代的不仅仅是杜鹃,还有红脚隼这种鸟类。

鸠占鹊巢出自我国古代著名的诗歌总集《诗经》一书,其原句为,“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在《诗经》当中,鸠占鹊巢原本指的是古代男女结婚成家,女方入住男方家中的意思,而现如今的鸠占鹊巢之意与原本的意思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小议“鸠兹”的由来

作者:胡绍儒

芜湖古名鸠兹邑,最早见于《左传》,“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6年)春,楚子重伐吴,为简之师,克鸠兹。”1978年,北京大学侯仁之教授率领研究生实地考察,证实鸠兹邑在今芜湖县黄池乡境内水阳江南岸残蚀丘上。邑名鸠兹,由来何在?南朝宋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郡国志》中关于“芜湖”注云,“鸠兹意指鸠鸟栖息繁殖之所。”据此,历代学者及芜糊人解释“鸠兹”部是说“鸠兹就是鸠鸟滋生的意思。”有人引《诗经·周南》:“关关睢鸠,在河之洲”作为佐证,鸠是说明水鸟,并引《尔难·释器》,“蓐谓之兹”。蓐即是草席、草垫子。意谓当时芜湖附近的斑鸠已云集到遍地象铺了一层蓐一样。一度有人还主张用“鸠”作芜湖市鸟。

然而,据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芜湖古今》一书中“最早的居民”一章记载,远古时代,居住于中国东方的人被称为“夷族”,在芜湖设县以前,它叫“鸠兹”,又叫“皋夷”“皋彝”等,是芜湖一带最早的土著人的名称。据此,怎能把“鸠兹”当作鸟来解释呢!

1958年,芜湖蒋公山遗址出土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一一石斧,证实大小荆山一带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原始人在活动(见1959年《考古》杂志刊登的《芜湖蒋公山遗址调查小记》)。近年,在宣城县境内发现好几处旧石器时代原始人活动的遗址。安徽电台在广播这一新闻时还说,古代东夷族原始人是从浙西、皖南山区沿着水阳江逐渐西移,进入宣城和芜湖的。考古的新发现,与古代史书上说的相吻合,证实“鸠兹”是人不是鸟,鸠兹邑就是鸠兹人聚居的地方。这个千古文史之谜该到揭谜的时候了。

“鸠兹”是鸟说的根据是范晔《后汉书》中的“芜湖”注。但,范晔写《后汉书》,不象太史公司马迁写《史记》经过实地考察,而是以《东观汉记》为主要依据,采摘三国吴谢承、晋司马彪和华峤、谢沈、袁山松诸家之作,编成一书。成书于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至宋顺帝升平三年(479年)之间,距“鸠兹”见于《左传》(鲁襄公三年,即公元前576年)时间相隔996年至1055年。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不灵,没有经过实地考察,只采摘他人之作,缺乏第—手资料,不免有望文生义之嫌。智者千虑,难免一失。

从时间上说,鸠兹正式改名芜湖,始于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以地卑蓄水,而生绝芜藻,故名。”(见《元和郡志图志》)芜湖县治从鸠兹邑迁来青弋江口在三国吴黄武初年(222年)。而范晔所处的南朝宋,距上述二者要晚588年和257年。用改名迁治后的芜湖去解释—千多年前的鸠兹邑谬误是难免的。

从地理上说,芜湖县黄池乡一带原属宣成县西三区(老建置)。1971年划入芜湖县。赵家大桥以西为芜湖县,古代为湖区,即地卑蓄水,芜藻丛生的地方。赵家大桥以东的黄池乡、湾沚乡,原属宣城县,是丘陵地带。这里冈峦起伏,绵延数十里,红土壤,适宜种山芋和烟叶。在古代,这里东隔水阳江是当涂湖区(后为圩区),北隔倒逆河(赵家河)是芜湖湖区(后为圩区,三国吴赤乌二年始垦咸保圩)。这种傍山面水的地理环境正适合原始人从事渔猎生活。既然这里是丘陵地不是湖区,为何不根据丘陵地的特点为地方命名,而要用湖区的特点命名为“鸠兹”呢?这不又正好说明范晔是用改名迁治后的芜湖情况解释“鸠兹”的吗。

鸠,不是水鸟。鸠为鸠鸽科部分种类的通称,有绿鸠、南鸠、鹃鸠和斑鸠等(见《辞海》1059页“鸠条”)。鸠鸟极大部分生活于陆上,栖息繁殖于树林和竹林间。东汉应劭《风俗通》中有云:“汉高祖与项籍战京索间,遁丛薄中,时有鸠呜其上,追者不疑,遂得脱。”这里所说的“丛薄”,即能够藏身的树林或竹林,决不是湖上丛生的芜藻。现在人们通常见到的斑鸠、鹁鸠等鸠鸟,亦皆栖息、繁殖于树林和竹林中,至于《诗经·周南》中所咏的“雎鸠”,郭璞注:“雕类,今江东呼之为鹗。”《禽经》:“雎鸠,鱼鹰也。”有人根据下两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意思,理解为是鸳鸯或凫一类的水鸟,但都不是陆上的鸠。不管是鹗、是鱼鹰,还是凫、是鸳鸯,都不会云集到遍地象铺了一层蓐一样。所以,把“鸠”当作水鸟,认为“鸠兹”是鸠鸟滋生的意思,是一种巧合的牵强附会。

古人不忘根本,鸠兹改名迁治以后,芜湖别称“鸠江”,意思是鸠兹人迁到长江边来了,把鸠兹同青弋江、中江、长江联系起来了。假如鸠兹是鸟不是人,别称鸠江,作何解释,难道鸠鸟又云集到长江边来了吗。

1、鹊巢鸠占的鸠是红脚隼,为脊索动物门,鸟纲,隼形目,隼科、隼属动物,又叫青燕子、青鹰、红腿鹞子、蚂蚱鹰等,是小型猛禽。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俄罗斯。

2、隼,国家重点保护鸟类。隼食肉,在鸟类食物链中处顶端。隼形目(Falconiformes)包括鸮形目以外的所有猛禽,是白天活动的猛禽。隼形目多为单独活动,飞翔能力极强,也是视力最好的动物之一。隼形目与其它鸟类不同,雌鸟往往比雄鸟体型更大。隼形目有4~5科,我国有2~3科。

鹊巢鸠占的鸠指的是鸤鸠,又叫做尸鸠,是杜鹃科的鸟类。杜鹃科的鸟类有托卵寄生的习性,由此可知鹊巢鸠占的鸠为杜鹃科鸟类。在《诗经》中,《曹风·鸤鸠》一诗对这种鸟亦有描绘,如“鸤鸠在桑,其子在梅”,描绘的是鸤鸠四处下蛋的习性。

《曹风·鸤鸠》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鸤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鸤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鸤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译文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七个细心哺食。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仪容端庄始终如一。仪容端庄始终如一,内心操守坚如磐石。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嬉戏梅树枝间。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他的腰带白丝镶边。他的腰带白丝镶边,玉饰皮帽花色新鲜。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嬉戏酸枣树上。品性善良的好君子,仪容端庄从不走样。仪容端庄从不走样,各国有了模范形象。

布谷鸟在桑林筑巢,小鸟翻飞栖息丛莽。品性善良的好君子,百姓敬仰作为榜样。百姓敬仰作为榜样,怎不祝他万寿无疆。

“鸠占鹊巢”成语里的两种鸟,鹊和鸠,其中争议比较小的是鸠,这里的鸠不是指鸠鸽类的斑鸠。而是指俗称布谷鸟的一种杜鹃,古称鸤鸠。杜鹃科的确是属于托卵寄生的鸟类,所以鹊巢鸠占里的鸠,应该可以确认是杜鹃家族的成员。

以上就是关于鸠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包括:鸠是什么意思、鸠占鹊巢的鸠指的是什么、鸠兹是什么鸟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s://juke.outofmemory.cn/life/384311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